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

时间:2022-10-05 09:54:36

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

摘 要: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在初读中感知,消化字、词,掌握文章脉络和内容,在精读品味中理解意义及作者的情感,在咀嚼感悟中滋养自身品格。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朗读 感悟 品味 升华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能正确理解祖国语文,不断提高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过程是以师生互学关系为前提,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要真正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在树立正确的语文观的前提下,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读是主线,让学生感知了解,在读中感悟品味,在读中嚼味升华,运用灵活具体的方法引领,在品析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训练,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一、在反复朗读中感知了解

钱理群教授曾说:“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其实,读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最基本、最实用有效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这个道理。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读、诵读,“披文入情”,与作者心灵相通、心气相融,将外显的语言文字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情感,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的境界。这样不仅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语感,还能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愉悦心灵。由于小学生识字量有限,朗读的基本功较差,朗读中的语速、语感把握不到位,因此教师在适度范读的基础上,应启发、指导、激励和点拨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无论什么样的课文,教师首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欲望,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不能为度而读,要有目的地读。每一次“读”都分别带着不同的要求。听读正字音,自读识字,品读悟情感,养成一种边读边圈画文中生字、新词,标注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的好习惯。如《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学,学生在多媒体播放的图像中被桂林山水的美丽所吸引,有一种急不可待要读文的欲望,教师再有感情地范读,会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听读中,桂林山水的奇丽景色会在脑海中浮现。此时放手指导学生,按要求自学,学生就会在反复诵读中掌握字音,识记字形,揣摩到课文的语气和语感,课文的层次和脉络在学生心中变得明朗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会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中,有效地实现了整体感知的学习目标。

二、在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

学生在初读课文时,会自然产生一些似懂非懂或不明白的问题,这种急切得到答案的心情,教师要适时把握好,不能急于将答案给学生。课堂上,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和问题读。读是感受的过程,是品和悟的前提。可通过自由赏读、指名品读、分角色精读等形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悟和收获。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时,“他好像和鱼已经融为一体了”一句话,学生初读时,对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不理解,会提出“人怎么会和鱼融为一体?”的问题,这时教师要顺着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课题、联系上下文,细细地品读、思考: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与那位青年一丝不苟地观鱼有关吗?学生在品读过程中会找到答案:那位青年画的鱼之所以那样栩栩如生像活的一样,是他长期细心观察的结果,鱼是先游到了他的心里,在他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才能画出这样逼真的鱼。在这样的品读过程中,课文的内容就会被挖掘出来。

三、在品读中嚼味升华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发于情而立于理,理是情的根基,有了理的滋养,情才更丰富,更充盈。语文教学不是让学生获得情感和品德教育,而是让学生的情感、品格得到滋养,得到成长。学生在品读嚼味中,既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自己的内心又有了较深的感触,心里总有要说的观点和感受。如《触摸春天》一文的学习,学生在细细地品读体会中,已经进入了角色,自己也仿佛置身于花丛中,安静姑娘的感受不揭自晓: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对于身体健康的我们来说,该怎样对待生活呢?同学们一定会有很多想说的心里话。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走出来,走进现实生活。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能够运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既可拓展思维的空间,又可使语言得以灵活运用。如《乡下人家》一文的学习中,学生在咀嚼、品味了作者习作内容的基础上,头脑中会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乡村生活那种优美恬静的感觉,是那样亲切,那样温馨,再联想到我们家乡那独特的风景,那富饶的土地,那勤劳的乡亲,那可爱的乡土人情,怎能不有感而发呢?爱家乡、爱乡亲、爱土地的情感会油然而生。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品格也得到了滋养。

参考文献:

[1]新语文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育学.

上一篇:钳工实训教学探讨 下一篇:化学解题中出现思维障碍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