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村小学教学之路

时间:2022-10-05 11:22:54

我的农村小学教学之路

内容摘要:我是一个农村女孩。我深知农村一代人缺文化,三代人受苦的道理。自小我就有立志做老师的意愿。2008年大学毕业,我如愿地考取了农村小学教师的资质。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刚上班的时候,我对怎么教学,如何把握自己和学生的角色,时常有一种莫名的恐慌和不安。记得俄国大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学生,那么也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了解学生。”弹指间,五个年头的历练里,也就有了自己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山区农村小学 课堂教育 探索

最初我在王家庄小学,一年多几乎都是在做“打杂”的替补工作,感觉比较懵懂。而调我到山上的袁家湾小学担任三年级班主任的经历却让我难以忘怀。俊河是个别老师眼里的“坏”孩子,他经常惹事生非,上课也不好好听课,不做作业。我接手这个班后有人提醒我说:少招惹这个学生。这不,在开学不久他就把一个同学的眼睛o弄伤了,而家长对他伤了别人家孩子的事却是很冷漠的。于是我走访了他的家。原来他是一个留守儿童,由奶奶管教。面对一个缺失母爱父疼的孩子,我动了恻隐之心,我诚恳地说了我要帮助他的话。在一旁的俊河可能感触到了对他的爱,他表示以后听话不再惹事了。自此我多了一份以母爱的心态关心他的工作的内容:帮他赶上因厌学而拉下的课程,留心他的饮食,有意识地鼓励他进步的成果,下课时和他游戏聊天。通过这些努力,他和同学们相处和睦了,学习也有了长进,再也没有发生过像打架之类的问题。这件事对我的启发是:作为老师应该多了解情况,将心比心。千万不能随意地把一顶“坏”的帽子定格在他们头上。应该更客观地从教育、社会以及心理等方面寻找和梳理解决问题的方法。用更积极的态度看待成长中的孩子,特别是对缺失父疼母爱的留守儿童更需耐心和爱心。

在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涉猎一些教育大家的经验体会,也注重向周围同事的学习,尽全力搞好我的教学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生日的那天,孩子们瞒着我自发地到田野里采集了各种颜色的山花送o我,令我动容陶醉。也许这些花并不鲜艳,但是作为他们老师的我的确被深深地感动着。这些有心的孩子们,他们这么小的年纪就学会了感恩,老师只有好好的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传受给你们才能对得起你们和你们的家长。这是我的另一种感捂。

正当我和我的这些三年级学生们逐渐默契,互动日趋成熟的时候,我被奉调到了中心小学,担任了一年级的班主任。我没有带过刚从幼儿园或刨土玩的一年级的学生。且学生量一下子又猛增到64个,是山上学校的3倍多。就是班上有一两个不“听话“的学生也够你受的。记得刚开学不久,班里有一个叫轩轩的男孩上课时总是说话,一个一说全班就乱成一锅粥。为此我大声的冲他吼一声“你还说话,说够了没?!”随着我的声音,当时教室里会有一些震慑能安静几分钟。可是不一会他又说个不停,其他同学也会跟着吵嚷。当我发现我的发声根本盖不过几十个孩子时,我就干脆采取“以动制静”的办法,停下课来和他们玩耍,再利用他们精力集中的时间段上好课。我的同事o我的这个一年级班的学生上课时也感到头疼。但我们也总会探讨怎么用积极的态度“哄”他们,让孩子们在学校尽快熟这里的环境,让他们快乐健康地学习。

班上有不少孩子学习是用功的,字写的规范工整,作业按时保质完成。我便在班上表扬了他们。并且让这些家长,给其他家长们介绍这些他们配合老师的做法和家教的重要性。我的体会是:应该让家长明白不能把孩子送到学校就算万事大吉了。要让他们知道,学生的表现不全是老师的事,孩子习惯的养成是大家的共同责任。班上有一个叫“月儿”的小女孩,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特别上心,家长在她做功课的时候除了鼓励她独立完成作业外,还注意了她的好习惯的养成,比如保持作业的干净整洁正确和坐姿,我就把这位家长请到家长会上,让她说说她的感受,让其他家长也分享孩子在家庭教育上的一些做法。

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面对着几十个个活蹦乱跳的学生,如果能用欣赏和充满爱心的眼光来看待每个孩子,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可爱之处和点滴的闪光点。一个教师教孩子们学习知识无疑是对的,但培养孩子从小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知道感恩,更是我们的责任。想想这群在一年前还是一伙玩的昏天黑地的”泥娃娃“们,现在不仅会咿呀地读书,而且会读拼音会写字了。这让我充满了成就感。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小学)

上一篇:试分析伊格尔顿的文学意识形态 下一篇:鸟儿预测龙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