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时间:2022-10-04 04:27:10

如何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学生预习水平的高低,跟教师的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进行参与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学生预习的重要性缺乏认识,都会影响学生预习能力的提高。因此,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将"导读"和"预习"编入课例,使"预习"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预习水平是大有好处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预习过程中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强化训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作用,那么如何进行预习指导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摘抄知识要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预习"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的比较广泛,包括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文体知识,诗词常识,以及课文中重要的人物、事情、景色等,这些内容都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我们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课外知识摘抄本,把有关的内容分类后摘抄不来。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在这种自觉探求知识的兴趣引导下,逐步理解课文内容,完成预习任务。

二、教师指导预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我们在讲解新课之前,可以指导单元导读和预习提示,结合教材,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有效地指导预习过程,使学生养成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那么如何进行具体地预习指导呢?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阅读"导读"。在进行每单元的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导读"部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明确单元训练的重点,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时,还要让其反复阅读"导读"以便加深理解。

2、读・思・圈・画。指导学生在认真阅读"预习"文字的基础上,在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并注意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加上不同的标记。比如:文中的生字生词可以用"――"标出;容易写错的字用""标出;需要着重的词语可用" "标出;并认真思索,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字典、词典理解词意;遇到描写优美的语句、或使人深受感动的语句,用" "画出,并反复朗读咀嚼品味;遇到不懂的地主打上"――"等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诸如此类,方法多种多样,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预习,学生手、口、脑并用,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3、给课文加批注。不少课文的预习提示中,有这样的要求:"把你认为最使你感动的地方划下来,如有感想,请写下来。"根据这种要求,可以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画出课文中最令人感动的语句,融入自己的理解,初步会用最简洁的语言、文字给课文加批注。这种方法既便于以后复习,便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此外,在课文中遇到"中心句""总结句"和"修辞句"时也可以加上恰当的批注,也可谈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三、划分层次阅读、培养自读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语文课以读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可见,阅读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逐步提高阅读要求,培养其自读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1、读通课文。大部分课文在预习提示中有这种提法: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指导他们注意随手画出文中的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而后整体感知才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带问题读书。"学始于思,而源于疑",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能启迪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在预习中有这样的问题:"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最后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怎么样了?"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便读便想,问题解决了,课文内容理解了。

3、精彩处多读。文章中写得较精彩的语句和片段,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反复品味,细嚼慢咽。比如老舍先生的《草原》一文中,第一段讲作者初次见到的草原景色,文笔优美,意境开阔。这篇课文的"预习"中提出:"预习课文,想想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色?"预习时,可让学生反复朗读第一段,想象草原的美景图,达到背诵的程度。

4、评价预习。课堂上对于在预习过程中阅读表现积极的学生,教师要不吝使用一些赞美之词,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就感。调动其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更加深刻。

因此,预习对于提高参与式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有很大帮助。

上一篇:政、史、地三科互补试题探究 下一篇:浅谈中考社会复习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