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与学

时间:2022-10-04 09:56:03

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与学

担任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已有十几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该怎样有效进行教学,本人在此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主导者是教师

城乡差别决定农村中学的教师比城市中学教师需付出更多劳动。特别是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师任务更重、责任更大。国情决定教育资源不平衡,也决定农村中学教师需要付出更多劳动,来开发、提升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缺少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以要求教师动手建立文字、音频、视频、漫画、图片等立体教学资源填补。如在讲授《富有活力的经济制度》时,根据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城市中学此节课讲授是比较容易的,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内容。相反乡村中学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理解相对比较困难,因为只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上,不能联系实际。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内容;2.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地位怎样;3.非公有制经济内容有哪些和有什么作用呢?这些知识点学生能背出来,但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点。需要教师用实例加以说明。教学中有一位同学这样回答老师的提问:非公有制经济有哪一些?有怎样的作用呢?学生回答“我爷爷在村上开的小店就是非公有制经济”,再也没有举出其他的例子。相反在城市中学学生会举出很多的实例。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是什么呢?这位同学只是回答“为了赚钱改善生活”,不能够想到其他的作用。说明了乡村中学老师必须加大力度备课才能填补教学资源和学生的不足。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政治教学的基本原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教学的内容,联系生活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中的知识内容。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利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要改变课后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提倡“理解和运用”,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学会将提取的核心知识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从而提高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

二、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情况及措施

学生情况:1.广大农村地区学生普遍有一颗“红心”,对祖国人民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自豪感。2.学习中存在社会实践(动手)能力较差。3.学生公益心又是一个问题,大部分能够积极参与班和学校组织的活动,也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参与,缺乏与外界交往,并产生不信任的道德危机。4.人生观、价值观不明朗,没有真正领悟思想品德学科所提倡的学习先进人物思想。学生的心中只有影视明星和体育明星。

社会、学校、家庭情况:1.很多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家庭家长只看重子女学习的分数,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内涵目的。2.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完全由科任教师一手包办。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没联系,导致各行其是、说法不一,给学生造成很多的困惑。3.乡村中学教学资源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精神粮食“断奶”。没有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教育性的资源供学生享用。4.农村的“留守儿童”大部分都缺少沟通、关爱。由于家长外出,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的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教师、学校、家长三方联系不到位,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问题得不到积极有效的解决。

问题解决对策和措施:

学校方面:首先,必须贯彻教育部门制定的文件精神,放弃应试教育,真正做到智德教育平衡,加强思想品德学科的教育功能。其次,落实学科指导思想目标,制定适合农村学生学习、发展措施。如人的尊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理解与宽容、国情、道德心理等。第三,思想品德教育方式不要局限在课堂、校园,应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向社会、亲身实践。

家庭方面:首先,改正家庭教育观念,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其次,教育方法应注意“两极化”,既不能溺爱、迁就、顺从孩子,把小孩当成“小皇帝”,又不能动辄打骂、伤害孩子的心灵,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从而导致孩子形成自卑或过强的自尊心。第三,对留守子女,家长应该经常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一旦出现问题,主动联系学校老师协助教育共同解决。做到多关心、呵护、沟通,体现家庭教育地位是重中之重的。

社会方面:国家的职能部门,应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保护学生的权益。首先,公安司法部门必须加大力度打击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避免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其次,打击黑网吧和净化网络文化,给孩子创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成长环境。第三,社会各界及有关单位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给予高度的重视,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上一篇:让校本文化活动成为儿童“生长”的沃土 下一篇:学校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文化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