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晚期关于集体领导的思想

时间:2022-10-05 08:32:06

列宁晚期关于集体领导的思想

【摘 要】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执掌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在领导俄共(布)民主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特别是在其晚期,列宁提出并强化了一系列旨在维护党的集体领导的重要措施,包括:集体决定全党性的决议和重大问题、“少数服从多数”与保障少数反对派的正当权利相结合、集体领导要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改善党内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等。

【关键词】列宁;晚期;集体领导

一、集体决定全党性的决议和重大问题

俄共(布)作为执政党,党对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党的决议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生死存亡。为保证党制定正确的政策、路线和方针,列宁时刻强调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在俄共(布)十大上,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内一切重要的问题,都要预先开展广泛的讨论和党内批评,让全体党员都能积极地参加讨论,亲自参与解决党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并根除把实行集体管理的机关变为清淡馆的现象。

在实践中列宁时刻以身作则践行党的集体领导制度,主张将党的重大事务提交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集体讨论决定,从不凭自己的威望和地位搞个人专断。1921年9月,列宁对《工资问题基本条例》作了修改,并在便条中叮嘱莫洛托夫:“鉴于这个问题极端重要又无争议(但愿如此),建议送全体政治局委员一阅,并通过电话加以批准(我的修改如中央委员、起草委员会委员均无异议,就可以认为被通过了,如有异议,则望不加修改通过,只要不拖延就好)。此外还必须交全俄工会中央理事会通过,然后以人民委员会的名义公布,并且务必写明:经全俄工会中央理事会和俄共中央委员会同意”。

二、“少数服从多数”与保障少数反对派的正当权利相结合

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党内一切重大的问题,要让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开展广泛的自由讨论,集体决定全党性的决议和重大问题。那么,面对不同的主张和意见,党如何做出最后的决定呢?列宁主张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没有少数服从多数,就不可能有稍微称得上工人党的党。”俄共(布)十大做出只有经三分之二多数的同意,才可以有把中央委员开除出中央委员会的权利。作为俄共(布)的领袖,列宁总是严格地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党内决策时也仅有一票的表决权。在1920年12月关于工会作用和任务问题争论的中央全会中,列宁的正确意见未被全党接受处于少数地位。后来他在托洛茨基挑起的全党大辩论中反复阐明自己的理由,最终获得了全党多数的认可与支持,而不是凭借自己的领袖地位把意见强加于人。

列宁所倡导的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是与保障少数反对派的正当权利结合在一起的。“对在苏维埃或党的工作中遭受挫折而产生心理上的危机的所谓反对派的人们分别加以关心,甚至往往要像医治病人那样对待他们。应尽力安慰他们,同志式地给他们讲明情况,给他们安排(不是用命令方式)适合他们心理特点的工作等等。”不容许采取任何压制手段来对待那些对党所决定的某些问题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志。1921年9月,列宁在回复季诺维也夫指责与自己持不同意见的格乌拉夫等有非党“倾向”的信中指出格乌拉夫等并没有“那种倾向的倾向”,有的是多数人想成为多数并取代另一批人的合理愿望,……他们的愿望也是合理的。”

三、集体领导要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党的领导集体经过民主讨论做出正确决定后,还必须明确地规定每个成员所负的责任,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结合起来,每个成员只有尽职尽责地执行所分管的工作,才能落实集体领导的决策。列宁曾用用组织音乐会的例子形象的说明党的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重要性。

列宁强调指出:“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实行集体领导都必须极严格地一并规定每个人对明确划定的工作所负的个人责任,借口集体领导而无人负责,是最危险的祸害”。我们看出,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在列宁那里是统一的,集体领导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明确的个人分工则保证了党的决策有效地落实到实处。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结合起来,有效地减轻了个人专断与,减少了权责不分、不负责任、互相推诿现象的发生。

四、改善党内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形成的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严重窒息党内民主化进程,加之斯大林和托洛茨基这两领导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隔阂,这不但威胁到中央的集体领导,还极有可能引发党的分裂。列宁认为,防止权力滥用和党的分裂根本措施仍是坚持集体领导原则和加强中央领导集体的民主化建设。

(一)增加中央委员会的人数,增强党的领导核心的稳定性。在给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信中,列宁提出的“把中央委员会的人数增加到几十人甚至100人”,“增加中央委员会人数的重大好处在于减少中央委员会决策时个人的、偶然的因素,为决策作更多的准备,更精细地检查在这些会议上做出的所有决定,从而使我们中央委员会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就是说,既能保持它的工作的继承性,又能防止在这个机构与群众联系不够的情况下可能引起的分裂。”

(二)把中央全会变成党的最高代表会议。由于俄共(布)每年才召开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和在两次代表大会之间召开一次党代表会议,使一些重要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鉴于此,列宁认为在中央委员会人数扩大的情况下,应该使中央全会发挥党的代表会议的作用。对于一些重要问题,因为党的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不能及时召开而不得不由政治局、组织局和书记处的少数人简单做出决定的状况得以防止和减少,从而改善党内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

(三)加强对党的高层的检查和监督。列宁认为:防止和减少党内的个人专断,促进党内高层集体决策的有力措施就是加强对党的高层的检查和监督。列宁在《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中明确提出,除刻不容缓的事情外,凡与政治局会议有关的文件,一律应在会议前24小时送交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各委员;必须有一定人数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出席政治局每次会议;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委员们应该形成一个紧密的集体,做到绝对了解情况并使各项事务严格按照规定办事,不管是总书记,还是某个其他中央委员的威信,都不能妨碍他们提出质询,检查文件。

(四)建议把斯大林从党的总书记位置上调离。列宁晚年,斯大林身兼数职,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为此,他在《给代表大会的信》中不无担忧地指出:“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之所以没有把握,无非是斯大林性格太粗暴等某些品质缺陷如果和过分集中的权力结合在一起,就难免出现个人专断的严重后果,以后的事实也证明了列宁的担忧是正确的。所以列宁建议:应该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职位上调离。可见,列宁为了加强党内民主,实现党的集体领导,防止党内个人专权、专断,殚精竭虑,这也是列宁过早离世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51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7页。

[2]《列宁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3]《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91页。

[4]《列宁全集》第51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78页。

[5]《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1-42页。

[6]《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2页。

[7]《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37―438页。

[8]《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6―377页。

[9]《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9页。

上一篇:对外合作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下一篇:论ZOZO的喵言喵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