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儿用药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拆分使用情况分析

时间:2022-10-05 10:16:22

住院患儿用药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拆分使用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儿科用药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拆分使用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住院口服排药药房2015年4~6月共1000张处方,对处方中药品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拆分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药品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拆分使用率高达59.6%,涉及67个品规及各个临床科室。结论 药品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拆分使用存在的问题需要有关方面共同努力解决,实现用药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儿童;最小规格剂量单位;拆分使用;合理用药

Abstract:Objective To know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split use of the least standard dosage unit of pediatric drug and to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1000 prescriptions of inpatient pharmacy in April 2015 to June were selected randomly and the split use of the least standard dosage unit of drug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rate of the split use of the least standard dosage unit of drugs reaches as high as 59.6%, involving 67 drug product regulations and every clinical department. Conclusion The problems of the split use of the least standard dosage unit of drugs need to be solved by the efforts of everyone, in order to achieve safer, more efficient use of medicines.

Key words:Children; Least standard dosage unit; Split use; Rational drug use

小儿不是"缩小"的成人,其肝、肾、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与成人差异很大[1],对许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差,使用不当轻则影响疗效、延误病情,重则引起药物中毒。众所周知儿童用药需"酌减",但可能不清楚这个"酌减"包括很多方面,一方面儿科用药的剂型、规格远不及成人用药齐全;另一方面,儿科用药中又分早产儿、新生儿、婴儿、幼儿、儿童,其脏器发育程度不一致,用药更为复杂,剂量折算要求更精确[2]。因此,药品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拆分使用的情况在儿科中所占比例很高。为了解药品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拆分使用情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我院住院口服排药药房的处方进行了抽样调查,并探讨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促进患儿的合理用药。

1资料与方法

2015年4~6月住院口服排药房处方共34149张,可归类为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心血管科、传染科及其他科处方,在各科室处方中随机抽取200张,共1000张,对其中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拆分使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3]。

由于儿科用药剂量精确,处方中常出现各种不同的剂量,无法用1/2片、1/3片等囊括所有情况。为方便统计,定义F值=药品使用剂量/药品最小规格剂量(0

2结果

2.1各科室药品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拆分处方统计 随机抽取的处方中,药品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拆分使用处方为596张,占抽取处方的59.6%,其中含单一品种的处方411张,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的处方185张。涉及67个品规及各个临床科室,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和心血管科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拆分的处方高达86.0%、72.0%和70.0%,见表1。

2.2各剂型药品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拆分统计 在596张药品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拆分使用的处方中,片剂所占比例最高,为53.2%,其次是散剂和溶液剂,所占比例分别为34.9%和14.3%,见表2。

3 讨论

从统计结果看,药品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拆分使用的情况在我院各个科室普遍存在,包括片剂、散剂、溶液剂等多种剂型。

3.1 药品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拆分使用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

患病儿童占总患者数的20%以上,而国内近90%的药物没有儿童专用剂型,并且缺乏儿童用药说明[4],所以儿科用药在品种、剂型和规格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医师只能根据患儿体重、体表面积和年龄等折算剂量,拆分用药。从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到,50%以上的患儿用药剂量是最小规格剂量单位的1/4~1之间(不包括1),而新生儿科室的用药剂量可达到1/10甚至是1/20。因为新生儿是尚未成熟的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与其他年龄组的小儿有很大的不同,剂量选择不当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新生儿必须按每日或每月每公斤体重多少来决定用药剂量[5]。另外,很多药物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和用药目的来随时调整给药剂量,尤其是针对危重病患儿和心血管病患儿。由于危重病患儿病理生理学的变化常引起药物动力学性质的改变,所以给药方案的制定更加复杂,特别是当患儿病情恶化,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时,可能引起药物的清除率降低,半衰期延长,而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6]。而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变化快而且后果严重,大多数心血管药物起效迅速,所以需要对患儿进行监测,并适时调整药物的治疗剂量[7]。

3.2 药品最小剂量单位再拆分使用存在的问题

3.2.1剂量不准确 片剂是最普遍使用的剂型,从表2的统计结果可知,50%以上需拆分使用的药物处方中包含对片剂的分割。而片剂的拆分与其形状、硬度,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有关[8]。例如在分割螺内酯(安体舒通)片时,1/2片可以用药片分割器分割,小于1/2片时均为剪刀分割,在操作过程中会有损耗和视觉误差,都会造成剂量的不准确。

3.2.2拆分过程中药品易污染变质 一方面在分拆过程中药品直接与手或剪刀接触,另一方面有些药品需避光或易吸湿,在拆分后会变质,如葡萄糖酸锌钙口服液(锌钙特)需避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吸湿性很强,易分解。

3.2.3不利于患儿服用 片剂和胶囊剂等拆分后,破坏了原有的包衣和胶囊,曝露出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不难吃"对于儿童来讲非常重要,所以有些药品的分拆大大降低了患儿的顺应性。

3.2.4特殊制剂 有些缓控释制剂和肠溶制剂需要利用包衣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释放位置,若对其进行分拆,破坏了包衣,药物的代谢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不良反应。如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为缓释制剂,不能掰、压、嚼碎服用,因其控释衣膜的厚度和膜上的有效孔径使得药物的释放速率变慢[9],包衣被破坏后渗透泵即被破坏,无法达到缓释的作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洛赛克)为肠溶制剂,因为奥美拉唑对酸非常敏感,需要耐胃酸的材料作为片剂的包衣[10],包衣被破坏药品就不能到达有效部位发挥疗效。

3.3对策与建议 药品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拆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要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剂量的准确性,就需要药品生产企业、医务人员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3.3.1生产企业 对药品生产企业来讲,应随时关注临床用药的动态,尤其是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用药情况,生产更小剂量单位的药品,以便临床应用,特别是对缓控释、肠溶制剂等不应分拆的药品尤为重要。另外对于经常需要拆分使用的药品可以在药片上制有凹痕,以便分割准确,如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上制有十字凹痕,和其他无凹痕药品相比,分割后剂量误差较小。

3.3.2医务人员 医院应尽可能采购一些适应儿童使用小规格剂量单位的药品,以免拆分使用带来的问题;医生在开处方时应注意药品的选择,如给头孢克洛0.125g时,应选择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希刻劳,最小规格剂量单位为0.125g),而不应该选择头孢克洛胶囊(希刻劳,最小规格剂量单位为0.25g);药师在配药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执行,尽可能减少污染、误差;护士应认真核对拆分的药品,对于拆分后应尽快服用的药品,应在患儿服用前再拆分,有些药品使用剂量过小,不宜用剪刀拆分的,应用溶媒溶解均匀后取相应的剂量给患儿服用。

3.3.3完善制度 我院在2014年顺利通过JCI认证,在准备的过程中,我院口服排药药房对原有的药品拆分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主要针对以下几点:①需避光、易吸湿的药品服用前再拆分;②缓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尽量不拆分;③药片1/2应用药片分割器分割,其他剂量用剪刀分割,药片1/10以下需用溶媒溶解后再分剂量,类球形糖衣片如双嘧达莫片(潘生丁)1/4以下需溶解后再分剂量,尽量保证分割剂量准确;④规定药片分割的形状,每一位药师都要统一,不能随意分割,以便核对和控制剂量准确;⑤胶囊尽量不拆分,尤其是颗粒状易产生静电的药品如托吡酯胶囊(妥泰)1/4以下需溶解后再分剂量;⑥拆分药品的药片分割器、剪刀等应随时酒精消毒,避免药物的污染及分割不同药片带来的交叉污染。

3.3.4引进先进仪器 如药品粉碎分装机器,可以准确拆分药品。并把每位患儿所需的各种药品密封至透明塑料袋中,贴好带有二维码的标签,包括患儿的科室、姓名、药名和剂量等信息。这样排好的药品再经药师核对,不仅使患儿服药更加方便,防止患儿错服或漏服药品,减少用药误差,而且不会让药品暴露在空气中,保证用药安全[11,12]。

4结论

药品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拆分使用在儿科临床用药中非常普遍,主要存在拆分不准确、药品不宜拆分等问题,这需要制药企业、医师、药师和护士的重视和共同努力,从生产和临床使用等多方面着手,尽量提高研发、生产水平,尤其是应生产更小规格剂量单位的缓控释、肠溶制剂,完善药品拆分制度,引进先进设备等,确保用药剂量准确,促进儿科的合理用药,以实现用药的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Keams GL, Abidel-Rahman SM, Alander SW, et al. Developmental pharmacology-drug disposition, action, and therapy in infants and children[J].N Engl J Med,2003,349(12):1157-1167.

[2]徐雯宇,严炎中.儿童用药与儿童药物剂型[J].药学实践杂志,2005,23(2):119-120.

[3]蓝桂彬,李凤仪.药品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分零使用分析[J].现代医院,2011,11(9):85-86.

[4]李雪梅.特殊人群临床用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 2010,7(31):438.

[5]叶良君,黄帮华,俞炳武.浅谈新生儿的合理用药[J].儿科药学杂志,2005,11(5):61-62.

[6]王硕,吕凯,刘明亮.危重病患抗生素治疗的剂量调节原则[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1,32(2):65-71.

[7]伍后拥.基于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分析[J].中外医疗,2010,1:29-30.

[8]朱琰,王燕婷.住院药房片剂分劈情况分析[J].中国药师,2009,12(4):536-538.

[9]何艳,辛华雯,吴笑春,等.非洛地平双层渗透泵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6):457-460.

[10]訾鹏,高洁,刘晓华.Kollicoat MAE在奥美拉唑肠溶制剂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39(8):641-642.

[11]刁晶.住院药房单剂量摆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医学美学美容,2015,4:688.

[12]俞申妹,冯佳,汪佳楠,等.根据JCI标准改进口服给药流程[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693-695.编辑/孙杰

上一篇: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急诊救治方法与疗效探讨 下一篇:采用龈沟血临床筛查糖尿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