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指导

时间:2022-10-05 08:32:3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23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病程长,反复发作且不可逆转的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扩张及其并发症肺心病最为多见,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困难等症状并逐渐加重。患者中,90%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该病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情极易复发,有的甚至因病情加重而反复住院。在病人反复就诊、住院治疗的缓解期,患者及家属掌握了相关的康复知识,对延缓病程进展,减少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预防并发症,从而提高呼吸功能,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生命质量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就55例老年病人的康复指导及护理做如下总结。

1 指导病人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1.1 接受、支持、解释相结合 老年病人离开自己的家庭和单位,来到医院这个陌生的环境,中断了工作,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因而感到孤独和寂寞,害怕受到家人亲友、医护人员疾病友的冷落,在住院期间迫切希望亲人好友经常探望。护理人员要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对病人态度和睦,语言亲切、一视同仁,热情与病人交谈,向他们详细介绍医院及病房环境,介绍作息时间及陪伴制度,使他们对住院生活有所了解,消除陌生感。并将新入院的病友介绍给同室的病人,使他们建立友好的病友关系。要经常到病人床前了解病人有什么需要,尽量多帮助他们做一些事情,如打水、打饭、翻身等,多和他们交谈,耐心听取病人诉说病情,未充分倾听叙述前不要轻率加以解释;然后支持鼓励病人继续治疗,反复强调“症状肯定是会好转的”,充分的接受与支持后,再对病人的症状进行分析,解释不良心理对病情的不利影响。

使他们处处感受到被关心尊重从而消除自卑自伶心理,创造良好的氛围,使他们心情愉悦配合治疗。

1.2 启发性心理护理 列举残疾更加严重而取得突出成绩的名人或康复治疗效果较显著的同类疾病患者的例子,使之从中得到启发,以恢复其生活的信心。

1.3 美化环境,创造气氛,开展文娱活动:为病人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轻松愉快的气氛。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和爱好组织其开展读书、听广播、看电视等活动。以利于病人松弛紧张的情绪,克服孤独感,增加生活的乐趣。

2 指导病人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

2.1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将COPD的发病诱因、症状、康复治疗、转归过程制成图片,可以通过放录像、阅读有关的宣传资料和日常宣讲的形式以科普宣教的形成通俗直观地展示于教育对象。让病人了解本病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坚持康复锻炼的益处,调动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康复治疗和护理。

2.2 指导戒烟:

监督戒烟,指导家属及陪护用转移疗法限制患者吸烟,如进食水果及其他零食以转移对吸烟的注意力等。同时避免油烟、油漆等异味的刺激,减少发病诱因。护士可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向患者说明吸烟的危害,尤其是对呼吸系统损害的严重程度,使病人内心惧烦香烟,从而达到戒烟的目的。

2.3 缓解焦虑:

老年COPD患者因久病不愈常出现焦虑、孤寂等负性情绪,有的患者甚至出现性格方面的改变,如烦躁、易怒等。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采取疾病既来之、则治之的豁达心理,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平和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治疗。家属要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生活上多照顾,对有活动能力的患者要适当安排家务劳动,使其感到自我价值有所体现,从而主动做好防护而不是被动接受。

2.4 告知病人在疾病急性发作时要卧床休息,可采用半卧位或端坐位,必要时吸氧,以减轻呼吸困难,避免不必要的活动。

2.5告知病人出院后要合理安排生活,使生活规律化。每天早睡早起,保证八小时睡眠,中还应增加一小时午睡时间。

3 康复护理基本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的关键任务就是恢复腹式呼吸,护士必须学会有关的康复护理知识和技术,并不断地准确教会病人,指导病人长期坚持锻炼

3.1 腹式呼吸训练(膈肌训练):应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因此要训练病人恢复腹式呼吸。方法如下:

3.1.1 放松训练 首先向患者解释和示范如何中放松,如抬肩(耸肩)或收缩胸肌,然后再放松,进一步全身放松,消除紧张情绪。

3.1.2缩唇呼气法,也称“吹笛状”呼气法。即在呼气时将嘴唇缩紧呈吹口哨状,使气体缓慢地通过缩窄的嘴唇、徐徐吹出。

3.1.3 腹肌训练 呼气时要使腹部下陷,吸气时要鼓腹,不要在吸气时收缩腹肌。常采用暗示法,即以一手按在上腹部,呼气时腹部下沉,此时该手再稍稍加压用力,以使腹压进一步增高,迫使膈肌上抬,吸气时,上腹部对抗该手压力,将腹部徐徐隆起,该压力既可吸引病人的注意力,又可诱导呼吸的方向和部位。训练时呼吸次数应控制在每分钟8次左右。每次训练以5~7次为宜,休息后再练,使患者熟练掌握腹式呼吸方法,亦应用于日常生活的任何时候,

3.2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包括呼吸体操和耐力训练.进行运动疗法,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吸氧量及体力活动的耐受性,增强体质。

3.2.1 呼吸体操 在熟练掌握腹式呼吸方法的基础上,做扩胸、弯腰、下蹲、伸展四肢等运动。本方法可用于病人康复治疗早期体力过弱时或与其他运动方法交叉进行。

3.2.2 耐力训练又称有氧训练法 运动项目有行走、健身跑、自行车、游泳、划船等。训练通常先从平地行走开始,根据病人的反应,以及医生规定和同意的运动强度及方式进行。跑步时宜加厚鞋垫或穿合适的运动鞋外,着地时膝关节宜稍屈曲,身体要正,跑步中两上臂宜放松作前后摆动和左右摆动,切忌紧握拳头。

3.3 减轻呼吸道内阻塞的引流:

对有大量痰液者,除应鼓励用正确的咳嗽方法将痰液咳出外,还应进行引流。

4 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护理

4.1 预防感染、提高机体抵抗力,指导患者进行耐寒训练:嘱病人长期坚持用冷水洗脸,温水擦浴,再逐渐降低水温。习惯以后要长期坚持,可以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增强抵抗力。

4.2 指导患者及家属加强营养、增强体质:老年COPD患者多因膈肌疲劳、组织缺氧、精神压抑等原因导致消化能力减弱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代谢降低、抵抗力下降又会诱发COPD,造成恶性循环 ,指导患者科学膳食,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除要供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饮食宜清淡可口,以低盐、低脂少食多餐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4.3 消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卫生 多饮水可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排痰,多饮水可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排痰,还可预防便秘和泌尿系统感染。不需要限制入量的病人24小时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之间,宜上午多饮,下午少饮,夜间不饮,以保证患者夜间睡眠不受干扰。

4.4 指导患者及家属合理用药 服药预防:在感冒流行期间,可服用感冒清热冲剂、板兰根冲剂及维生素C等。利用祛痰药物做雾化吸入,可平喘止咳,湿化呼吸道。老年COPD患者虽易感染,但在平日无明显感染征象时不必每日服用抗生素,以免产生抗药性和菌群失调。有条件的每年定期接种流感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者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此外,对于出现呼吸衰竭征象的老年患者,早期给予无创正压通气式呼吸机,可减轻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5 出院前护理指导

患者结束了住院的康复治疗后,出院前,护士应根据了解到的病人的实际情况,在家庭工作和社会活动方面给予患者必要的指导。教育患者做好自我保健工作。首先避免接触各种诱发因素如有害的烟雾、粉尘及刺激性气体吸入,有过敏体质者避免接触过敏原,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防止受凉,严防过度的体力活动和剧烈运动。

其次保持居室清洁、通风,室温保持在18-22度左右,湿度50%-60%,冬天至少应2次,每次30分钟。

再次在冬春两季感冒流行期间可用食醋50―60克熏蒸居室后紧闭门窗半小时,每天至少一次。早期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如有必要,应为患者提供家庭供氧装置。帮助病人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来进行自我康复训练,尽可能恢复生活能力,最终使患者保持身心最佳状态,乐观地面对生活。

总之,老年COPD的治疗康复过程,是信心、爱心、恒心的体现,应注意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将患者主动配合、家庭的亲情关爱、社会支持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老年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一篇:门脉高压症行肝内门腔静脉内分流术的护理 下一篇:静脉输注夫西地酸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