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信息技术 演绎精彩思品课堂

时间:2022-09-25 12:48:22

巧妙运用信息技术 演绎精彩思品课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科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找到了一条提高课堂效率的好途径。它以其声、图、文并茂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理论用形象的感性资料表现出来,从而加快了学生学习进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开放性思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要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而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并能理解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并非易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改变传统的“黑板+粉笔+教材+嘴”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以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恰当的解说、感人的音响、特有的感染力与形象性,在学生的大脑皮层引起兴奋,从而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励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掌握理解知识的前提。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理解把握所学知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如在学习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几组画面,第一组画面:随着悠扬的钟声和婴儿的啼哭声,宣告我国13亿人口的到来,大街上人头攒动,以地球为背景的图片上到处都是一个个攒动的人头。第二组画面运用中国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面积与人口的对比,并在边上配有一段文字说明:中国人口是其他三国人口总数的三倍,而土地仅是其他三国土地之和的四分之一。第三组画面运用了一组国民生产总值及主要产品总量与人均产值在世界上所占名次对比表,说明我国许多产品总量在世界上居前几位,而人均占有量却在后几位;第四组画面运用了中国人口分布图,配以生动的解说,很容易使同学们得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的特点。在其它几组画面中,用图画和图表的形式说明人口与生态、能源、人口素质、环境的关系,在一个个画面的推进中配以适当音乐和解说,这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我国人口形势、特点、影响和人口问题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人口忧患意识,更加认同我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信念。

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注重体验学习,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拓展。

信息技术课件可以将来自报纸、杂志、电视、录音带、VCD上的文字图像,教师自己拍摄的DV、图片等不同渠道、不同类型的信息整合。信息技术课件介入课堂教学后,能大大增加一堂课的信息密度和接受效果,给学生提供更多更新的知识信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体验学习是指将学生置于问题的实际环境中,通过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社会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最为鲜活的资源。当课程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资源整合在一起时,学生学习的空间将会得到不可估量的拓展。抗震救灾英雄武文斌为了灾区人民不惜牺牲生命的壮举与范美忠不顾学生安危,只顾自己逃命的举动形成鲜明的对比,如何认识范美忠自然地成为学生迫切解决的问题。学生各自的看法理由颇为充分。否定者,主要以道德情操为依据,因为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和创造,创造和奉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奉献无处不在,它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动力。肯定者则从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生命无价来考虑。在学生通过辩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后,老师再次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自我: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与范美忠相似的处境吗?假如遇到了,你将会怎样做?让学生在实话实说中加深对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洞察,通过这种反思,使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

三、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参与意识。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运用,为学生提供了深入思考和评价活动的机会,引发学生思考问题,达到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拓宽教学的时空维度,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强化记忆,增强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形成创造新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还要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问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尤其是一些多媒体展示的小栏目,如“畅所欲言”、“你争我辩”、“焦点评述”、“献计献策”等便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如在学习正确认识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课件,画面一: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一群人在开荒。随着拓荒者越聚越多,草原面积越来越小,一阵狂风刮来,顿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大风过后,只留下一片沙丘,人们被沙丘埋住,只有头露在外面。画面二:引用了山东电视台曾播过的一则公益广告,森林被滥伐后,小鸟只好将窝筑在电线杆上。画面三:人的住房周围烟囱林立,臭水横流,人们在家中无法出门,不敢开窗,只留下阵阵哀叹声。这一组动态画面,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环境污染与我们很近,环保问题与我们息息相关。同时引导学生献策,为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提出整改措施和合理化建议,培养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

总之,信息技术教学能有效地让学生情感得到熏陶,意志品质得到锻炼,道德情操得到陶冶,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展示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教学境界,它对于思想品德教学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它的运用必须与教学内容结合并为教学内容服务,绝不能为用多媒体而用之而把思想品德课变成单纯的音乐欣赏课、录像课等,各种现代教学手段齐上阵反而会冲淡主题,这种“走马灯”式的教学是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的。只有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实际,合理、巧妙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才能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才能演绎出精彩的思想品德课堂。

上一篇:中国民俗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育思维创造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