我国人力资本形成的阶段与区域特征分析

时间:2022-10-06 03:55:11

我国人力资本形成的阶段与区域特征分析

摘要 以经典Mincer收入方程为基础,通过引入教育、经验与区域变量,对1990年和2000年我国人力资本收益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估计,形成了关于我国人力资本发展阶段特征的基本判断。模型结果支持了正规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由线性向非线性的变化,并且在平均收益率方面中等教育有着潜在优势;在经验因素中,工作前的经验比工作后的经验对收入影响更显重要;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形成与其他地区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东部以外的地区之间人力资本形成模式差异则不明显。

关键词 人力资本;教育;经验;区域

中图分类号 F0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1-0119-05

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由区域经济增长带动的重要时期,与此同时,人力资本的贡献与作用不断凸显,而且逐渐成为支撑经济总体发展的主导要素。无论从国家宏观经济角度还是从区域经济中观层面看,都需要弄清楚与我国当代经济发展相对应的人力资本的发展阶段与特征,同时对区域发展与人力资本形成之间的影响机制变化做出识别,以便优化我国稀缺的教育资源配置、协调劳动力在区域之间的流动与迁移,实现区域发展与人力资本成长之间的良性互动。本文利用全国第四、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①在中国的教育水平与普及程度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正规教育对人力资本收益的影响有何变化;②在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经验因素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如何变化;③在区域经济由东至西梯次开发的过程中,区域因素如何对人力资本形成发挥影响作用。

1 计量模型与数据

1.1 模型的设定

本文对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本模型源于Mincer(1974)的经典论文:

其中yi为第i个地区的年均收入,c为常数项,si为第i个地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xi为用时间计量的工作经验,ui是误差项。本文拓展工作正是基于(1)式Mincer收入方程来进行。对经验分解按照类型区分为两种:第一种为工作前经验(即非正式经验)。它是指从结束正规学校教育开始到进入当前所在企业之前所有经验,具体包括劳动力在市场上搜寻工作的经验以及为工作职位形成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经验。这类经验可以增加劳动力的一般性技能,帮助其进入当前企业。广义上这些经验属于正规教育的延续;第二种经验为工作后经验(即正式经验)。它是正式参加当前工作后所形成的带有技能特征的专用性知识,因而可以直接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两种经验对人力资本的形成存在时间先后与内容上的差别,对收入影响也不尽相同。基于此,(1)式演变为以下形式:

其中ti为参加工作以后所形成的经验,而pi为参加工作前所形成的经验。用时间来衡量经验因素,具体的计算方法应为:

其中Ai,ei分别为第i人年龄和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6为入学的法定年龄。在估算工作前经验量值pi时,我们假定满15岁时才能参加工作(即入学年龄6岁+义务教育年限9年=15岁)。如果(ei+6)大于等于15,则认为接受完教育就直接工作,劳动力无工作前经验,即pi等于0;如果(ei+6)小于15,则pi=15-(ei+6)。在不对两种经验进行具体分解的情况下,

如果不能拒绝原假设,即承认β1=β2、β11=β22,说明我们对经验的分解是没有意义的,合并分析就可以实现对经验因素的描述;相反,如果原假设被拒绝,则说明分解是有意义的,即正式经验和非正式经验对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不同的,应该分别报告其对人力资本的作用,从而得出相应的政策含义。此外,考虑到我国地区间差异比较大,引入虚拟变量Dj(j=1,2,3)用来表示区域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这里对区域的分类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划分标准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② 可以根据中专技校的实际年限进行加权,以便得到更精确的数据。

③ 可以根据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具体数据进行加权,也可以单列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以西部地区为基准,则(4)式演变为:

为了进一步分析区域因素影响人力资本形成的机制,将区域虚拟变量与其他自变量组合,形成交互项,即检验(6)式中的Dj是否具有显著性。在后文回归方程表中,我们给出了通过筛选以后的、具有显著性的结果。通过对交互项统计显著性检验可以分析区域因素影响人力资本形成的具体机制。

1.2 数据处理说明

下文分析所选用的省际人口特征数据是通过对第四、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得到的,其中平均劳动年龄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加权得到:

其中Ai为i省的平均劳动年龄,pij为i省年龄为j的人口所占该省人口的比例,所计算的人口范围为15岁到64岁能够参加工作的人口数量。通过计算得到1990年平均年龄最大的北京市为35.43岁,最小的宁夏回族自治区31.89岁,最大离差为3.54岁;2000年各省的平均年龄都有所上升,但基本格局并没有发生变化,北京的平均年龄仍然最高为38.39岁,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平均年龄仍然最小,为34.13岁,最大离差扩大为4.26岁。

根据我国的教育体制,学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大学等,对不同学历的教育年限并不连续,下表描述了不同学历的受教育年限情况。

其中si为i省的平均教育年限,pij为该省教育等级j所占的人口比例,nij为教育等级j的受教育年限。根据计算1990年教育水平最高的为北京市9.88年,其次是上海和天津,分别9.25年和9.04,最低的是自治区,仅有2.46年,其余由4到8年不等,最大离差为7.42年。到2000年只有北京超过了10年,为10.49年,尽管仍然是最低的,但已经有大幅度提高,为7.24年,最大离差也缩小为3.25年。

2 实证分析

利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公式(1)~(6)等式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实证检验后发现,1990和2000年我国的收入方程的估计结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别。

2.1 1990年前后我国人力资本的形成

表2中前三列分别给出公式(1)、(2)、(5)的实证结果,第四列是在公式(6)基础上不断筛选后的最终的收入方程,第五列给出的是公式(4)分解显著性的验证结果。

从方程1的实证结果看教育和经验总体解释个人平均收入的56%,从统计的角度看截距项、教育年限、经验及其二次项的T统计量分别通过了1%和5%的显著检验。教育的收益率为26.3%。为了进一步检验经验分解后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首先对分解后的公式(4)进行检验的估计,结果在表2的方程5给出。从回归的显著性看,工作前经验P的回归系数在5%的显著水平上是显著的,这说明我们对经验在一次项的分解上是合理的。P2的系数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即对二次项进行分解的意义不大。

为了研究区域因素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我们在公式(2)的基础上,将区域的因素作为虚拟变量引入,进而形成了公式(5),检验结果由表2的方程3给出。在加入区域虚拟变量以后,拟合优度上升,回归标准差下降,说明引入区域因素后的模型对收入有较强的解释力。工作后经验因素T和T2的显著性都明显提高,工作前经验因素P的显著性没有明显提高,但其系数明显变小,P2的二次的显著性也得到明显提高,这说明工作前经验P对收入的影响不断上升,而且是非线性的。区域虚拟变量D1在统计上非常显著,而区域虚拟变量D2则不显著,说明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本形成中存在明显的不同,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与西部地区则没有明显区别。为了更进一步检验区域特征影响人力资本形成的机制,我们加入了交互项,即对公式(6)进行检验,这里把经过筛选的最终的收入方程列在了表2的方程4中。方程4剔除了T统计量不显著的项,并把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合并,经过筛选,只有教育和区域虚拟变量的交互项是显著的,而且在引入交互项以后,原来的独立虚拟变量变得不再显著。从最终的收入方程看,中西部地区教育的收益率为0.371,而东部地区的教育收益率为0.430。由上述结果可知,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正是由教育的差异所引起,东部地区教育收益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教育对东部以外地区人力资本差别的影响并不显著,即在1990年前后我国东部以外的地区人力资本形成基本属于同一类型。另一方面与教育相比,经验因素对收入的影响非常重要,并且呈现非线性特征,但是它在东部、东北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差异不大。这说明在上世纪90年代初教育产品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劳动者的经验因素对人力资本形成及其收入的影响,并且通过教育这一人力资本基本投资形式来发挥作用。

2.2 2000年前后我国人力资本的形成

仍沿用前述分析思路,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原始的Mincer方程进行估计。结果发现与1990年相比,2000年的收入方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2000年教育与经验因素只解释了34.2%。教育的对收入的边际影响出现下降,由1990年的每增加一年,年收入提高26.3%,下降到22.8%,而经验所代表的抛物线也明显发生了向右偏移。在总体上发生变异的基础上,我们对经验进行分解后的公式(2)以及其验证式(4)进行估计,结果分别由表4中方程2和方程6给出。我们发现2000年我国的收入方程与经典的Mincer方程以及1990年的回归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对公式(1)进行修正,引入教育的平方项。公式(1)演变为下面的公式(9)。

在公式(9)的基础上对收入方程进行了重新估计,结果由表4的方程3给出。从拟合优度看,方程3调整后的R2与方程1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由0.342上升到0.746,即新的收入方程解释了收入的74.6%。教育的一次项和二次项的T统计量在1%的检验水平上显著,实际上概率值的小数点后三位都为零。从方程3可以看出与1990年不同,教育与经验一样都呈现出U型曲线的形状,这说明教育的收益率开始下降而后随着教育年限的增加而快速增长,经验也呈现先降后升的现象。将教育的贡献形式确定之后,对经验因素进行分解,在公式(9)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分解后的形式如下式(10)。

在(10)式的基础上进行估计,结果由表4的方程4给出,对分解的必要性的检验由方程7给出。结果显示,加入了教育平方项后对经验的进一步分解是必要的。方程4调整后的R2又有所上升,而且回归标准差有了很大的下降,说明方程4教育对收入的影响呈现出倒U的性质,也就是说教育的收益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于工作后的经验的平方项不显著,实际上与收入呈线性关系,而其系数的符号为负则说明工作后所获得的经验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实际上不能抵补人力资本的折旧。而工作前所形成的经验与收入呈现U型关系,即先下降,后上升。由于工作前经验P的系数大于零,而P自身又非负,因此它是抛物线在正半轴逐渐上升的部分,所以增加工作前经验P对收入的影响为正。在确定了收入方程的基本形式以后,通过分别对引入区域虚拟变量对(9)和(10)两式进行进一步修正,修正后的模型由(11)和(12)式给出。

以(11)和(12)式作为回归模型,对收入方程重新进行估计,结果发现加入虚拟变量以后教育的显著性大为提高,而经验不再显著。虚拟变量D1,也就是东部地区显著,而代表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的虚拟变量D2和D3不显著。这说明中西部与东北地区在经历10年的发展后仍然没有明显的差异,基本仍属同一类型。

3 简要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我国目前正处在市场经济纵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阶段,经济发展中大量的异质性因素广泛存在。人力资本的形成也受到发展阶段的显著影响,在结构特征、区域特征等诸多方面均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本文分析了教育和经验因素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主要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1990年我国教育与经验对人力资本的影响与国外的经典文献相一致,教育对人力资本和收入的影响为线性的,而经验则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对2000年数据的分析发现,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影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线性变成了非线性。第二,当把区域因素作为虚拟变量引入收入方程时,发现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形成与其他地区存在显著的差异。1990年前后区域因素在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中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之间的人力资本形成在1990-2000年间没有明显的差异,基本仍属同一类型。这说明在我国未来新区域开发的过程中,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可以尝试运用相类似的激励政策,以促进地区之间的人力资本形成与平衡发展。第三,1990年和2000年教育对收入影响发生较大的变动还表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后的教育收益率出现略微下降,12年教育之后教育收益率开始提高。在平均年收益率方面,中等教育并不逊色于高等教育。可见,无论是个人收益还是从社会需求角度讲,现阶段应该加强对中等职业技能教育的投资力度。此外,2000年我国劳动力的工作前经验对收入的影响高于1990年的影响,说明新世纪初期劳动力工作前经验因素具有“工作机会导向”的特征,反映出最近几年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加剧的形势。这直接导致了一些劳动力在接受完学校教育后,仍滞留在劳动力市场一段时间,推迟进入工作岗位,增加对工作的搜寻与等待以获得满意的就业机会。从人力资本形成的角度来看,劳动力在工作前的这种获得经验与技能的过程是学校教育功能的延续,同样实现了人力资本的增值效果。因此,现阶段强化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这一服务内容,发挥对劳动力的知识、经验等技能的“充电”功能,有助于弥补职业教育供给的不足,起到调整和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作用,并且有助于增加劳动力就业率和实现教育收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Mincer, Jacob. Schooling, Experience and Earning [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4.

[2]Schultz,Theodore W.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1, 3.

[3]徐现祥等.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J].经济研究,2005,12. [Xu Xianxiang.Domestic Market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 Coordinate Development[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2005,12.]

An Analysis of the Forms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Capital in China

LUO

Run-dong YANG

Xin-ming

(Nankai Institute of Economics Tianjin

30007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stimated the return rate of human capital and main influencing factor in China in 1990 and 2000 based on classical Mincer income equation and variables of education, experience and region, and made the basic judgment about characteristic of human capital in our country. The result of the model demonstrated the change from linearity to nonlinearity of education that influences the human capital, and medium-sized technical education had a high return rate. As for the factor of experience, experience before work affected income much more than after work. The forming of human capital in the east was ver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other areas in China, where the forming of human capital belonged to the same type basically.

Key word human capital;education;experience;region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快速工业化区域建设用地问题与制度优化研究 下一篇:中国环境教育研究的历史与未来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