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时间:2022-10-04 05:55:46

浅谈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摘 要:民主理念深入人心,将这种民主关系引入中学师生关系,是现代课堂与现代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是素质教育下师生关系的大势所趋,是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民主;师生关系;学生主体

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逐步深化,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其中,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得以成功的载体,是推行教育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师生关系转变势在必行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不同于长辈和晚辈间的拘谨,不同于平辈间的无所顾忌,而是一种更平等、和谐的关系。

如今,师生关系的状况不尽如人意。师生情感冷漠,缺乏沟通,交流不足,更谈不上互相了解、相互体谅,导致师生关系消极。20世纪90年代以来,协商民主异军突起,在罗尔斯、哈贝马斯等著名政治哲学家的推动下,协商民主渐渐赢得了更多的认可,被运用到更广的领域,更涉及师生关系。传统教育下,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来不得半点质疑和反驳,更谈不上民主平等的对话。从孔子成立私学直到现在,教师一直受到学生的尊敬,而且在课堂上的地位是至高的。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师传生受”的师生关系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势必被时代所淘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变僵化、冷漠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关系。

二、融洽师生关系理论依据

1.融洽的师生关系最经典的理论依据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人是在教育交往与活动中成长和发展的。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积极合作。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罗杰斯是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他的观点在20世纪中叶的教育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教学理论反思。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与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建构主义理论了传统的师生关系,认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具有平等的地位。两者的差距只是表现在对知识理解的博寡与深浅上,教师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唯有如此,才能给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3.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引起了师生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等的一系列变革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的智能发展,同时注意他们的智能差异,给每个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

三、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1.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角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以教学促进身心发展而言,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要发挥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体能动作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不否认或贬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主导作用。恰恰相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

2.挖掘学生优点,加强师生的交往合作

每个人都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共同体,我们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而应注重在教学中挖掘学生优点并加以强化,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自尊,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与合作。因为师生经过多次良好的接触,学生才会产生愿意与教师亲近的感情。教师的诚挚关怀、耐心引导就会被学生理解,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也就据此可以把学生引上学习与进步的成功之路。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更离不开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人格。国外有位教育家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学生也许不会嫉恨教师的刻板严厉,但绝不容忍教师学识浅薄。所以,拥有了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美德,学生能从心底敬重教师,融洽师生关系的形成也有了基本的心理保证。

总之,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创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发光发亮,在新时期教育工作的舞台上奏响美妙和谐、生动有力的辉煌乐章。

参考文献:

[1]张彦春,朱寅年.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2]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01.

[3]王晓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1.

[4]李世宝.浅谈师生关系的构建[J].现代企业教育,2012(08).

[5]任素青.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去体现[J].新课程学习,2012(06).

上一篇:中国情境下的劳动者工作价值取向及其影响研究 下一篇:个性化契约对中国员工工作满意度及情感承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