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认知策略的应用

时间:2022-10-05 11:09:31

英语教学中认知策略的应用

摘 要: 认知策略作为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英语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习者内部组织起来的调控学习、思维等活动的内部定向技能。在英语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通过充分运用认知策略向学习者传授知识信息,帮助学生掌握认知策略,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认知策略 应用

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研究表明,成功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中都善于使用必要的认知策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语言时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认知策略的使用能力,因势利导,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内涵

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最早是由布鲁纳(Bruner)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加涅(Gagne)将其作为一种特殊能力并给其下了一个定义:“学习者用来选择和调节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方式等内部过程的技能。”

二、分类

据认知活动的过程,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精加工、编码与组织、注意等策略。

(一)复述策略

学习者为了在记忆中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识记的策略,即通过默读等内隐的练习和运用自己的语言,记述学习材料的活动。它有利于深入了解材料的内在关系,理解与消化学习材料,但不是死记硬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与遗忘作斗争的最好方法就是及时复习。常用的复述策略有重复、抄写、做记录、划线等。教师在课上指导学生记忆词汇时,要抓住遗忘规律,指导和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帮助学生形成词汇记忆的正确观念。

(二)精细加工策略

通过对学习材料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达到记忆的策略。如想象、口述、总结、举例、答疑、做笔记等。它是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的意义,促进知识保持的记忆方法。教师在词汇教学时应尽量对生词加以补充,将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经验与要学习的词汇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要学习的词进行深水平的加工,形成“心理表象联系”或“听觉联系”等,使其富有意义,达到理解和记忆。

(三)组织与编码策略

将分散的、孤立的学习材料、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形成知识框架结构的信息加工策略。学习者将要记忆的单词根据意义分类,也可将各类事实之间的关系用表来组织,利用空间线索来回忆材料;还有就是找出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并为这些观点概括出新组织。

(四)注意策略

一切学习活动都始于注意,学生的注意是学习与记忆的前提。学习者学会与掌握将注意指向或集中在所需要的信息上的方法、技巧或规则被称为注意策略。其主要作用是帮助学习者进行知觉意向、实行自我控制、促进积极学习。注意策略主要有选择性策略和重复策略。

三、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指导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认知策略获得满意效果,利用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掌握认知策略,促使其改变死读书,不会运用知识的状况,转向重视能力培养、重视学习过程。

(一)复述策略

学生为了记住英语单词,必须一遍遍地念、读、写。有人通过观察发现年龄大的学生比年龄小的学生更多地表现了喃喃自语的嘴唇运动,从而也记住了更多的内容。在同龄组,嘴唇运动多的学生的回忆成绩高于未出现嘴唇运动的学生。因此在英语学习中,我们一直提倡学生多开口,不仅为了提高口语,更是为了记住所学内容。在教授英语时,我们可以运用复述策略,使阅读与背诵相结合,提高记忆效果。盖茨(Gates)早在1917年就对单纯阅读及阅读与背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过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后者的回忆成绩平均高出前者30%。

(二)精细加工策略

高中英语教科书明确提出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教师可在教授完每篇课文后,适当地补充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如在学完“Abraham Lincoln”后可给他们提供一些有关Lincoln生平事迹的文章。但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好举例子却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应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找一些与他们自身联系很密切的例句为他们所接受。如在讲解day by day与day after day的区别时,老师任意地指着一位坐在窗户边的学生问:“...sit by the window...”然后又问:“... you are grow up and I become older and older.” 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明白这两个短语之间的区别了。

(三)组织与编码策略

人们发现信息要想能够长久地保持,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对信息进行编码和组织。具体表现为描述、表象、归类、网联等策略形式。

描述策略即将孤立的单词组成描述性句子。如中学英语里以f或fe结尾的名词单数变复数时,由于单词比较零散,要想一下子记住还真的比较难。老师可以教给学生一句话,这句话里包含了中学里所有的以f或fe结尾的单词单数变复数的名词,即,贼(thief)的妻子(wife)一生(life)中用小刀(knife)杀死躲在架子(shelf)后偷吃半(half)块面包的狼(wolf)。

表象策略即将言语形式的信息转化成视觉形式或图画形式的信息。如在中学英语中经常要用到on,over,above,under,below这几个介词,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用干巴巴的语言讲解,学生可能很容易忘记,也不一定能完全懂,但画一些方位图来帮助讲解,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归类策略即将零散的项目按某种类别组织成序减少记忆项目的数量。研究表明,十岁左右的儿童就能自发地使用归类组织策略(如对同类但相邻的各式各样的图片,儿童能按家具、动植物、交通工具、衣物等类别来进行重新排列),经过训练可以使学生学会在更高的水平上使用归类策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课后自己归类,然后再统一进行归类,这样经过不断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学会在更高的水平上使用归纳策略。

(四)注意策略

有老师曾在一个中等班的学生中做过一个试验,在上SEFC Unit 23的 90课的“Telephone”课文前,把全班同学分成A、B两组,给A组同学呈现了下列问题:

1.Why were telephones not popular at the beginning?

2.Why were telephones expensive at the beginning?

3.Why did you have to wind the handle before making a call?

4.What did the operator do?

5.What are satellites used for?

6.Why are light signals better than electrical signals?

然后规定两组学生在五分钟的时间内(此篇课文约有494个单词)完成对这篇课文的阅读。然后教师立即对他们进行测验,让他们不回头看课文的情况下回答问题:What’sthe main idea of Lesson 90?结果,A组中85%的学生都能准确回答此问题,而B组却只有36%的学生答对此题。那么,问题的设置在阅读之前还是应在阅读之后呢?哪一种的学习效果更好呢?实验结果表明,阅读之前的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局限于与问题有关的内容。因此,在教授英语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来控制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采用适当的注意策略,以促进学习与保持。

四、启示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将认知策略引入英语教学中是可行的,对英语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继续探讨解决,使其趋于完善。当然,还要注重综合运用元认识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发挥学习策略的整体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认知策略的培养,对学生现在和将来的英语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董莉.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教学[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1).

[2]杨忠.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

[3]Hedge,T.Learner strategies. In ELT Journal.1993.47/1.

[4]加涅等.1999,《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武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叶品娟.认知策略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4).

上一篇: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下一篇: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语言表达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