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建设项目投融资改革研究

时间:2022-10-05 09:52:36

城市公共建设项目投融资改革研究

【摘要】我国城市公共建设的发展往往受制于资本供需的不平衡而变得举步维艰。改变城市公共建设投融资不力的局面, 根本出路在于公用事业投融资的市场化改革。从经营制度上创新, 以扫除制约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障碍。着眼于经营模式的创新, 积极探寻非公有资本进入公用行业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城市公用建设投融资改革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sectors is restricted by the great capital ga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These restrictive factors make investing and financing market reform the basic outlet to increase on investment. So concret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stablish the operating system to get over the barriers of civil sectors reform. And more non – governmental capital should be allowed to enter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seperating the duty of government from entrepreneurs , guidance from management。

【Keywords】civil sectors ; investment and finance ; reform

中图分类号 :F320.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我国城市公共设施的投融资现状和特征

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包括城市供水,供热,供气,公共交通,排水,污水处理,道路,桥梁,市容环境卫生,垃圾和城市绿化等在内的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经营和维护。城市公用行业投融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投资主体对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投融资的运作过程和行为方式。对市政公共设施投资是满足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的改革也在不断的加深。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 投资总额有一定上升, 但投资与经济增长比例不匹配。

近年来, 国家对市政公共建设的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八五”期间总投资2600 亿元, 是“七五”期间投资的5.2 倍;而“九五”期间总投资约7000亿, 是“八五”期间的2.7 倍。但由于公共建设原有投资的基数过小, 尽管绝对水平有较大幅度地增长,从相对数看, 这一领域的投资额就显得与我国经济增长不相匹配。以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和维护投资占GDP的比例看, 20世纪80年代末为0.14% , “八五”期间为0.18% , “九五”期间为11.7% , 2001 年达到21.6%。

2 投资主体单一, 政府唱主角,非公有资本涉足较少。

我国城市市政公共建设投融资模式主要为中国家财政和负债融资占有绝对的比例, 为80%以上。由于市政公共设施经营的特点是行政性垄断, 行业内部激励机制不足, 导致来源于企业积累和经营资源的资金占有的比例小。其中非公有资本和外资的比例相当小。因此, 我国市政公共建设的投资依然是政府唱主角, 没有充分利用我国渐为成熟的市场经济机制发挥非公有资本在这一领域的应有作用, 这也是制约我国市政公共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原因。

3 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十分有限。

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能力低下无疑对市政公用行业直接融资能力大打折扣。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资金“瓶颈”特别是资金需求相当大的行业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市政公共建设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十分脆弱。目前我国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中仅有城市供水, 燃气,公交和地铁等城市市政公用企业7家。而我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利用债券融资总共占该领域投资的比重仅为0.34 %。

二,公共建设民间投资的主要模式

1 BOT模式

BOT即“建造-运营-移交”,所谓BOT项目融资,是政府与投资企业签订协议,授予项目公司特许经营权,由项目公司筹集资金,完成项目建设,这种方式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基础设施的经营权有期限地抵押以获得项目融资,或者说是基础设施国有项目民营化。在这种模式下,首先由项目发起人通过投标从委托人手中获取对某个项目的特许权,随后组成项目公司并负责进行项目的融资,组织项目的建设,管理项目的运营,在特许期办通过对项目的开发运营以及当地政府给予的其他优惠来回收资金以还贷,并取得合理的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应将项目无偿地移交给政府,在BOT模式下,投资者一般要求政府保证其最低收益北,一旦在特许期内无法达到该标准,政府应给予特别补偿,近几年来,BOT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例如咸阳渭河三桥、京承高速公路二期、遂渝高速高路和南京过江隧道等一批BOT项目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2 TOT模式

TOT即 “转让-经营-转让”,它先有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一定时期内有偿转让于非政府投资主经营,政府回收的资金课用于新的项目建设,并最终拥有项目的所有权。TOT模式在建设环节、政府风险、前期成本、产品定价和融资时间方面均比BOT模式更符合效益(效率)原则,更能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满足理性主体最大需求。

3 BLT模式

BLT即为“建设-租赁-转让”,以一定期限内项目的出租收入作为建设者的投资回报,到期后租赁权由项目产权人收回。

4 ABS模式

ABS即“资产支持证券”,它是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支撑的证券化融资方式,即以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项目资产可以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目前,ABS资产证券化是国际资本市场上流行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已在许多国家的大型项目中采用。1998年4月13日,我国第一个以获得国际融资为目的的ABS证券化融资方案率先在重庆市推行。

5 PPP模式

PPP模式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PPP适用的范围较广,包括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信息技术,环境保护和政府融资等。由于公共基础设施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社会效益要高于经济效益,同时其初期建设投资巨大,单靠运营过程中的收入难以弥补。因此,PPP模式的使用对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以及有效缓解建设资金的不足等方面将会产生积极作用。

6 合资模式

合资模式即为政府和民间资本合资共同建设项目,典型的例子是2001年法国昭和水务公司与奉贤自来水公司第三水厂合作成立了上海首家中外合资的昭和自来水公司。

7 直接并购

直接并购即为民间资本直接并购政府现有的公共事业项目来经营,这对盘活一些效率低下,经营不善的公共事业有积极意义,但要注意国有资产的流失。

8 独资模式

上一篇:刍议通信管道规划和建设管理 下一篇:选择恰当的审计统计抽样方法适应市场经济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