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要讲究方法

时间:2022-10-05 11:16:15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提问要讲究方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并且对提问的问题有所暗示,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教师也不要立即纠正,而是针对学生的错误认识提出补充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地加以纠正。

一、提问的基本要求

在数学课堂上问什么?如何问?颇有一些学问。那么怎样讲求提问的方法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大致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1.问什么,大致有四问四忌:(1)问有关知识,忌离题太远。(2)关键处发问点拨,忌不痛不痒。(3)难点处反复设疑,深入浅出,忌避重就轻。(4)巩固性提出问,归类记忆,忌肤浅零杂。

2.问谁,也有四问四忌:(1)高深或灵活性大的问题问优生,其他人复述,各有所得,忌“枪枪卡壳”。(2)基础题,综合题,最好依次问,忌“留死角”。(3)少数人举手时,提问要选择代表多数人水平的学生,忌“以情绪定人”。

3.问法。(1)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2)问题的提出要简明、准确、循序渐进。(3)问题要有启发性。(4)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思考。(5)提问要因课堂内容而异,灵活运用。

二、有效提问的原则

几乎无一例外,最初的有效教学都有一个朴素的追求,就是“如何有效地讲授”。老师首先是“讲师”,是“教书先生”,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一个能够把知识讲清楚的老师,差不多就是一个好老师。为了能够把知识讲清楚,于是就有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一系列说法。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如何有效地讲授”的时候,“接受学习”与“掌握学习”就成为普遍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使命是“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课堂教学中大量流行的话语往往是老师一系列善意的询问:“听清楚了没有?”、“听明白了没有?”、“听懂了吗?”,仿佛学习就是练习“听”的方法。

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三、有效提问的方法

学生的智慧潜能如宝藏一样需要开采、需要激发,“知识即是力量,方法即是智慧。”美国哈佛儿童教育学家尼普斯坦说过:孩子的表现不尽如父母的意,老师觉得孩子教不会,其实这是因为大人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激活孩子的智慧潜能,只要用对方法,即使最顽劣的孩子,也是可以教好的。要想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学习方式和技巧。例如:一位教师在《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节课中,提问:假如平行四边形一组边垂直(例如邻边),四边形的形状可能发生什么改变?相等时呢?想一想各种各样的情况。除了边改变,还有什么替代(例如对角线)?会有什么改变?把这些组合条件形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会有什么特征?比较各种特殊四边形的异同点。

四、有效提问并学会倾听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会对课堂教学造成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变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五、有效激励

有效教师不仅仅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六、问题要有创造性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提的问题都应具备创造性,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前者自不用说,后者可谓更难。提出创造性的问题,本身就意味着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挑战。

总之,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很多,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运用,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只有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学生才会有“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参考文献:

[1]晨曦编著.美国父母家教的科学方法.安徽人民出版社.

[2]教育情报参考,2004(9).

[3]教育研究,2004(6).

上一篇:贝叶斯公式与一种连续的“信息加工器” 下一篇: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