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教学模式在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研究

时间:2022-10-27 05:27:21

“工作室”教学模式在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研究

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了当前大部分艺术类院校在培养视觉传达专业人才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以校企合作为导向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在视觉传达人才培养中的新模式和改革思路。

关键词:工作室;视觉传达;人才培养

在我国,“视觉传达”这一名词出现的时间虽然很长,但视觉传达专业似乎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魅力,目前已成为令人倾心的行业之一。显然,新世纪的新经济正在以全球化的趋势迅猛发展,给视觉传达专业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高科技为支柱的新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面对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该如何培养视觉传达专业方向的人才,才能满足我国对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怎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当前,大部分艺术类院校几乎都是按同一模式在培养视觉传达专业人才,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当前大部分艺术类院校在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和发展相互脱节,学校培养的设计专业人才,不能直接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求,很多学生缺少提高自己专业动手能力的机会,这就需要各院校增加实践类课程,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逐步缩小与社会需求的差距。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把课堂上所学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概念变成现实设计作品的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各种困难,并且了解和熟悉由设计概念产生到设计创意形成及设计最终实现的全过程,全面掌握生产设备的操作规范及流程,掌握由图纸到实物的完整过程。因此,仅仅依靠高等院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是满足不了社会对于设计人才的要求,还应让学生参与实际设计操作过程,让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的设计方法来准确表达设计意图,针对这一特殊性,很多的院校选择通过校企合作来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差的现状,但是大部分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得不到实践的机会,企业的设备管理严格,利用率也较高,因此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而以校企合作为导向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出现,会使得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呈现出新的态势。“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接触具体的设计实践,在提高专业认识的同时,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视觉传达专业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对促进教学及专业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教学实践环节将会更有效使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工作室建设是让学生参与实践的首选,这样学生在营造的良好实践环境中可以利用设备进行反复的训练,并且可以通过与有经验的设计师进行合作,通过实际操作来体会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通过工作室这个特殊的教学场地,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让学生的设计作品以产品的方式展现,并取得与公司或企业的订单,让学生的设计作品产生经济效益,这会极大的鼓舞学生,或聘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设计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和兴趣爱好的不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做创意,有的学生对施工工艺比较感兴趣,有的学生擅长于公司管理,让学生发挥特长。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工作的氛围,为以后的就业做好铺垫,让学生掌握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拥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普遍比较受社会的欢迎。

在工作室教学中,老师不能空洞的讲课,而应把所学内容融入到一个作品从创意到完成的过程中去。让学生在学校就能体验到设计公司的真正运营模式,把每间教室当成一个工作室,每一个课程就是一个项目,让学生在“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中直接面对客户,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与客户的沟通能力,而且设计的作品能够接受市场的检验。一个好的设计作品,不是光漂亮就能够的,要满足消费者和企业的需求,所以不能把关注点全放在设计作品的本身。我们应该将自我和客户的需求结合在一起,这样能让学生如同在设计公司一样的进行设计,教学场所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尽可能的多参与实践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

上一篇:从吉州窑黑釉茶盏管窥宋代斗茶之习俗 下一篇:陶瓷艺术设计中的生态问题及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