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职业指导工作之我见

时间:2022-10-19 11:21:34

独立学院职业指导工作之我见

内容摘要:随着新时期独立学院的转型和发展,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也愈加重要。本文从独立学院的特点着手,结合职业指导工作对独立学院发展的作用,针对独立学院职业指导工作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思考和总结,旨在能够更好地进行职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独立学院 职业指导 思考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普遍上升,就业压力也日趋增加。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大学生的竞争优势,树立争取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从而顺利地完成就业。

在如此的大环境之下,独立学院的职业指导工作也需要得到重视。作为高等教育体制中的新兴力量,独立学院的发展模式和学生都有其特点,如何做好独立学院职业指导的工作,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独立学院的特点

1.学生专业基础较为薄弱

尽管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独立学院的管理规定,独立学院也在不断地改革发展,但依旧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公办高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录取分数较前者偏低。因此,学生们的学习基础相对有些薄弱,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有所欠缺。在就业时,这一点容易成为竞争的劣势。同时独立学院的学生也面临着一个问题,与职业学校学生相比,实践经验较少,缺乏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与公办高校学生相比相比,基础又稍显薄弱。因此,独立学院的职业指导工作需要因材施教,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

2.学院专业设置明确

教育部要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由此可以看出,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方向明确,多以热门专业及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为主。这样的设置也是为了强化专业性,提高就业率。因此,独立学院职业指导工作需要结合各学院专业设置的具体情况来开展。

二.职业指导工作对独立学院发展的作用

1.培养学生就业意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合理地进行职业指导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及时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帮助他们了解各行各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有效地进行职业规划,尽早培养学生就业意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在竞争中取得良好成绩。

2.强化独立学院目标,推动学院发展

新时代中,独立学院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相关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发展与学院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通过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强化学院发展目标,促进学院和学生共同进步。

三.独立学院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少专业化的指导,职业指导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中坚力量还是以辅导员为主,大多数缺乏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指导的经验。再加上以兼职人员居多,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势必会造成职业指导工作无法深入开展,无法掌握学生最新的思想状况,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动态和就业信息,使得指导效果不明显。

2.职业指导方法单一,多数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效性

就职业指导的手段而言,高校最主要的形式是开设职业指导课程,或者组织一些职业指导讲座。这些讲座面向的是整体的学生,强调了整体性,忽视了对学生具体问题的解决,缺乏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此外,不少学校的职业指导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很难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实践平台,从而使学生无法将掌握的理论真正运用到实际中来,不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展开职业生涯规划。

3.职业指导缺乏连续性,无法充分发挥其功能

职业指导工作是对学生就业、择业、创业等方面的指导,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但是部分高校误认为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只针对毕业班开展此项工作,片面地强调就业率,忽视就业质量,模糊了学生的就业观。实际上,职业指导是一项连续性的工作,尤其是对独立院校的学生来说,这之中有不少经历过高考的失误,就业竞争中对本一本二的要求使他们更加紧张和迷茫。这对这种情况,从他们进校开始就要逐渐进行职业指导,促使学生们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及早地开始准备。

4.大学生个人对职业指导的认识存在偏差

部分学生对职业指导的认识并不明确,误以为只是毕业后找工作,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对学校开展的职业指导活动思想不重视,参与不积极,体现不出主动性。更有甚者,认为上大学只要混文凭,或是倚靠家长的社会资源,对工作的事情都不加以关注,更谈不上对职业指导的认识。

四.对独立学院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针对独立学院职业指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优化职业指导人员队伍,提高指导人员专业素养

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是独立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应重视职业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制定合理的培养措施,利用现有资源提升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来提高职业指导的效果。如果学院自身的资源有限,可以考虑加强校外职业指导专家的队伍建设。比如,根据学院的专业设置,从相关企业中聘请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具体且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校内与校外的双向配合,达到职业指导的最佳效果。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职业指导的实效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所以开展独立学院职业指导工作,不能只依靠理论纸上谈兵,还需要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因为大学生真正接触社会的机会并不多,仅有的可以增加经验的时间为寒暑假,缺乏系统的实践锻炼的机会。所以他们对职业指导概念的理解不够全面,从而低估就业的难度。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时,应引导学生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入企业现场进行观摩学习,了解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以便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在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3.利用新媒体,全面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发展,职业指导工作也可以从课堂上扩展到课下,将传统方式与新工具相结合,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受众面广的优势,结合各种新兴的传播工具,全面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不仅仅倚靠传统的讲座形式,同时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将职业指导工作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并且建立毕业生就业数据库,进行跟踪调查,掌握完整的就业信息。

综上所述,有效地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不仅能够促进独立学院自身的发展,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发掘自身潜能,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快速地适应角色的转变,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学生与学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春兰,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作用与重要性分析[J],职业时空,2014(9)

[2]张广贤,高质量职业指导的实现路径与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

[3]陈红兵,张娜,试论如何在高校实现更高质量的的职业指导[J],招生就业,2014(9)

[4]张成可,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科技视界

[5]苏童,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之我见[J],江西职业青年学院学报,2011(12)

[6]庄月,对高校职业指导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2014[9]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上一篇:自主性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下一篇:学会有效观察 提升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