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域主义建筑浅析

时间:2022-10-05 06:00:32

新地域主义建筑浅析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新地域主义是指建筑上吸收本地的、民族民俗的风格, 在现代建筑中体现地方特色。它虽然源于传统的地方主义, 但它依然是现代建筑的组成部分, 而非对传统地方建筑的复制;它在功能和构造上都以现代建筑为标准, 仅在形式上吸收传统的文化;它的产生首先是对现代建筑造成的城市化的抵抗。在建筑地域特征被现代建筑理性化侵蚀的形式下, 一些当代的建筑师拒绝照搬过去的古典建筑语言, 同时也反对将古典符号随意拼贴的装饰主义手法。于是新地域主义应运而生,出现了以西班牙建筑师高迪;瑞典建筑师奥斯特伯格;芬兰建筑师阿尔瓦・ 阿尔托;瑞士建筑师马里奥・ 博塔和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等人为代表的反现代主义建筑师。新地域主义执着于对地域特性的追求, 它以还原某一区域文化为原型。相对新理性主义, 它更关注表层上的显性形态, 往往更具个性和特殊性。它的原型可能是本地的地形、文化、民居等实体, 甚至是本地信仰与民俗相关的象征, 本地地理条件与气候特点等。通过选取运用具有本地独特的文化品格与个性的原型, 唤起在人们头脑中扎根的价值与建筑记忆, 使创造出的新建筑融于现存环境当中, 因而具有人道主义性质。新地域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 它把建筑置于特定的地域文化场所之中, 并表达了特定的场所精神, 任何设计表现都可被接受。

和新地域主义的建筑观都是倡导在建筑全面发展的同时, 自觉寻求与人类心灵、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及技术和艺术上的地方智慧的内在结合;体现文化传统的真实延续;强调技术发展与人类心灵的协调。使建筑在表达建筑师想法的同时, 更加注重唤起使用者在心灵上产生的共鸣。

地域性作为建筑的一种基本属性, 概括地讲,它代表建筑所在地域一切条件之间联系的总合, 是指建筑与所处地域的自然条件、文化环境、社会结构以及技术经济条件等的特定关联。这种联系的作用迫及建筑活动的各个方面, 贯穿建筑发展的全过程。本文中的“ 新地域主义. 是指从红海滩所处地域的自然条件、文化环境、社会结构以及技术经济条件中寻求创作依据与灵感, 同时吸收借鉴世界范围内进步的建筑思想理论与科技发展成果来进行原创性设计实践的一种设计观念与策略。它即区别于西方1 8 、19 世纪等早期充满怀旧与浪漫风情的传统地域主义川, 又不同于中国2 0 世纪5 0 年代兴起的以大屋顶等形式要素为传承内容、追求建筑的传统性与纪念性的复古思潮。它并不是一种明确的建筑风格, 而是当代建筑创作思潮中力求在地方性与全球化之间建立一种平衡的设计思想。如何成为现代的而又回归源泉; 如何复兴一个古老与昏睡的文明、而又参与普世的文明是它的价值追求。新地域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发展是多样化的, 其中批判的地域主义是近年来最具活力的一支.

实践性与思想性: 以批判性地域主义为代表的新地域主义并不是一种设计风格, 而是具有某些共4同特点的批判性态度和策略;

以批判的地域主义为主的新地域主义思想与方法的基本策略是使用从地方和场所的某种特殊性中非直接街变而来的要素对现代主义所强调的同一性和统一性加以弥补, 改善和修复一元或大同文化的形呐和冲击侧。而它接受启发和获得灵感的源泉则是多样化的。

每座建筑都处在一个其有特定历史脉络与文化背景的环境之中。要理解一座建筑、一个场所, 若没有相应文化背景的衬托则难以获得其完整概念。同样, 新建筑的创作可以在对周围环境所范含的深厚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恢理和提炼的基础上以艺术化手法进行建筑形象塑造来实现。此种建筑往往成为该地区的标志性形象。

在以现代主义的建构路线和空间组织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和建造技术, 强调对建构要素的, 新组织与使用, 是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另一重要原则和方法策略。在这里, 建造的原则是现代主义的, 即遵循结构原理和材料性能特征; 同时, 其建造材料和建造方式既有现代主义的, 也有借鉴本地区的建筑传统。

通过“新” 与“ 旧” 的同时“ 出场’ 来彰显建筑的地域性与时代性特征。在延续砖的色彩与质感所传递的历史人文气息的同时, 力图进一步挖掘既符合砖的力学特性又区别干传统棋式的潜在建构逻辑和组合方式, 从而形成新的建筑语言和肌理效果。为了达到节能6 5 % 的目标, 设计综合运用多种生态节能技术与新材料: 如采用I 土建筑形式以及立体(屋顶、堵面) 绿化、增设采光通风井及遮阳百叶等传统生态技术, 而且选用美国进口的双层阴热辐射膜(IC M ) 等新的高效围护与保温限热材料, 从而使建筑成为一栋现代的生态节能建筑。

地域性建筑是对场地环境条件的回应,尤其对于地处独特物理环境中的建筑,其形式往往由场所引发, 并遵循结构逻辑和材料特性。由场地环境引发的趁筑创作, 即与环境相融合,又强化并突显了其独特的场所精神。在今日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西方建筑思想和设计作品汹涌而来的现实背景下, 中国建筑师积极、有惫识的挖掘和弘扬本民族地域文化具有时代紧迫性。对此, 一批有远见与社会贵任感的建筑师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探索则显得意义重大, 而且被视为中国建筑师最具独立精神、创作水准最高的设计倾向。当然, 新地域主义的实践任, 而道远, 还有很多衡要探索的问题。例如: 在目前的很多创作实践中,还没能做到超越传统与现代、国际性与民族性等传统的二元对立观念, 以不同文化间相互交融的方式吸收全人类的文化精神, 还存在一味的以现代材料技术建造假或片面的通过对地方低技术、传统材料的使用来寻求思古之幽情的简单做法, 还没能摆脱形式本位思想的束缚; 其次,新地域主义中地域性的弘扬应超越仅对建筑单体的关注, 面向更大的空间尺度。设计应立足于对公共空间中人们生活状态及其真实衡求的研究, 并在诸如街道、广场、街区等公共空间领域的设计中加以回应。只有如此, 我们的城市才可能成为现代文明与地域特色兼其的宜居性场所。

针对目前的中国现实, 发展中国新地域主义建筑要重视几个问题. 首先, 传统地域建筑的元素也需要吐旧纳新, 转换语汇. 如80年代进行的北京菊儿胡同的新四合院。其次, 鸟巢、国家大剧院中标的事实折射出国内仍在追求形式, 新地域主义应该切实关注地域的自然、生态、建造和人们生活的需求。第三, 新地域主义应立足地域性, 重视城镇整体空间, 像德胜尚城那样延续城市肌理、消融于城镇. 第四, 应该放慢城镇建设速度, 给城镇生长以一定的时空, 通过功能转换和改造等形式复兴、延续城市文化。

上一篇:关于城市设计中古建筑保护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