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成功的钥匙――兴趣

时间:2022-10-05 01:35:52

写作成功的钥匙――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学的也是作文,老师费心,学生费神,还往往收效甚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动力,写作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呢?

一、保持语言童真童趣

很多老师对孩子的作文要求一味强调语言优美,使作文出现严重的成人化倾向。为了使作文获得高分,学生习作被束缚了手脚,写作动机不纯,习作成了“伪作文”,在老师的强压下学生哪来的兴趣可言。因此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少些束缚,对习作语言尽可能保持童真童趣,让学生乐于表达。例如,作家萧红在《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朴素描写:“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个黄花就开个黄花……”用朴素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最真的情感。由于这些语言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心声,用“我手写我心”,自然学生就乐于表达,抒发的欲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二、善于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时,老师要发扬民主,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可让学生自己选择,写他们喜欢的人物,写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写什么样的故事,表达怎样的感情,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自己身边的事,自己身边的人,这样,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材料信手拈来,不会觉得为难。比如学校里举行一些活动,一次劳动,一次运动会,活动前就让提示学生注意一些事情,活动结束后趁他们还沉浸在活动的快乐中,就让他们练习写,可以写团结协作,集体的力量,某个同学的努力成功,某个同学辛勤的汗水等等,大胆的想象构思,写出自己的个性。这样他们写起来,有内容,有感情,记事抒情议论,写自己想写的。写出来的文章很鲜活,很真实,很感人,出类拔萃。时间的恰当安排,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体会到习作是自我表达的需要,在不自觉中增强写作兴趣。

三、加强说话的训练

在课堂上,有意识的增加学生说话的训练,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敢于说自己想说的话,这些话可能并不完全符合老师的要求,也可能和其他人的话不一样,但这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说的有条有理,说的真真切切。只有尽可能的说出自己真切的想法,才会展示出个人独特的思考,给人以真实可信独特的感觉。题材也多种多样,校内的,校外的,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一点感触,一时的灵感。说者锻炼了自己的说话能力,听者也会有所感悟,有所积累。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多交流,多练嘴皮子,多举办一些活动,如演讲会,成语接龙等。学生的表现欲强烈了,学生就能主动地说了,说得多了,语言的组织能力提高了,再写就水到渠成了。

四、用激励来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喜欢听好话,渴望听到别人的赞扬,这是多数人的心理,尤其是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学生更是如此,来自老师的夸奖,鼓励最能唤起学生的自尊与自信。老师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候,要在肯定和激励上多下工夫,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尽量用鼓励的语气,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即使文章中有一些缺点,也要说得委婉一些,例如,有的同学文章写得很好,但书写潦草,于是我就写了这样的评语:“这样优美的作文,只有整齐的文字书写方可与之相配,你认为然否?”还有像“这里的顺叙改成插叙,你看行吗?”等等。这类评语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语气温和,容易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这样能更好的引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老师要做伯乐,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展示优秀习作的平台。如把学生的优秀作文作为范文在班上交流,贴在学习园地上展示,推荐优秀作文想报刊杂志投稿,主动参与各种征文活动等。

此外,还要学生多一些课外阅读,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 这说明只有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一定的量,才会笔下生花。学生们必须多记、多背、多摘录,加强语言积累。还要多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上一篇:做个好导演 导出好戏 下一篇:语文教学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