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与现状研究

时间:2022-10-05 10:06:16

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与现状研究

摘 要 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真正需求的高科技、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电气自动化进行专业改革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在分析该专业现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建设实训室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校;电气自动化;实训室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1-0162-02

1 引言

电气自动化是高校开设的应用性课程,其教学目标就是为电气自动化行业提供高端技术性人才。该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应该具备熟练的自动化操作和应用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学有所用,才能够推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拓宽学生的技术应用范围,许多高校根据学生将来的岗位需求进行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并建立了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室,帮助学生进行实地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本文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科特点,并结合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室的建设现状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室建设的具体策略。

2 建设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室的必要性

随着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和自动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都在推进自动化进程,机电一体化的设备越来越多,PLC控制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变频技术、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DCS)、微电子技术等新知识在各行各业别是在工业中应用得越来越多,这必然需要掌握机电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高层次、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

据专家预测,未来五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5%,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缺口正不断扩大。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任务就是推进技能型、应用型紧缺人才培养,进而满足社会需求。然而就该专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培养的人才实际操作能力普遍较差,不能满足电气自动化行业的人才和发展需求。因此,必须对该专业进行深入的改革。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但要求具有系统的、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综合利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和必要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贯穿在高校教学过程的始终。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就满足了这一需求,提出以“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开展专业能力训练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将课程、教室和生产实践融为一体,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能训练。

3 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室的建设现状

教师的综合能力不能满足实训需求 目前,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力量比较薄弱,而且综合能力比较低,尤其是实训能力比较差。一方面,许多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没有结合我国电气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割开来,过多地关注于电气自动化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严重忽略了对于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就是作为传统的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师队伍及能力结构都明显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成为制约高校自动化专业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障碍。目前,该专业教师本身欠缺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没有进行过具体的操作训练,也就没办法给学生科学、合理的指导。

实训设备不完善 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欠缺完善的实训设备,一方面是因为其起步比较晚,而且国家没有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只能依靠高校自己自制一些实训设备或是靠校企联合的方式;另一方面,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行业的技术更新也越来越快,而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室的设备配备、更新不及时,由于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严重落后于电气行业的发展需求,没办法让学生及时掌握最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同时,实训设备不完善也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革新与进步。

欠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中,项目的设置并不科学,没有对接学生,对接学校的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和社会服务的优势。同时,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实训项目训练时,由于顾虑学生可能对实训设备造成损害,一般都很少允许学生进行实训项目的具体操练,只是进行理论讲解或者是示范演练,这样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

4 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措施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教师是培养高素质电气自动化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是否拥有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对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除了校企携手,请行业专家进课堂做兼职教师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此,一方面,高校应该鼓励、选派教师到指定的企业去实践,教师可以积累实践经验,拓宽专业口径,丰富社会知识;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电气自动化专业性大赛,也是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积极举措。通过组织和指导竞赛活动,让教师把科研创新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加强具体实训项目教材的开发 在实训室的构建过程中,高校应该重视相关的项目教材的开发,如电机变频调速技术项目教材、PLC应用技术项目教材、逻辑控制器技术项目教材、电机与继电控制项目教材以及供配电技术项目教材等。项目教材的编写过程应该结合实际,符合电气行业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现状,凸显应用性、技术性和系统性。这样就能够将理论教学与项目实践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理论知识,从而获得较好的实践训练。

分类建设实训室,自制实验装置,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可以分类建设下列实训室,即“机床故障维修项目实训室”“PLC项目实训室”“继电控制项目实训室”“供配电项目实训室”和“综合实训室”,这五种实训室在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技能鉴定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通过自制实验实训设备,不仅改善了教学条件,也使年轻教师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同时,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应该鼓励教师、学生自制一些实验教学装置来装备上述几种实训室,如继电控制综合实训装置、供配统合实训装置、模拟通用机床电气故障维修实训装置、PLC综合实训装置等。而且,这些装置应该具有超前性、直观性、适用性、经济性等特点。

以行业需求为指引,培养应用型人才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于高层次、专业性的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多。在电气自动化行业中更是需要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以满足和适应不断增长新技术的需要。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应该以该专业的行业需求为指导,紧密结合生产一线的需要,突出“实用、技术”两大特点,依照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实际工作流程实施教学,真正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婕,陈运藻,谢鹏波.化工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室建设探讨[J].广州化工,2009(9):247-248,250.

[2]王婕,袁宁宁,侯慧玉.高职化工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J].广东化工,2013(5):129-130.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浅谈思想品德课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