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与时俱进

时间:2022-10-05 02:38:37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与时俱进

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与茅盾的《谈的人物和结构》是语文课文中的名篇,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对这两篇课文的教学大多得心应手,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不少青年教师也把这两篇课文的教学作为上岗达标或展示才艺的必选篇目,上出了一堂堂好课。

时至新世纪的今天,对这两篇课文的教学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注意的变化。审视这种变化,并思考其前因后果,或许能使我们对语文教学的本质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同时,结合对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我们的语文教学观念就能进一步更新。

《南州六月荔枝丹》写于1979年,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当时荔枝还是稀罕的物品,没有见识过的读者不在少数,因此,作者不厌其详地介绍荔枝的外观、形状、大小以及口味之类,一方面唯恐读者不明白,另一方面,也让读者在无福品尝的情况下过过眼瘾,在心里留下回味与渴望,作者也说“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于是对荔枝生态情况的介绍自然就成了教学时的重点,而且还是不小的难点。没见过荔枝,完全要通过对文字的阅读来想象出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真是不容易。至于“龟裂片”“果肩”“膜如紫绡”之类术语和比喻更是说不清道不明了。这篇课文中还附有一幅插图,十分详尽地说明了果梗,果蒂,果皮,果顶之类,大概编者也认为这是很大的难点,唯其因为难,才有了较高的教学价值,那些成功的教学经验,不就是引导学生突破难点的方法吗?

然而,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如今,鲜红的荔枝已摆满大街小巷的水果摊头,价钱也便宜得令人咋舌,在鲜灵灵的实物面前,语文中那些绘形绘色的比喻,严密周到的解说,包括那幅精心绘制的插图,顿显黯然失色,那些煞费苦心,各具匠心的教学经验,随着“难点”的突破,而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茅盾的《谈的人物和结构》,情况正好相反,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对《水浒》中的人物和结构进行分析评价,虽说分析和评价作品中的人物和结构并不能完全脱离情节,但在本文中,涉及到的情节采用的是大跨度的跳跃式的叙述,这在当时并不成为问题,因为此文写于五六十年代,那时,凡读过书的人,一般对《水浒传》都很熟悉可以套用一句名言“开口不说水浒传,纵谈诗书也枉然”,当时校园中的“三国迷”“水浒迷”“红楼迷”比比皆是,然而在今天,在这方面的问题却凸现出来了。现在的中学生,认真读过“四大名著”的恐怕廖廖无几,更不要说到“迷”的程度,因此,课文那种大跨度的跳跃式叙述,就使他们产生了云里雾里的感觉,要在这种状态下让他们理解茅盾先生对《水浒》人物和结构的分析评价,就是十分困难的事了。

上述两个例子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十分注意学生的“学习视野”和“视野拓展”的问题,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不同的学生,其原有的“学习视野”和视野的拓展都会产生一些不同的变化,我们教学的目标和方法都应该随之有所变化。如前一个例子,对过去的学生来说,其“学习视野”(从未见过荔枝)与新的学习对象(荔枝)之间有很大的距离,因此,视野的拓展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必须想方设法甚至苦心孤诣地设计搭建“梯子”和“桥梁”,帮助引导学生走过艰难的过程,而对现在的学生来说,这个过程几乎就不存在了,“学习视野”的拓展就应该寻找新的方向。

后一例子正好相反,过去的学生原有的“学习视野”(对《水浒》的故事情节大都了解),在今天的学生这里却不存在了,学生从原有的“学习视野”(对《水浒》故事不了解)到学习对象(对《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进行分析)之间的距离大大增加了,或者说“视野”的拓展由一个过程变成了两个过程1.对《水浒》故事从不了解到了解。2.从了解故事到分析人物和结构,教学难度明显加大。

过程增加了,难度加大了,对付的办法当然是多花一些工夫,把“梯子”架得高一些,桥梁建得长一些,对于现在的高中生,绝对有必要引导他们去阅读《水浒》这样的古典名著,甚至适当向他们介绍一些有关《水浒传》的创作、研究、改编等等方面的知识也未为不可。茅盾先生对于《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评价虽有一定的权威性,从今天来看,也仅作为一家之言为宜。如果能在一个比较宽阔的知识背景下,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把培养引导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作为明确的目标,那么对于茅盾先生的《谈的人物和结构》这篇文章,一定能教出许多新鲜的意味来。而如果学习对象失去了难度,我们倒不能因此而心安理得,必须寻找新的“视野拓展”的方向,对于《南州六月荔枝丹》,我们就不应再把教学重点放在对荔枝的外观、形状、大小以及口味的生态情况的介绍上,二十多年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使“旧时南国名贵果,走入寻常百姓家”。贾先生当年写出此文,难道不是怀着这样一种强烈愿望?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对于荔枝生产的一些设想,尽管表达得十分委婉(如“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今天都一一成了现实,沿着这个思路发掘,原来不太受重视的文章的后半部分,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价值也许要重新认识,文章的文艺笔调如描写、比喻、旁征博引等所起的作用恐怕也不仅仅只是增加行文的乐趣,若再能从历史的纵深联系到当年为何要写得如此详尽,对此文的教学将会出现全新的境界。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广泛开拓学生视野,老篇目教出新意来,这就要我们多多努力了。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经济管理学校高中部

上一篇:“两个互动”使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下一篇:让流行音乐走进音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