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色光(一)》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5 05:40:41

《语文七色光(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区别并正确运用同音字或形近字;会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借助图片理解并积累有关描写景物的词语;能听故事,讲故事;训练学生的理解及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借助图片理解,将各部分的知识穿插讲解,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在交流中达成共识,完成学习。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认真倾听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加标点符号和积累四字词语。

教学用具:山川湖泊图片及四字词语,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结束了,老师知道有许多同学利用这个假期到外地旅游,到了许多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地方。谁愿意告诉大家,你都去了什么地方?(生自由发言。)

2.(导入到“知识窗”)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像这样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有许多山川、河流闻名于世,你知道的有多少呢?

二、出示“知识窗”问题

1.反复诵读文字资料,说一说“四大江河、五大湖泊、三大楼阁”各是指什么?它们的位置在哪?

2.出示地图,请大家圈出“四大江河、五大湖泊、三大楼阁”,根据文字简要介绍。(学生回答,可适当插入图片进行介绍。)

三、“练一练”第2题

1.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更加了解了祖国的秀美山河,我们的好朋友龙龙也去了很多地方,让他给我们当一次小导游,带我们去看一看他去了哪些旅游胜地,好吗?我们跟随龙龙一起走吧。第一站就是我们想看的庐山,你们知道庐山有什么特点吗?(庐山有迷人的云雾。)

2.(出示第1句“同学们,庐山多美呀!你们想去浏览庐山吗?”)

请先把这句话点上正确的标点,你就可以看到庐山的美景了。

(生点标点、师生对照答案)

3.现在让我们共同走进庐山来感受它的美丽吧。(播放课件演示庐山的美景。)

4.看过了青山,再让我们来看看绿水,第二站龙龙领我们来到了台湾省的日月潭,出示“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中外游客”一句,你们想不想去看看,那就先给这句话点上标点吧。(生点标点、师生对照答案)

5.师播放课件“日月潭”美景。

6.过渡:日月潭景色奇异,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四、听的训练

1.师讲故事,学生听,要记住故事的主要内容。

2.四人小组内讲一讲,并选代表在全班把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3.师生评议。

五、“日积月累”(第1题)

1.看来,你们都能像龙龙一样当一名合格的小导游了,能把日月潭的有关传说介绍给游客。龙龙去的地方太多了,在这里他就不能一一具体介绍了,但是他告诉我们他还去了绿草如茵的大草原,枝繁叶茂的森林公园,硕果累累的果园,你能想象得到那里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吗?

2.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认识理解“绿草如茵”,“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词义。师相机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师进一步提问,使学生加深理解,学会运用这几个词。

(1)你在哪儿见过“枝繁叶茂”这个词?

(2)“绿草如茵”的草原像什么?

(3)“硕果累累”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色?

(4)谁能用其中的词语说一句话?(生说)

3.同学们说得真好,看到龙龙能说出这么多好词,那你们能运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你所见到过的山山水水吗?(练习第2题)

2.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积累的有关四字词语。

3.我们再看看书中给大家推荐了哪些优美的词语呢?生自由读一读,喜欢吗?请大家动笔把它们写下来,能多写的尽量多写,只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我们才能积累更多的知识。

六、“练一练”(第1题)

1.龙龙有个好习惯,就是每次游玩后,都要写游记,可是他有几个字总是混淆、用错,你能帮他找到好办法记住这几个字吗?

2.出示第1题。学生辨字形,在书中组词。

3.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七、总结

1.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呢?

2.学生畅谈收获结束课程。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富裕县实验小学)

责编 / 郑永田

上一篇:构建基于生命体验的语文课堂 下一篇:数学阅读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