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环境的增值

时间:2022-10-05 01:37:09

空间环境的增值

摘要:在以往的视觉空间环境设计领域中,人们总是倾向于把视错觉视为是有碍于观察和信息接受的消极因素,忽略了合理利用视错觉可以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们感官视觉习惯、更加别具一格的艺术空间。正确利用视错觉,运用巧妙的设计手法,反其道而行之,开拓了视觉思维领域的另一种设计方式和独特的设计视角,对视觉效果和实际的使用都是大有益处的。

关键词:视错觉;空间增值;视觉空间环境

0引言

实现空间环境的增值是现代室内空间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所提到的空间环境的增值,不仅是指空间尺度在视觉感官上的扩大,而且也包含了空间环境艺术品质的提升。正确、合理的使用视错觉,用视错觉来弥补空间表现的不足,能够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使平淡无奇的空间妙趣横生。

1视错觉的内涵及成因

视错觉就是指观察者发觉到自己主观上的把握与对象物之间的不均衡时,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的视觉错误或扭曲。当观察者凭借过去的经验,又投入到某一视觉暗示的意境中去时,视错觉的反应得以形成。简单地说,视错觉的运用,是使观察者凭借某种视觉经验、心理暗示,改变对原来事物的主观意念去“加工”空间,在完成观看的过程中实现空间的增值

2视错觉在室内设计中的价值

2.1延展空间

视觉经验给了我们深度空间知觉的能力,观众可以通过视错觉来改变视觉感觉深度,从而引起空间距离的虚拟改变,起到延展空间的作用。此外,尺度错觉与色彩错觉也会引起视觉范围的改变,观众观察环境中的事物时,根据透视原理会出现近实远虚、近大远小的错觉。色彩反射到视网膜上的波长不同,使人产生的距离感也不相同。这些错觉经常被用在延展空间中来调整物体尺度和距离感。

2.2增加趣味

合理的利用视错觉原理,会增加室内空间环境的趣味性。视错觉导致视觉影像与客观真实的矛盾,使视觉感官系统产生刺激,这种特殊刺激导致的视觉紧张会激起人们的兴趣。观众心甘情愿地对设计师的暗示做出反应,欣赏眼前出现的这种变形转化。正是在这种视错觉的乐趣中,使他们体验到设计制作活动特殊的知觉效果,可以使欣赏者的兴趣得以延续。例如在国内由香港恒隆地产投资,由巴拿丹主持整体设计的济南恒隆广场,其公共卫生间的洗手台空间设计方案中,在狭窄的空间环境内,相对而立的两面墙采用镜子来替代墙体存在,镜子会不断重复的反射出另一面镜子中的影像,在满足洗手台使用功能的同时,“镜中镜”可以带来无限空间的视觉化。这种镜像的魅力以及艺术设计,令人感觉到空间深度所产生的空间性错视效果。再如,日本长堀地下街的室内小品场景,以鲸鱼为创作原型,选择了一个刚刚跃出海面的形象进行描绘。鲸鱼的局部位于地面,看到此景,观众会凭借知觉想象将地面看作海平面,放大到浩瀚无边的海水,始终给人一种新鲜、有趣的感觉,所到之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设计师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手法,通过人的视错觉加以发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视觉范围的延伸与超越,从而产生视觉新的意象、形式与趣味。

2.3营造情境

当代的室内设计更加重视气氛的营造,涉及到人在室内空间环境中视觉、听觉、嗅觉等,扩展到室内空间的布置以及室内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合理的运用视错觉可以创造出具有一定艺术效果且有着与众不同的空间氛围。位于台北大安路的EDEN餐饮店,设计师将座位靠背设计的超出寻常尺度,靠背高耸贴近天花板,运用尺度视错觉加以营造,使人产生座位、圆桌及周围的事物忽然间缩小了的错觉,入座就好像投入到巨大的天使臂膀之中,给人一种倍感温馨的氛围体验。同样,运用色彩视错觉营造情境也是常见的方式之一。红、橙、黄、绿、青、蓝、紫,每一种色相都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具象或抽象的联想,营造出不同的情境氛围。

3视错觉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方法研究

3.1巧用线条扩展空间视觉面积

视觉上的感官,往往很奇妙,线条可以给人一种延长长度的视觉作用,会给人一种“扩大”空间的错觉。假如空间环境较小,那么可以在墙壁上装饰一组水平线条,就会使空间看上去“长”了不少。如果空间太低、太过压抑,则在两边墙面上装饰垂直线条,可以使空间变“高”,打造出极为高耸的视觉空间。例如在室内家居环境中天花板采用条纹装饰,不仅是房间中的美丽装饰,也是拉长空间的法宝,让整个空间更为和谐完美、生动有趣又极具设计感。

3.2利用镜像效果扩展虚拟空间

在室内空间环境中,通过条形或整幅的镜面玻璃,可以在一个实的空间里制造出一个虚的空间,而虚的空间在视觉上却是实的空间。这种虚实结合的方法是室内设计较为常用的一种扩展视觉空间的处理方法。通过巧妙的利用镜子将有助于制造假象效果,在视觉上扩大空间范围。例如在葡萄牙里斯本的LEFT咖啡馆的设计方案中,咖啡馆是一个狭窄的通道式的陈旧老仓库改造的,设计师在很长的吧台背景墙镶上了整面墙的镜子,使原本宽度很窄的空间视觉上宽度增加了一倍。

3.3利用色彩明暗错觉调整室内空间

色彩具有轻重感,决定色彩轻重感觉的主要因素是明度,明度低的色彩感觉重,明度高的色彩感觉轻。所以在室内居住空间中,天花板不宜采用明度低的色彩,避免带来的压迫感。暖色调还可以产生一种迫近感和膨胀感,让人看起来仿佛从实际位置向前进或比实际面积大一些。冷色调有后退感和收缩感,看上去显得较远或者比实际面积小一些。如果房间较窄,在墙壁的色调上可以选用远景色,如带灰色调的颜色。相反,使用橙色、黄色等则会使空间显得较小。

3.4运用肌理和材质

材料和肌理引起的感觉体验可以从视觉和触觉上给人以感受。通过接触可获得软硬、粗细、滑涩等等丰富的感觉体验。在室内空间环境中,光洁的表面呈现简洁干净的感觉,粗糙的肌理呈现古朴温和的感觉,棉、麻质地使人感觉亲近,不锈钢、铁让人感觉疏远。正确运用材料,尊重材料的本质,结合具体的空间环境恰当地选择和利用材料和肌理的不同效果,可以创造出既舒适、和谐又富有特色的空间形态,形成丰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比如在铺装材质中,在光洁度比较高的实木地板边上放置一些复古砖等粗糙的材质,这样在对比下形成视错觉,光洁的实木地板会显得更加光洁明亮。

3.5运用灯光丰富空间区域层次

灯光可以增强室内空间效果,给人产生些错觉,丰富区域层次。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灯光可以使观赏者感知到室内各区域空间的界限,运用不同的灯光明度、色彩可以对不同的功能空间进行视觉上的划分。同时,灯光通过光线的强弱和色温的变化还可以强调空间之间的主次关系,使空间的层次更加丰富。巧妙的运用灯光产生的错觉变化来强化空间,可以使空间感觉从平淡中产生神奇。例如在展示空间内针对展示区采用局部的重点照明,可以让空间的界定更加清晰,使人产生错落有致的主体感和视觉区域层次感。

4结语

视错觉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空间环境设计表现的不足。正确、合理的运用视错觉可以产生特殊或更佳的室内空间视觉效果,可以提升空间环境的艺术品质、扩大空间环境的视觉尺度,最终实现空间环境的“增值”。

参考文献:

[1] 盖勒哈・查斯顿,苏茂生.错视与视觉美术[M].大陆出版社,1983.

[2] E・H・贡布里希(英).艺术与错觉[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刘志峰.视错觉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2(5).

作者简介:胡敏慧(1988―),女,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环境艺术设计。

上一篇: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几... 下一篇:我国需求不足的原因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