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CT定位扫描的系统化整体护理

时间:2022-10-05 12:07:10

肿瘤患者CT定位扫描的系统化整体护理

摘要:目的评价系统化整体护理在肿瘤患者CT扫描定位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2月1580例行CT定位扫描的肿瘤患者,根据检查部位、病情、体质、年龄,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 结果患者积极配合扫描定位,静脉穿刺成功率达95%,对轻度碘过敏患者处置恰当,患者得到更主动、更有效的护理。 结论做好CT定位扫描的观察及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保证了扫描的顺利进行并获得了满意结果。

关键词:CT;模拟定位;系统化整体护理

Systematic Holistic Nursing Care of Cancer Patients CT Location Scan

LIU Xiao-qing,GUO He-feng,LIN Hao,CHEN Mu-jie,QIU Jie-dan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Cancer Hospital of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Shantou 515031,Guangdo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nursing effect in cancer patient's ct simulation scanning with systemic holistic nursing care. Methods1580 cases receiving CT simulation scanning from August 2012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 give the systematic holistic nursing care basi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venipuncture reached to 95%.Severe badness hypersensitive reaction occured in one case and was treated successfully. ConclusionSystemic holistic nursing care can help to perform CT simulation scanning smoothly.

Key words: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imulation; Systematic Holistic nursing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放射治疗是当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主要手段之一,其利用辐射能对生物组织作用后的临床效应来治疗恶性肿瘤[1]。随着放疗设备和技术的日趋发展与完善,精确放疗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是利用影像设备来进行模拟定位,制定放疗计划。2012年我院引进Philips Brilliance螺旋大孔径(85cm)CT作为肿瘤放疗专用模拟机,通过CT定位扫描,使广大肿瘤患者得到了更加精确的放疗。由于肿瘤患者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等心理,如果护士的护理工作做得不够充分,风险意识低,技术差或者对患者指导不到位则会影响定位扫描的顺利进行,甚至会发生意外。所以,为了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最大程度地避免影响增强扫描的各种不良因素,需要对CT定位扫描的肿瘤患者做好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8月~2013年12月我科共进行了1580例放疗定位扫描,其中1186例增强扫描,男性753例,女性827例。年龄10~90岁,平均50岁。增强扫描的患者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患者中有59例发生过敏反应,约占4.97%,其中轻度反应57例,2例中度反应,无发生重度反应。

1.2方法

1.2.1环境的准备为了给患者提供舒适、整洁的检查环境,CT候诊室在保证清洁卫生的基础上,增加了等候座椅数量,配置了饮水机和一次性杯,方便患者在检查前后饮水。等候室内同时配置有大屏幕电视,供患者在排队等候期间娱乐,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维持好检查秩序,避免让患者久等而产生焦躁情绪,护理人员要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力争创造舒适的检查环境。CT室内对室温要求较高,通常控制在18~20℃,由于扫描定位的肿瘤患者必须要将扫描的部位完全暴露,所以在患者更衣处配置取暖灯,缓解患者因温度骤变带来的身体及心理的不适。同时配置窗帘及屏风,保护患者的隐私,为患者创建一个温馨的检查环境。

1.2.2扫描室内的用物准备备好血压计、听诊器、氧气、吸痰器、简易呼吸器、急救药物及抢救仪器,检查电源、高压注射泵及对讲系统运行是否良好,制定有效积极的预防和应急措施,确保受检患者的生命安全。

1.2.3护理人员的准备扫描前护士需要对肿瘤患者进行全面地评估,包括基本情况,心理状态和身体状况等。另外,护士需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洗手、戴口罩。

1.2.4扫描前碘过敏试验认真审查患者申请单以及明确扫描部位,做好碘过敏试验,常规所有患者在增强检查前,均应行碘过敏静脉试验,使用优维显2ml静脉注射,观察20min后无不良反应方可做增强扫描。

1.2.5扫描前的护理定位扫描前,CT室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细致地用合理客观的语言解释CT扫描定位的目的和意义、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以及患者应该注意和配合的事项。患者因担心X线对人体的伤害而产生恐惧焦躁不安的心理,应对患者给予耐心的讲解,并告知会为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沟通时使用鼓励性和安慰性语言对患者进行合理解释及善意劝导,消除患者顾虑,缓解其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

1.2.6扫描中的系统化整体护理①了解患者的病变部位,按常规检查方法摆好患者。对非检查部位予以必要屏蔽,以减少患者受线量。穿刺方法:采用大角度、直刺法进针,针头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再平行进入至少1cm。穿刺部位须稳妥固定,将头皮针软管固定在穿刺部位上方,连接管夹在患者指缝中,使之能随机床移动,以免高压注射时针头移位滑落血管外造成造影失败。②穿刺血管的选择应慎重,因高压注射器压力高、注射快,最高流量达3ml/s,所以应选择粗而直、不易穿破的静脉血管,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窦、血管分叉处等。为方便扫描一般选择头静脉或肘正中静脉。③对高压注射器的应用,首先将本机专配的一次性双筒注射器针筒装好,一筒吸入造影剂约70ml左右,另一筒吸入0.9%生理盐水,药液的吸入量应大于实际注射量。然后用螺纹连接管将注射器与配套针头连接好,整个导管系统必须排尽空气,并将注射器头朝下放置,使一些小气泡浮出而位于针筒尾部,注射量应小于吸药量,针筒内应残留药液1~2ml[2]。再将加热器夹住注射针筒,对造影剂进行加热,特别是冬季,可以减少造影剂对血管的刺激,预防不良反应。注射造影剂的总量及流速、延迟时间应据病灶位置及患者的体质状况,由医生及技术人员制定,其扫描注射总量以1~1.5ml/kg来制定,我院一般静脉注射流速为2.0~2.5ml/s。④放疗患者在做好碘过敏试验后,医师及技师会为患者定位、安放固定器,划线做标记,扫描定位像。这期间大概需要15min,所以再接高压注射器推注造影剂前一定要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漏、溢漏现象,先推注10ml 0.9%生理盐水通管,确定静脉通路顺畅,如果无异常再按常规注射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⑤对行螺旋CT扫描者一定要掌握好注射速度、剂量和压力。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应放慢注射速度。

1.2.7扫描后的系统护理患者做完检查,要及时对患者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问候,与患者多交流,了解患者的感受,拔针后让患者按压针眼约5~10min,防止渗出,若发现有药液不慎渗漏,要及时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患者检查完毕后不宜立即离开,应留观30min~1h,防止迟发的过敏反应或其他不可预料的意外情况发生。

本研究中出现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①轻度过敏的患者57例,有的出现面色潮红、打喷嚏,有的恶心头晕、全身发热,并有少量散在荨麻疹,患者会出现紧张、恐惧感。医护人员应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并继续做好解释工作。恶心症状很快消失,出现这些单一症状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有荨麻疹这可给予扑尔敏口服,一般荨麻疹在30min左右就会消失。②中度过敏的患者2例,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给予甲氧氯普胺10mg肌注后症状能够缓解。另外,嘱患者回去后多饮水,保证24h尿量在2000ml以上,以促进造影剂排泄;尽量不吃海鲜类等富含碘的食物;避免做弯腰低头动作以免产生头晕症状;不要浸湿穿刺部位以免感染。

2结果

经过对1580名CT扫描定位的肿瘤患者行系统化护理,患者紧张恐惧的情绪得到缓解,在整个扫描过程中给予科学、细致和有效的系统化护理,扫描定位顺利,静脉穿刺成功率达95%,对轻度碘过敏患者处置恰当。

3讨论

肿瘤放疗中的CT模拟定位是患者放疗期间制定出科学放疗计划的基础依据之一,在放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肿瘤放射治要求更精确。在CT模拟定位过程中,特别是增强扫描,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的损害,为了避免损伤,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由于大多数患者因担心X线对身体的伤害而产生焦躁不安的心理,同时缺乏CT增强扫描和使用造影剂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存在一定的恐惧感,从而影响到定位的顺利进行[3]。因此,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顺利完成检查和保证影像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通过美化检查环境、提供优质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在CT扫描定位过程中处处以患者为中心,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有效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实践证明,良好的护理服务能较好地解决患者在治疗检查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

CT定位扫描前要做好护理准备工作,包括心理护理、碘过敏试验以及扫描前的健康教育护理;扫描过程中要做好穿刺血管的护理工作,能够正确掌握高压注射器的应用;在进行螺旋CT扫描过程中,要控制好注射的速度;扫描结束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反应,是否出现不良现象。由于增强扫描常用的造影剂―碘普罗胺,具有高渗性、非离子型及化学毒性,使用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常常是护士和医生最担心的问题。实践证明,在肿瘤放疗CT模拟定位中采用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为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CT增强扫描检查结果,在检查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始终保持一种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对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细致观察,一旦出现意外情况,要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确保患者生命安全[4]。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护理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较好的沟通能力,在工作中合理应用所学知识,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宗旨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使者积极配合,从而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

系统化整体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强调的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核心,融以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论方法,将临床护理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工作模式[5]。在CT定位扫描的整体护理中,特别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灵活应对各种在定位扫描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增强肿瘤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在制定患者健康教育计划的基础上,强调护士的每一个护理行为都要针对患者的特征且包含健康教育的成份,及时给患者以有效的信息,必要的解释、相应的指导等[6]。为了缓解肿瘤患者的紧张心理,保证增强扫描效果,我院在CT室采用系统化整体护理,满足了广大肿瘤患者的需求,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影响增强扫描的各种不良因素,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双莲,丁.临床肿瘤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83-95.

[2]李华玲,陈亮,肖明等.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7):49-50

[3]甘璐.影响CT增强扫描效果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4):649

[4]沈霞.CT检查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8,17(6):410-411

[5]张瞻,夏旭,钟昌高.整体护理论文的计量分析及其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521-523.

[6]熊恒玉,陆蓉.整体护理观在亲属关系肿瘤患者中的运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1,4(2B):84.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的护理干预 下一篇: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