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小策略

时间:2022-10-04 08:40:15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小策略

教学是“教”与“学”双方相互合作的结果,而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对课堂的走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需要运用正确的策略,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才能促进师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文将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一些小策略进行探讨.

1.巧控变量

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知化学、进行化学探究的主要途径,直接决定了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针对实验部分的教学制定相应的策略.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会发现,初中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会碰到物质的体积、浓度、质量、颗粒大小等存在差异的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有针对的教学策略进行引导.笔者常采取是“巧控变量”的小策略,如在“盐酸的化学性质”的相关教学中,笔者即采用了这一策略.

案例展示

第一步,抛出问题

“盐酸的化学性质有哪些,请同学们说说看?”此时,学生们纷纷给出答案:“可以和金属反应,能够与碳酸钙反应,可以使紫色的石蕊试剂变红.”

此时笔者进一步提出:“稀盐酸能够和任何金属发生反应吗?”此时,学生开始纷纷讨论,为了让学生能够有具体的研究对象,笔者提出了以下猜想:铁、锌、铝、铜、镁等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第二步,拟定实验方案

将铁、锌、铝、铜、镁这五种金属,分别放入5支盛有2 mL稀盐酸的试管中,此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如果现象表现不明显,可以考虑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提高实验的显性效果.

第三步,实验探究

(1)对实验条件进行有效控制,也就是控制变量.首先,必须确保稀盐酸的浓度一致;五种金属为镁条、铝片、铁片、锌片、铜片,确保它们的表面积、质量基本一致;进行实验之前,用砂纸去掉五种金属表面的氧化膜.

(2)描述出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组别反应物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①铁和稀盐酸②锌和稀盐酸③铝和稀盐酸④铜和稀盐酸⑤镁和稀盐酸 在笔者引导学生完成上述实验之后,学生们会发现并非所有的金属都能和稀盐酸反应.同时,笔者还让学生将五组实验进行分类,讨论之后学生得出结论:一类不发生化学反应,即④组;另一类发生化学反应,即①②③⑤组.

总而言之,通过控制变量来探究酸与金属的反应,能够有效的控制实验的开展,并取得相应的效果,而且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巧置情境,设问其中

教学是由各种片段组成的,不是单一的存在,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按照常规的教学方式,以单一的教学情境去引导学生,很容易让学生没有问题意识,进而造成学生思维僵化,学生学习单调化的不良影响.

为此,笔者采取了“巧置情境,设问其中”的小策略,即通过设计隐藏化学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意识,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学习.如在“燃烧与燃料”的教学中,笔者就采用了这一策略.

案例展示

考虑到学生对“燃烧”这一概念,早有认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从“哪些物质能燃烧,哪些物质不能燃烧”去组织教学,那教学的效果可能不会理想,毕竟这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笔者采用了情境教学的方式,设置如下教学情景:

在整个情境演示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在蜡烛熄灭后,短时间内棉花居然剧烈地燃烧起来.此时,学生们都惊讶不已,并开始议论纷纷,产生了诸多疑问.

此时.笔者开始提出问题:“为什么棉花会燃烧?”

“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挤出了烧杯内的空气,导致蜡烛缺氧熄灭.”“但是没有氧气,棉花怎么能燃烧呢?”“而且棉花要燃烧,还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是不是过氧化钠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学生们在笔者的提示下,开始讨论起来.此时,笔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过氧化钠所起到的化学反应.

实践证明,在这样的情境设置之下,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也表现得极为积极,整个课堂的氛围十分活跃,教学的效果也十分理想.

3.巧用错例

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各种化学问题,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错误.此时,从常规教学角度上看,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并进行纠正.但在特殊情况下,教师也可以考虑将错就错的方式,以错例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采取了“巧用错例”的小策略.例如,在有关不纯物的计算的教学中,笔者就采用了这一策略.

上一篇:微观物质世界中的观察学习 下一篇:浅议化学教学中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