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法实践与浅析

时间:2022-10-04 08:58:05

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法实践与浅析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与学实践中,如何积极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改变教学行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努力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效课堂;

一、自主学习相关理论概述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有专家认为,“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由此可见,自主学习可以看做学生学习的一种本质状态,而且是一种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虽然自主学习与自学、独立学习、自我调控学习有密切联系,但却不等同。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由自我意识、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等几个必要的环节组成,包含对学习过程顺利进行所做的方法与策略上的设计与组合,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既贯穿与以上过程,也渗透在学生与教师、同伴、乃至与学校之外的家庭、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之中,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咨询者。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指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自主创新学习是指学习者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创造性的学习。

(二)自主学习的价值

自主学习作为体现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在各种学习方式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弘扬了人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

①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自主探究,可以对课题的学习达到更深刻的掌握。自主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尤其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任何教学活动都将是低效的。

②自主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形成。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在于学生的内部动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旦学生失去了主人的地位。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果学习成为了自觉自愿的事,就能让学生潜在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自主学习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优势明显,但是对于自我控制力较差的学生,也有消极影响。倘若不能对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很好的调控,学习效果将很难保证。

二、初中地理自主学习方式的引导策略

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模式结构上具有线形特征,即遵循学生的认知习过程的经历。发展规律,以递进的方式形成,强调一个完整的学国外的一些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当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充满了强烈的兴趣时。他们往往不再需要过多的外在刺激,便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持续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必要环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引领学生的学习动机,有许多可操作性的切入点。比如学习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地位时,课前在教室墙壁上贴上绘有经纬网的世界地图,并在地图上标出学生熟知的著名城市和国际热点事件发生的地方(神州6号的发射地酒泉、9.11恐怖事件发生地纽约、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等),在图边附上这些地点的经纬网定点示意图。由于学生对这些地点的事件很感兴趣。就会仔细观察地图查找地点,并自主探究与此有关的地理事项。我们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客观实际,同时,还要将兴趣的激发贯穿到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去,而不是以一代之。一旦学生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动机上将会大大提升,也将有利于学生真实的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创设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学”

自主学习以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在实际地理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学生的独立要求,低估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其实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且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日益独立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懒教师”也能带出“勤学生”。

(三)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调节。首先学生要学会确立学习目标,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知道哪些知识是要泛泛了解的(如:中国的民族政策),哪些是必须理解(如:地形雨的成因),哪些需要记忆(如:重要的地理名称和数据),哪些要学会初步运用(如: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哪些要综合运用与创造性运用(如: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等:其次要引导学生选择最恰当的学习方法。还要善于调控和总结。“学案导学”策略是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有效选择,由教师设计出学案,在课前下发“导学学案”,学生据此进行预习自学。课上老师在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把握学情,有目的创设情境,以案导学,组织讨论,尝试解疑。教师在精讲点拨后,学生归纳总结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网络。地理学科除了与其他学科有着上述共性的学法指导外,还应该依据学科特点,结合技能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观察各种示意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各种图的丰富;运用地理数据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选择不同角度分析地理成因,及因地制宜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要高度重视地理图像的作用,围绕图像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一与思维,进而达到理解、巩固与运用的目的。

(四)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使学生“坚持学”

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是学生坚持学的内部动机,自主学习也必须以意志控制为条件。地理课堂教学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在学习动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教育要求我们一方面注意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坚强毅力,另一方面,要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充分体会到地理学的价值,增强坚持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

上一篇:小学语文习作批改策略谈 下一篇:细微\震撼\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