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上的生命教育”

时间:2022-10-05 04:18:53

浅谈“语文课上的生命教育”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充满人文化的课堂。”早就有名师专家这么说过。显而易见,这里的人,不是别人,就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来评价一堂语文课的好坏呢?关键在于看这堂课是否关注到了文本生命核心价值的解读,是否关注到了学生生命的成长。而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评价,要关注其是否运用得恰到好处,是否能锦上添花,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生命成长,在“动感语文课”上是否能真正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

亲近文本生命

每一篇文本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堂有效的语文课,一定要挖掘文本生命的深度,拓展生命的广度。不是多媒体制作得怎样天花乱坠,绣绣花腿,看看热闹,浮在文本的表面滑行,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咬文嚼字,牵一发而动全身,找准一个切入点,去亲近文本生命最原始最自然的状态。

如上海名师黄怡老师在点评――课《月下独酌》时,肯定了执教老师的成功并不在于是否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而是在“独”字上作文章的高妙。到底怎样在情境中去体会诗人的“独”?启示大家“一字立骨”的教学方法值得借鉴。

孙宗良老师评执教者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指出年长的教师的预设虽没有那个年轻女教师的新颖,也没有运用什么让人耳目一新的现在教育技术,但领着学生一字一句深刻的品读:“春、江、花、月、夜”是不是一字一景一幅画?身临其中的语境:“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是怎么样一幅离人的画面,游子、思妇的心境,在品读每一个字每一种意象的此刻,都在激荡着读者如何去把诗人当时作诗的情思解读得更加深刻一些,还有哪些是读者可拓宽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这样冰冷的文字一下子充满生命的气息,每一个字都流淌着诗人灵动的血液。这样读者就可以一步步去触摸语言的魅力,还原文字间展现的最原始的情境。

还有其他文本,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等无不是一字传神,解密文本背后的秘密,上课教师也需带着学生深入揣摩诗人用心良苦,斟酌再三,是“推”?是“敲 ”?是“绿”?还是 “到、过、来、拂、如、满”中的任何一个?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这里的“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仿佛春风有无限的魔力,像魔术师一般,使得江南的春天绿意盎然,彰显出春的无限活力。诗人用过的其他任何一个词,只是客观的描述而已,都没有这种生命的感染力,春天的生机,春天的气息,无法传神的通过语言的磁场来吸引读者。

文本细细品读,着实有一番滋味,让每一个汉字,每一篇文都鲜活起来。读者从深入研读的过程中,不仅能体悟到其中的一字之妙,而且对于作者的行文历程走过的艰辛也知之甚深,触动灵魂,潜移默化地影响生命的成长。

当然,如果在课堂上老师能巧妙地穿插一些情境的画面,自然有效地运用一些现代教育技术还原文本情境,加深学生的理解,给课堂锦上添花,更能让学生获得身心的愉悦。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都必须是为理解文本服务,千万不可导致为了热闹而热闹,为了好看而好看,让学习成为过眼烟云,让学生失去成长的机会。

再如在上海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听专家点评两位老师执教石钟山的《雁》中的“男人和女人”,揣摩作者的心思,“张家的男人和女人”,也仅仅是“男人和女人”他们虽是夫妻,但对大雁的爱情没有一点感觉,行文构思别有用心,如果教师不带着孩子在文本中走得远一点,深一点,这样的匠心体会不出来,那将会失去文本最初的语言魅力,错过文本中多少有核心价值的风景,流失多少可以通过文本语言“激情启智”的机会?

而对于两位老师“多媒体”技术运用,没有一位专家提及。可见“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开始在专家的视线中淡化,一切的教学方法,都是辅助学生的成长。运用得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催化学生的成长,如果不当,或是泛滥,可能一切都是徒劳,日久,会让大家产生厌倦的心理,那就会得不偿失。

一堂优质的课,那一定是深一点,再深一点,广一点,再广一点,在学生心中发生“化学变化”,震撼灵魂,才能在学生的成长中留下深远的足迹,也让学生深刻的知道,每一个字词生命的土壤就是那文本,离开了文本,它将会失去温度。

文本是影响学生成长的载体,上海名师李百艳、孙宗良等老师多次强调“教师要善待文本”,关注语文课上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

呵护生命成长

生命关注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一堂有效的语文课,一定要或多或少的让生命获得发展,呵护生命的成长。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只有生命教育,才是教育的正本清源。而借助文本促进学生真正的进步,绝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自己“学会”了辨识人性中的“真、善、美”,潜移默化地获得成长的机会。

眼下教学改革时兴“裸眼看教材”,老师不要被参考书,学生不要被老师先入为主的思想左右,用自己的心去读出自己的感受。其实这里的裸眼,就是一种新的眼光,是一种“刮目相看”的眼光,是一种没有被别人束缚的、自由的眼光。是文本本“无我”,却“有我”的独特感悟。这样的课堂,即使不借助于任何现代教育技术,也着实能品出一番滋味来。

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我们多少老师教了多少遍,多少遍教学的落点从没有离开过“藤野先生”这个人物的形象。那肯定有老师就要问了,不教“藤野先生”还能教什么呢?换一个角度,不是孤立的来看这篇文章,把《藤野先生》放置“源本”的文学海洋中――《朝花夕拾》,这不是鲁迅到了晚年回忆青少年时候的事情吗?点点滴滴不正是作者心路的真实记录吗?藤野先生也只不过是作者心路历程中的一个有影响的“过客”,这样的解读,可能也有人觉得不妥,但有谁说没有道理呢?也许这样更贴近作者的内心世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好课是不需要学生千人一面的注解,更不会是已经彩排好的所谓“艺术表演”,应该是激活学生心地深处最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敢说真话,实话,想说的话。

王荣生教授在点评执教者上古城的《远和近》时,给出了一个典型的案例,教师先让学生用心去读诗文: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云

你看云时很近。 /\

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摆出诗中“你---我”三者的位置,接着让学生自由给诗歌拟题,并说出自己内心读到的最真实的东西,有学生拟《距离》,有学生拟《优美》,有学生拟《自然》,还有学生拟《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很远》••••••答案丰富多彩,学生从心灵的距离,诗歌的韵律、意境、形式,哲理多角度来解读,赏析诗中的意蕴,说自己想说的话,越说越深入诗歌的内核。而且有学生敢于说,这是小两口子在闹别扭,这两个人关系不正常等等之类,字里行间里读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反而很亲近”的语文味。点点滴滴都来自于学生读到的文字触动灵魂而形成的独到感悟,没有标准答案,甚至为此之间各执己见,争论不休,但都言之有理,不断地解密文本背后的秘密。对于老师预设的,如果很有价值,老师再适当的作补充。我们应该清楚预设在备课中固然很重要,但成功的课堂所以精彩,往往是超越预设的,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倾听。

多一种声音,多一个角度,文章也许就多一层内涵。而这一切,都是通过学生的嘴说出来,被内化的情感体会将行之于色,发之于声,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生命的健康成长,教育的园地才能百花斗艳。

课堂上,如果有学生说:

“老师,我觉得你说的这点我不能认同。”

“老师,我还要补充一点。”

••••••

能听到这些渴望表达的不同声音,在长期的学习中,学生自觉地学会了思考问题。相反,学生如果习惯了被动的接受,那么潜能可能会不断地被淹没,生命就会褪去鲜活的色彩。正如斯大林所说:“没有不同意见的争论,没有批评的自由,任何科学都不可能取得进展。”教育的实质就是利用课堂上的时空在线,关注生命,善待生命,让生命在课堂上涌动和成长。

好课说到底不是一切都在老师的掌控之中,是没有彩排过的艺术,课堂有生成才有活力。根据学生的学情、性情,率性的学习,教人求真,一起去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让培养的人真正的获得自身的发展。上海特级教师张立茂也说过:课堂的最高境界就是“争论”、“有趣”、“快活”,说到底还是学生的“参与”。

而学生本性是喜欢参与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记得我在带着大家学习《木兰诗》的时候,问学生从哪里读出了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的确很多学生在我预设的“固定的句子”中读出了“大家公认的形象”,但当有一个学生在木兰奔赴战场的环境渲染中,她不只读出了木兰对亲人的思念,还读出了一个女子从没有出过远门,一路的孤独寂寞相伴的那种不退缩,永往之前的“英勇、坚毅、敢于担当”的美好品质。这一见解,一下子打开了这堂课以及文本的一扇天窗,于是很多学生都踊跃着出来呼吸新鲜的空气。

有的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中不止读出了木兰的不慕名利,热爱故乡,还读出了她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么轻松的就躲过了“欺君之罪”;有的从亲人的欢迎中读出了在女子地位那么底下的古代,木兰竟可以得到大家这么的器重,更深刻的了解到木兰是凭借骁勇善战,为国为家的心赢得尊重;有的从“着我旧时裳”中读到了木兰虽立战功,皇上赏赐丰厚,仍保持着朴素、大方的生活作风,可亲可敬;有的从“同行十二年”,读出了古时女子18岁没有出阁就是嫁不出去的老女,耽误自己青春却无怨无悔的深明大义;有的从“木兰恢复女儿身的喜悦”中体悟除了“长期的征战中女扮男装”的那颗“忠孝两全”的爱心、责任心支撑她一路走来•••••

文本越读越厚,人物越品越有内涵,学生的参与越来越放松,表现越来越真实,但老师不得不调整课堂,把一节课可以进行的事情,采用慢镜头来展示,力争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用一颗灵魂去引起更多心灵的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回顾以往学生如果跳出了自己的预设,习惯性的是抢回学生的话语权,把学生拽回自认为比较完美的圈子,继续着所谓的“完美设计”。

而有利于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状态,敢于打破常规的预设,走出学生自己的一段心路历程。

大家一起来看看全国有影响的优秀课堂教学:

尝试教学: :先练后讲练在当堂。

洋思经验: :先学后讲当堂训练。

杜郎口: :预习展示反馈达标。

育才段力佩:读读议议练练讲讲。

还有上海静教院附校以“议”为核心的后“茶馆式”教学, 为什么都能那么成功?那就是他们都在追求生命成长的最自然状态,老师的“导”就在学生“练、学、展、议”中润泽,在这其中,如果能有效地运用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就如甘霖般,及时而恰到好处。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优质的课,并不在于是否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也不在于是否热闹非凡,关键看学习的主体,是否真正地融入其中,是否有利于调动学者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并获得发展。

在华师大国培班集体评课时,正如有老师提出一堂课组织三次讨论会不会多了时,王荣生教授巧妙地解答说:“如果有效,一堂课都让学生讨论,又何妨呢?如果无效,一次难道就不多吗?”课堂开展的活动无所谓多与少,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生命成长的,就是可取的。推及到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如果有效,一堂课都在运用又何妨?如果无效,哪怕一次都是多余的。

亲近文本生命,呵护生命成长,这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呼唤。把话语权交给学生,以文为载体,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之门,正确引导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触摸语言的魅力,回归自己的心路历程,展现生命的真、善、美,让“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滋养我们美丽的花儿朵朵绽放,这才是我们教育期盼的春天!

上一篇:重温《社戏》 下一篇:体育高考生立定三级跳远的练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