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儿童发展价值阐释

时间:2022-10-04 10:17:43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儿童发展价值阐释

摘要: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包括环境价值与个体价值两部分,儿童发展价值是个体价值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具体表现为:明确文化归属,促进文化认同;实现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各族儿童的文化包容意识,发展多样性思维能力;体验生活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寓教于乐,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亲善和睦,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感受生存智慧,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等。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儿童发展价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36-04

一、民俗文化的概念及其价值

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是在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联系传统与现实、反映民间和社区集体的人群意愿的过程中,通过人作为主要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民俗文化包含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模式、民族心理素质和心理积淀、民族性格、价值观念、文化风貌、文字符号、语言、民居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内容,是由民族共同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的,是民族成员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习惯方式,体现着本民族某种独特的心理结构,反映着这个民族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气质。民俗文化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育价值。民俗文化“是民众经验的宝库,是民众思考的渊源,而且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教育作用。“歌谣”可以滋养民众的心灵,使他们对人生、事物产生兴趣。“传说”不但能够给予人们知识,而且还能注入一种道德教训。其他,像民间趣事、谜语等,也大都具有智慧的或伦理的启发作用。民俗文化中的制陶、纺织、彩绘、编织、娱乐、竞技、传说、仪式等,对民众有着重要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价值。第二,社会价值。民俗文化在民众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体现了民族的主体精神,是民族凝集力生成的源泉。它还是“改良社会、纠正民众的谬误观念、指导民众以行为的标准”的依据和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第三,文化价值。民俗文化是其他一切文化形式产生的根源,没有民俗文化,也就不可能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第四,研究价值。民俗文化体现了内在的文化意识和外在的人类生活方式,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流转和变迁。因此,一部民俗文化史,不仅反映着民俗文化的嬗递更替,也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研究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史,也是在研究一个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史。

露丝・本尼迪克特指出:“个体生活的历史首先是要适应由他所在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日起,他生活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创造物,而当他长成大人并参加到这种文化活动中来时,其文化的习俗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就是他的不可能性。”任何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其生活其中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自人类产生起就是人类教育的内容,就是课程的天然素材,是儿童成人之根、之源。每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积淀了深厚的民俗文化,我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表现出强烈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是各族人民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也是各民族存在的理由和象征。儿童与民俗文化的关系,好比鱼之于水,儿童生命和生活的整体性与民俗文化的整体性是一致的,儿童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因此,它是一种本土化的课程,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可以说,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对儿童生命和生活的整体性、丰富性的坚守,是对知识境遇性、多样性的保持,也是对教育生活化的追求。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儿童发展价值

价值是推动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内源性动力。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世界里文化背景的姿态展现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建构必然要求我们要对其价值进行阐释。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在相互联系、适应、依存、影响及作用的互动关系中所产生的效应。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包括环境价值和个体价值。个体价值是指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对儿童及其相关人员所具有的价值,儿童发展价值是个体价值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1.明确文化归属,促进文化认同

20世纪中期以来,认同问题一直备受学界的关注。鲁恂・W.派伊首先提出了“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概念。阿尔蒙德认为“国家认同意识”的危机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社会稳定的棘手问题。任何民族,只要生活在国家特定的政治生活框架之中,其民族的文化就定然要与这种政治框架相适应。因此,民族文化的认同必然就互相浸染了国家认同的成分,而共同的文化归属,使得不同的族群或群体能够相互认同,也使得各民族能够相嵌合,从而构成国家共同体。可以说,认同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问题。

认同(identity)一词来自哲学范畴,指两事物相同,即“A=B”的同一律公式。《新哥伦比亚百科全书》记载,认同是指“变化中的同态或同一的问题”。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文化的肯定性体验,在情感和心理上接受本民族的文化,认可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并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文化认同是自我认同的一种形式,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最深层的基础。

乔纳森・弗里德曼指出,“确立和维持文化认同或族群性的条件紧紧地捆系在个人认同建构的方式上”,认同分为种族、西方的(现代的)族群性、传统的族群性和生活方式的认同四种形式。种族(属)的文化认同是内在于个人且铭刻于身体和血液之中的,是由身体遗传携带的,是先赋的,这类文化认同是最强意义上的文化认同。其他三种则是外在于个人身体的认同,是个人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清晰可辨的、行为层次上的认同,因而是较弱意义上的文化认同,其中生活方式(生活风格)认同是最弱意义上的文化认同。它没有传统的基础。传统的族群性认同是建立在成员关系基础上的认同,成员关系是通过某种实践活动来界定的,这种活动包括与遗传有关的实践活动,但由于成员的流动有可能使得成员关系发生变化,这种族群也会相应的有所调整,如对社区新迁入的成员的吸纳等。因此,传统的族群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聚集(congregation)。西方的(现代的)族群性则是集中在个体身体上的,这类文化认同是非制度性的。

人们生活在民俗文化中,在不断习惯和协调中相互熟悉,从而产生了对这种文化的认同和依恋。如苗族的独木龙舟竞赛就具有维系苗族群体内部文化认同的功能。我国各民族都有过年全家一起吃团圆饭的习俗,这既是人们乞求团圆心理的反映,也是一种文化认同形式。我国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可谓渊源流长,从各个民族的出生神话来看,如浑沌之境、祖先(某神)造人、葫芦出生神话、洪水后再生

神话、射日英雄神话等,它们在内容上十分相近,这些神话都反映了阴阳对立统一的宇宙观,其雷同性让人震惊。荣格指出:某些神话意象的反复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文明民族及野蛮部落之中,它们往往具有结构学上的类似。因为,在这反复出现的、超个人的原始意象背后,必然有着它们赖以产生的共同心理土壤,并揭示了人类共同的、普遍一致的深层无意识的心理结构。由此可推测,我国各民族可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背景,或者有共同的文化源头,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坚实基础。

实现文化认同教育最重要的路向是“中和位育”,“中”是指“无过不及,不偏不倚”,“和”是指在共处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自己的特色,“位”是指明白自己的位置,清楚事物间的关系,“育”是指进步和发展。“中和位育”绝不是简单的顺应和屈从,而是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其他文化的积极、主动的吸纳。列维・斯特劳斯指出,“每种文化都是通过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以自养的。但它应该在交流中施以某种抵抗,如果没有这种抵抗,那么它很快就不再有任何属于它自己的东西可以交流”。民俗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文化,一种集民族性与地域性于一体的文化,也是一种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文化,民俗文化中许多风尚习俗的表现,其维护的都是价值的连续性,积淀了各民族的文化观念,具有最容易使人产生文化认同感及群体归属感的功能。

2.实现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

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民族认同”(eth-nical identity或national identity)是“认同”概念在民族研究领域内的衍生。Carla认为,“民族认同是个体对所属民族的信念、态度和自身民族身份的承认,就群体而言,民族认同应包括群体认识、态度、行为及归属感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民族认同是各个社会成员对本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民族认同可分为族群内部认同、族群间认同、国家认同和人类认同。民族认同包括基础要素和一般要素,基础要素主要指民族成员共同的历史记忆和遭遇;一般要素主要指语言、宗教、地域、习俗等文化特征。而且,家庭、亲属和宗族等方面的认同也会影响到民族认同。任何民族认同、国家认同都必须奠基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民俗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起中轴的作用。正如钟敬文所说:“这种近乎神秘的民俗文化的凝聚力,不但要使朝夕生活、呼吸在一起的成员被那无形的仙绳捆束在一起,把现在活着的人跟已经逝去的祖宗、前辈联结在一起,而且它还把那些分散在世界五大洲的华侨、华裔也团结在一起。”民俗文化是符合儿童发展特点并能够为儿童所接受的文化形式,它同时带有强烈的民族性,是培养儿童最初步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合适方式。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3.培养文化包容意识,发展多样性思维能力

意识(Consciousness/awareness)是梵文Manovij anas的意译,意指精神心理活动的某个阶段或某种形式。《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日:“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统称“前五识”,相当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意”指第六意识,即心智思维。天台宗智认为,意识“能知”一切现象。玄奘也把意识作为第六识,但因意识之上还有第七末那识及第八阿赖耶识,故意识的内涵则相当于知觉、印象及部分思维活动。他认为,意识能掌握“一切法”,又名之为“法识”或“法尘”。恩格斯说:“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所以,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的、能动的、积极的反映。它通过判断及推理等思维活动,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指导自身的行动。

包容是指对待事物能以体己之心去接纳,做到以宽容之心待人、待物等。因此,文化包容意识是指在对待其他文化时,秉持尊重和平等对待的原则所产生的一种接纳、宽容的心理倾向和思维活动。文化包容意识是文化包容能力形成的基础条件,也是各族、各国间文化认同的基础。

我国的民俗文化在各族分分合合之中通过频繁接触、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而不断得到发展,虽各具特色,但能相互学习和吸收。如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织锦,从而改革了汉族的织锦技艺,使汉族创造了辉煌的织锦文化;侗族人民的鼓楼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也借鉴了汉族的楼、塔式的建筑风格,并创造了不朽的世界建筑艺术珍品;壮族的织锦机也是通过向汉族学习后,改良了其构造,大大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劳动的效率;侗族、苗族独特的酿酸技术,也为很多民族所习得,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饮食文化;等等。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在借鉴其他民族民俗文化的过程中,既相互迁移,也有所创新,使得民俗文化不断获得新的生机。在频繁的互相学习、借鉴中,也使得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具有了极大的包容性。我国的民俗文化正是在相互交流、碰撞、交融中获得了发展和前进的动力,这也是对我国民俗文化多元性的真实写照。

4.体验生活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

审美和娱乐可以说是民俗文化最耀眼的两颗明珠。我国的各民族人民都极好歌舞,他们以歌传情、以歌记事、以歌娱性、以歌育人、以歌为礼、以歌祭祀等,一切活动都少不了歌舞。如侗族有“饭养身,歌养心”的谚语,并创造了各种形式的歌舞,如月也、芦笙舞等,并自制了多种乐器:芦笙、胡琴、琵琶、牛腿琴、萧、笛等;京族有进酒舞、进香舞、灯舞等,哈尼族还有哈节唱哈歌的习俗;朝鲜族有巫舞、扇舞、剑舞、长鼓舞等;仡佬族有高台戏、板凳戏等;土家族有单摆手舞、双摆手舞、回旋摆手舞、多人摆手歌、盘歌等。各族人民还创造了精美的服饰装饰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艺术和饮食习俗等。通过民俗文化与各民族进行对话,理解他们对美的感悟以及对生命的诠释,将是一场心灵的震憾和洗礼。

恩格斯指出:“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了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民俗文化与人们对生命的乐观执著的追求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生命的乐观,人类将无法从远古恶劣的生存状态、苦难深重的发展史中一步步走到今天,也正是因为人们有了对超越生死的“永恒”性追求――即对生命意义执著追求的信念,才跨越了时空的阻碍,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我国劳动人民从人类诞生之日起便与苦难是分不开的,刚脱离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便沦为了没有自由的奴隶,更在几千年的封建进程中饱受战争和流离失所的磨难。如果没有对生命的执著、乐观的追求,很难想象人们能顽强地生存下来,并能积淀下如此丰厚的精神财富。民俗文化中为追求生命的真、善、美而创造的各种仪式、祭祀、娱乐、审美活动等,构成一个追求人生意义的文化世界,使得各民族人民一代代不断地追寻本真、自我和自由。人们在生命活动中不断延续着对生活意义的追寻:为生命的诞生而狂

喜,举行虔诚的感恩活动;为求学及消除疾病而举行问神活动;为成年举行隆重的成年礼仪式;婚礼上会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祝贺;老人寿庆有最尊敬的祝福;为死亡举行隆重的葬礼;为再生创造轮回转世神话和再生神界等。

5.寓教于乐,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我国各族人民都极为重视儿童教育,并在生活中总结出了丰富的育儿知识,并使其代代传承。

儿童的健康发育是每位父母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和愿望。各民族都有爱幼抚幼的习俗,体现在饮食、衣着、抚养方法等方面。如抗战时期,费孝通被疏散在乡下,他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常啼哭不定,又找不到医生,于是就去请教了房东老太太,房东一听孩子的哭声就知道是牙根上面长了“假牙”,其实是一种寄生菌,吃奶时会发痛,不吃又饿,因此哭泣。房东令费孝通找来咸菜和蓝青布,用其给孩子擦嘴,果然一两天就好了,这些都是长期总结下来的育儿经验。此外,各民族的妇女还自制棉布,给儿童缝制各种装束,并在上面绣上吉祥物,保佑儿童健康平安,还通过“打三朝”的习俗庆贺降生,给儿童提供充足的时间来游玩,成人与儿童一起在玩耍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传统游戏项目。再者,各族人民都非常注重身体健康,因而会科学饮食。如傣族人民多是现舂现吃,一般不会吃隔夜米;傣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因常常吃糯食,不易消化,所以会常常吃酸菜来促进消化,做到饮食的合理搭配;等等。

维果茨基说:“文化创造了特殊的行为方式,文化改变着心理机能活动的形式,文化在人的行为发展系统上添加着新的层次……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人改变着自身行为的方式与方法,改变着自然的素质与机能,创造了新的行为方式及特有的文化形式。”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文化也是促进人心理发展的核心力量。钟敬文说:“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节。”人的发展既有理性的需求,也有非理性的需求,而民俗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娱乐因子,如唱歌、跳舞、竞技、游戏、杂艺等,人们通过这些娱乐活动,既消除了一天的疲劳,还获得了舒畅,驱逐了阴影,使心灵得到了慰藉。

6.亲善和睦,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萨姆纳指出,“人类的真实活动过程不是来自任何伟大哲学或伦理的推理过程,而是一个在既存的条件下努力好好生活的过程,这些努力不断地被重复着,从习惯和协力行动中吸取着活力”。钟敬文先生说:“一则神话,可以坚固整个团体的协同心;一首歌谣,能唤起大部分人的美感;一句谚语,能阻止许多成员的犯罪行为。”民俗文化作为儿童成长的文化背景,是联结儿童与社会的桥梁。民俗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有关道德、礼仪等方面的内容,如民歌民谣、俗话谚语等,这些话语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入木三分,说理透彻,有着良好的育人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布朗族、朝鲜族、侗族、哈尼族、拉祜族等,逢年过节或家里有了好的饭菜,要请老人先吃;侗族缝补衣裳要先给老人做,村子里有了红白喜事要请老人上坐,路上遇到老人担东西要帮忙等;维吾尔族、侗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彝族等要恭敬地给老人让路;水族、瑶族、基诺族、壮族、怒族、傈僳族、独龙族、布依族、毛南族、苗族、景颇族、傣族、黎族等也有相似的美德。另外,各少数民族都没有打孩子的习俗,侗族不仅不打小孩,还认为男女平等,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

第二,团结互助,热心公益。我国的广大劳动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其生活依然艰苦,更多的时候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战胜单个家庭无法克服的困难。多数少数民族都能做到一家有难,全寨支援。另外,当村寨有了一些需要共同完成的事务时,如修建村寨的公共建筑、水渠、道路等,总能一呼百应。

第三,好礼好客。景颇族人极为热情好客,他们无论是串门,还是走亲戚,手里都会提一个“送礼篮”,拿酒肉与亲朋好友一起享用,还有留客人“吃白饭”的习俗。铜仁一带的侗族也很好礼,一般借了别人的农具、家具用过之后,会在归还时顺便送一点东西作为答谢。如果遇到外乡人来村寨,还会邀请其到家作客。这些保留在社区、家庭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儿童的社会化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7.感受生存智慧,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阿兰・邓迪斯认为,从1846年汤姆斯最先使用Folklore这个词以来,关于民俗、民俗学的定义的争论一直在持续着,有“知识”(lore)的,也有“民众”(Folk)的,但大多数人的意见还是较为一致的和明确的,认为它们是关于民众知识(智慧)的学问。事实上,大多数民俗事项确实是在民众的生活和生产中积累下来的智慧。对于Folklore一词,我国也曾将其译为“民间知识”和“民间智慧”。

民俗文化中包括了丰富的有关人类生存的经验,是民众智慧的结晶。各个民族都有以自然界中各种物体作为图腾崇拜的对象,各族人民在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把天地中一切物体都幻化为神灵,火有火王爷、水有龙王、雷有雷神、井有井神、鸟有鸟仙、树有树神、山有山神、兽有兽神等,对自然的维护强烈而执著,并将其记录在古训中,通过祭祀、歌舞、俗语、规约等教化后人。民众的居屋也是极为方便、实用的,如南方各民族的干栏式民居,都依山就势,既节约用地,能人畜两便,集通风、干爽、舒适于一体,还能极目远望,将秀丽景色尽收眼底。各族人民少有文字,多是口传心记,代代传承,言简意赅,顺口押韵。黎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在生活中得出前襟、袖口、裤脚边等处易被磨损的经验,所以都会在这些地方绣上图案,既美观又耐用。烧火煮饭也是一门学问,既要考虑把火烧得符合需要,还要能节约烧柴。建屋、筑路、修建粮仓、贮存、砍柴、磨刀、放牛、割草、采蘑菇等,事无巨细,都充满了民众总结下来的生存智慧。

上一篇: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协同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 下一篇:探索校本教研的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