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信用体系建设建言

时间:2022-10-05 12:23:40

为信用体系建设建言

基于我们多年在花旗银行亚洲(包括中国香港特区在内),拉丁美洲、欧洲、北美洲(包括美国)、大洋洲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亲手建立信用制度和评估系统并投入使用的经验,以及自2000年起先后多次对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沈阳,大连,武汉等地征信工作和国内主要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及保险公司的考察和研究,我们形成了对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立的几点看法,具体如下:

政府角色

我们认为包括企业和个人征信在内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立、维护和协调各部标准的设立应由政府初始推动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由政府启动建设工程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征信数据和服务所涉及的范围广、参与的部门多,完全由民营企业以类似美国的纯商业模式来操办,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是不现实的。因为,没有哪家企业有能力协调社会的各个部门有效地提供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中国政府是具有权威的,可以统筹全面规划,借助行政手段强行实施,保证征信数据的完整性采集。在当前条件下,由政府推行征信服务的另一好处是权威性和可信性,企业和个人可以相信其可靠性。

保持独立

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搜集的企业和消费者信用信息,以及相应的等级评估是国家微观经济的具体表现,事关国家的经济命脉。如果将其信息管理及等级评估方面的工作完全交给国外机构或公司去作的话,技术为外人所把持,任何变动都依赖于他人,而且势必将数据库公开给他们。为保证借助中国征信数据平台的独立性,应尽可能减少对其的依赖性,尽快的掌握相关技术和管理。同时与国外同业不断进行交流,随时掌握和跟踪国际最新动向,注意吸收海外相关人才,大力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服务。

组织选择

依目前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以事业单位推动征信数据供应的作法较为合适。这样能够保证效率、协调性、权威性和可信性,便于管理。

我们认为人民银行应是征信工作的重要参与者,这不仅因其在政府中的地位,而是它掌握着重要的征信信息。但如果只由人民银行与各部门进行对等协调的话,有可能会遇到部门之间互相扯皮的情况,延误征信工作的进程。因此,建议以最大力度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步伐,以国务院领导挂帅,成立国务院信用体系建设委员会,并以此名义下达强有力的行政指令,以加快对各部门信用信息征集进程。

从长远角度来讲,数据集散中心可不限于一个,如在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西部各设立一个征信数据中心,便于以后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格局,当数据供应渠道建设完毕,架子搭起来后,我们认为应尽快实施征信服务由事业到企业的转化。作为企业来说征信具有巨大的市场和赢利潜力,有望收回政府的投资。

法律法规

为保证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实施,必须尽快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以稳定国家经济,保护消费者利益,避免出现社会问题。

可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对现有的银行法进行修改和补充,界定信用信息开放范围、采集方式、信息处理和传播限制的法规。

需明确用法律或信用手段进行商帐的追收业务,以帮助企业间拖欠和消费者逾期不还的债务问题。对提供不真实数据者和不讲商业信用者建立惩罚机制。

行业规范

征信最重要的工作是对各行业进行的信用信息采集,征信的结论是通过信用报告和等级评定来实现的。信息的采集,信用报告和信用等级的评定必须统一规范化。只有统一规范才有可能全面、完整的收集信息,不遗漏富有代表性的数据,避免地方的各行其是和未来数据的不协调性。

由于人口流动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应使企业和个人无论在何地都能够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格式,便于查询和调研,避免地方征信机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各地征信报告的不协调性。统一的信用等级的评定也至关重要。虽然由于地区消费水平的差异可能导致个人信用评分卡因地域发展不均衡而不同,但评定标度需要统一。即同一评分值在各地的内涵必须一致(如在上海或甘肃评分结果为200分有同样的含义,都代表坏帐的几率为5%)。

近期目标

我们认为应能排出具体时间表,在五至十年初步完成个人征信工作的数据采集,信用报告的产生和信用评级系统的建立。先期的具体工作可包括提供全国征信数据采集建议;进行相应的数据总结;最终建立全国征信的信用评级系统。两至三年内建立企业的评级系统,具体操作如下:

1. 在个人征信方面,在统一协调政府各部门、银行和电信等消费者信息源的基础上,应首先设计和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数据项的选择在设计的第一阶段尤为重要,力争达到完备和全面,避免以后对收集数据项的设计进行过多的改动,同时在设计上也应考虑到适当调整和增补数据项的方便性和可行性。在数据收集的同时设计完备的个人征信报告。这一阶段工作应能在三至五年内完成。

2. 在数据采集和数据库建立的基础上,进行对消费者数据项尤其是历史易和欠还债的总结,它直接关系到评级工作的质量。它的产生需要许多征信方面的经验,在国外征信常被视为行业窍门。可以结合中国实际在数据收集完备后一至两年内完成此项工作。

3. 信用评级系的建立属于一门交叉科学。几乎所有现代数学及系统工程的新方法都被运用到信用评估系统的建立上。作为信用评估系统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指标的归纳总结及选择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信用评估系统的质量往往取决于指标的归纳总结及选择的好坏。指标体系的构成不仅与信用评估系统本身的特殊性有关,也与具体算法有关。一般来讲,信用指标体系由一组或多组信用指标构成信用指标的选择,是根据对数据分析开发以及行业经验而得出的。普遍适用的征信评级工作应在一至两年内完成。由于中国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与习惯不同,一些地区的评级评分卡和另一些地区的可能有所不同,应考虑先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征信评级评分卡,然后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用于信用管理和评级结果跟踪的各种分析报告的产生,以及评级系统调试、安装和投入使用,应在一至两年内完成。

4.在不断丰富的企业数据库基础上,按资产大小划分企业,以个人征信评级类似的方法评定小企业,因为小企业的行为往往取决于业主或法人的信用行为。未上市的中型与大型企业需要与上市公司的评级区分开来,采用不同的方法。应能在两至三年内在数据不断充实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和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高质量企业评级体系。

上一篇:特许更要会经营 下一篇:从中转库看企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