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文化精神的规定性探究

时间:2022-10-05 03:07:18

书法文化精神的规定性探究

中国书法在漫长的自我演进中逐渐形成为承载和蕴含着中国文化精神的迹化形式。书法的文化精神越来越成为书法最具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的重要特性而被世人关注,在不同时代特别是现代深受东西方具有独特视角的文化学者的重视和研究。

一、强调“文化精神”是书法艺术本质性研究的内在要求

首先,作为文化载体的艺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一直都以体现人性力量、精神诉求和共同理想为己任,体现着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特征。在中国,书法向来被视为与绘画有着同等地位的艺术,以不同的形式构成和审美特征各自承载和反映着中国文化的内涵,由此可知,文化性是书法艺术的本质属性。

其次,人类社会拥有的物化力量和精神力量之和共同构成人类文化能力,将两者放在同等重视的位置,实现对文化内涵全面的把握和认识,方体现出对文化的正确态度。书法艺术要求具有基本的技术能力和建立在技法基础之上的体现审美内涵和精神诉求的能力,从能力的角度进行考察可知两者的紧密结合集中体现着人类文化能力的基本特征,这是书法艺术有文化精神的关键因素之所在。

再次,作为文化精神核心的艺术,是对主体生命意义的持存、对人类自由精神的感悟、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1]人类文化精神最终都归结于实施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终极关怀,即人类社会特有的人文关怀,这种精神的体现在中国书法艺术中呈现得更为突出,实际上恰是书法本身与生俱来的文化特性。从此角度又可探析出文化性之于书法的本质性显现。

确定书法的文化本质性是得以对书法有关领域进行全面剖释和认识的根本保证,是强调在高层次书法艺术教育中进行文化精神培养的基本理论依据,是进一步深入探究书法文化精神的具体规定性的理论基础与学术起点。

二、书法艺术包含的物质性因素

书法的技术层面属于书法本体构成中的物化因素即物质性因素,包括能够足以产生优秀书法作品的基本技法和动手能力,即技能部分,也包括具体运行笔法、字法和章法这“三法”的所有行为,即过程部分,这两大部分是一整套相对完备的技术和法则构成系统,是完成体现审美精神诉求的物质性基础。

(一)笔法,即用笔之法也,“笔法就是控制毛笔的运动,以写出符合一定要求的点画或线条的方法。”[2]笔法是字体区别的一个根本因素。

中国书法使用的毛笔柔软而富有弹性,在各种提按或环转的书写运动中使线条的边廓产生复杂的变化。根据运动学原理,通过笔杆来操纵的笔毫椎体,只可能产生平动、提按、转动三种运动,书法史上任何复杂的笔法,都是由这三种基本运动组合而成的。[3]这三种基本运动形式在实际书写过程中又会受材料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各种不同的细微变化,呈现出无穷变化的线条造型形态。掌握笔法是进行书法创作与研究进而体现书法文化能力的首要的技法能力。

(二)字法,即书法中的用字之法,就是指汉字的点画线条在平面上按照一定的要求组织成字的方法,通常称为结字之法。不同的字法产生不同的字体,不同的字体有着不同的外形,因此,字法是区别字体的另一个根本因素。

在中国书法中每种书体都具有各自清晰的线条和空间造型特征,但在单独的某种书体范围里由于具体线条和空间的合理变化而又呈现出不同的字法、字体。汉字历经漫长的演变过程产生了五大书体:篆书、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各大书体为书法表现形态的变化和发展提供了无数的经典范式。

(三)章法,指一件书法作品中整幅字的布局方法。书法色彩构成不外乎黑白两种颜色,黑是墨写的实笔,白是空出的白纸底。书写虽从实笔落墨,却应着眼于空白的安排变化,所以叫做“布白”。这种观点是中国书法家处理结体和布局问题上的一个非常高明的见解。[4]

章法变化丰富,但并非不可捉摸,作为书法艺术中一个相对的独立部分,仍然具有自身的美的规律,主要应处理好诸如宾主、虚实、行驻、气脉连贯等几种关系。古人在书法作品中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章法形式,但归结起来,除了匾额、对联等特殊形式以外,常见的主要是“纵有行,横有列”和“纵有行,横无列”以及“纵无行,横无列”三种表现形式。此外,“题款”与“印章”也是章法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题款可以是单行,也可以多行,长短安排要服从于全幅布局的需要;印章宜根据规定正确使用不同类型的印章、用印的位置和数量,达到整个作品色彩呼应、破除平板和稳定平衡等效果。

三、书法艺术包含的人文因素

(一)智慧:进行书法活动要求必须具有较高哲学思维和理性思考的能力。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传统哲学有深切的内在联系,书法形式和审美构成无不是在深刻思考和力图体现人的心灵、精神与大自然的同构关系,并将形成的观念和结论施行在人的自我修养和生活实践中,由此观之,中国书法审美理想最终要统一到中国的哲学的审美观赏上来。哲学思想和思维集中地体现着人的智慧层次,书法创作和审美活动离不开某些智慧的参与,也时刻反映着智慧的含量。

(二)学识:深厚广博的学识才可以让人体会到书法作品对观赏者的多重影响,学识对于书法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对书画的品评素来有“俗”“雅”之分,并以此决定艺术境界的高下,其关键就在于学识。

(三)阅历:书法家除了读书博学之外,也要拥有深厚的阅历。首先要“饱览前代奇迹”,提高鉴赏能力,博采众家之长,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其次要“行万里路”,书法艺术不仅是技法问题,重要的是学书者应不断向他人学习,向自然学习,向社会学习,使主客观融为一体,从书法技巧进入到艺术的最高境界――道,这是无数书法家毕生苦心孤诣追求的理想境地。[5]

(四)德品:道德情操对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形成有必然的影响,然二者之间并非必然的一致,书法是表情达性的艺术,如果书法家性情淡泊,情操高尚,在艺术实践上必易于达到较高的境界。

(五)著述:文字著述反映着人对文字的理解和使用能力。书法家有必要将自身的艺术见解和收获诉诸文字以供探讨与交流,这就需要具有较高层次的文字处理能力和语言功夫的修养。

综上所述可鉴,中国书法以书写汉字的方式(现象)从深层折射出对人性的全面思考和力图达到对理想中完美人格的追求(本质)。这就是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存在和发展的最终意义,也是文化追求的最终意义。因此,要真正追求和践行书法文化精神,就要施行书法艺术相关的各项能力构成和素质构成的全面发展。要练习和研究书法,除了要求人们具有形象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将基本技法训练和所对应的形式审美要求高度结合起来,还要具有对事物形象并扩大到对整个宇宙世界和社会人生进行哲学高度的思辨能力,而这些能力建立和培养过程将人带入对文化的所有领域进行种种研究和思考的境地,中国书法是一门可以反映人生全部审美体验和精神境界从而最贴近人类文化精神本质的特殊的艺术。

参考文献:

[1]王岳川•书法文化精神〔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10

[2]邱振中•书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7

[3]邱振中•书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9

[4]蓝铁、郑朝•中国的书法艺术与技巧〔M〕.中国青年出版

社,1993-4:301

[5]蓝铁、郑朝•中国的书法艺术与技巧〔M〕.中国青年出版

社,1993-4:320

本文系海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高校书法教育中文化精神培养问题研究》

批准号:QN0915

上一篇:浅谈唐代帝王像的艺术特征 下一篇:浅析戈特利布作品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