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作业布置有效性探讨

时间:2022-10-04 03:40:39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作业布置有效性探讨

(陕西省汉中中学)

摘 要:作业布置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没有质量、只重视数量的作业布置不仅浪费学生时间,也无法真正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为了让学生在认真完成作业的基础上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以高中化学为切入点,探究了作业布置有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作业布置

进入高中阶段,很多初中化学学得不错的学生也深感力不从心。同时,面对沉甸甸的高考压力,教师一味向学生施加压力,题海战术之下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将作业当作负担,严重削弱了学习效能感。那么,究竟如何进一步增强作业布置有效性呢?接下来,本文针对当前高中化学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当前高中化学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数量,忽视质量

高中化学课堂笼罩于应试教育阴霾之下由来已久,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教师拼命要求学生做试卷、做练习。尽管题海战术为人诟病已久,但是不少教师仍然一意孤行,他们陷入这样一个误区:一回生二回熟,做这么多的题目,总得记住几个公式,几个定理,考试的时候哪怕拿一分也是好的。因此,每天教师都训练学生进行大量习题练习,每节课要做一张试卷,课下还要做一张试卷,周六日、节假日要做三四套试卷。学生沉溺于题海当中难以自拔,每天急急忙忙做题目,没有时间进行思考。更多的时候,他们按照常规思路在解题,很难展开发散性思维,即便题目做错了,也只是盲目听从教师的讲解,将写作业当作教师的事情,采取不主动、不反抗、不配合的消极态度应付作业。

(二)难易失当,缺少针对性

普通高中普遍采用大班额授课制度,班级学生人数众多,这三四十个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不尽相同,折射到作业布置上,其相应作业需求也是不一而同。同样一道题目,对于优等生而言或许是小菜一碟,但是对于后进生来说则是难于登天。教师全部以一套试卷作为作业标准,长此以往,优等生认为太没有难度,懈怠敷衍,后进生则认为作业太难,想方设法逃避任务。此外,不同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同样存在差距,很多教师喜欢在课堂上模拟考试,要求学生一堂课完成某一张试卷,或十几分钟之内完成某一道题目,有的学生还在计算找思路,其余学生可能已经将答案脱口而出,这样作业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

(三)形式单一,不够活泼

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相比较于语文、英语、历史等人文学科,化学本身就有一些枯燥,因此学生很难提起兴趣。而在作业布置过程中,单一从数字到数字、从化学方程式到化学方程式的训练形式,使得学生更加厌恶作业。虽然化学是一门有些枯燥的自然学科,但是这门课程研究的都是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因此很多化学知识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业布置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自然难以激发探究欲望,敷衍作业、互相抄答案的行为也自然而然发生了。

二、提高高中化学作业布置有效性的途径

(一)科学设计,保证质量

质量问题一直是作业布置的头等大事,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很多时候,学生虽然只做了一道题目,但是如果他掌握了这道题的核心思想,那么就可以起到一道题目顶十道题目的训练效果。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题海战术的缺陷,不要只抓数量,忽略质量,那样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针对同一道题目,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方法进行训练,例如将选择题改为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实验题,将实验题改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例如:

例1:

(选择题)检验氨气可选用( )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B.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

C.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将例1改为填空题:检验氨气可选用_____________

例2:

(实验题)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做干燥剂。

(3)用左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喷泉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

(4)如果只提供如上图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将例2改为选择题: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条件为加热)

B.N2+3H2=2NH3

C.2NH4Cl+Ca(OH)2=CaCl2+NH3+2H2O(条件为加热)

D.N2+H2=NH3

同一道题目还有很多种变式训练方法,在此不再一一赘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看起来好像只做了一道题目,但是题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或是提高了题目难度,或是降低了题目难度,一来二去之间,学生加深了对本道题目所包含知识点的理解,作业质量不知不觉得到了提高。

(二)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如果可以将作业发展成为学生的一种兴趣和爱好,他们就会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完成作业,作业完成速度、完成质量都可以得到保证。建议联系学生生活,从他们熟悉的生活现象这一角度入手,以给学生熟悉之感,拉近他们与作业之间的距离。

例如,必修二《化学能与热能》一节教学结束之后,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

例3:

炎热的夏季里,能喝上一口冰镇饮料是非常惬意的事情。目前,一种人称“摇摇冰”的即冷即用饮料开始上市。所谓“摇摇冰”,是指吸食前将饮料隔离层中的制冷物质和水混合摇动能使罐中饮料冷却。若该制冷物质可以在下列物质中选择,它应该是

( )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生石灰 D.固体氢氧化钠

这种从学生生活角度切入的作业,必然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完成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次延伸,在高中化学课堂作业布置有效性这一问题上,教师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只有培养作业质量意识,不断根据学生学习实际需求调整作业布置方案,才能使作业有效性不嗵岣摺5鼻坝泄刈饕挡贾糜行性的课题是教学改革领域的热门话题,相关研究一直在继续。化学教师应当积极汲取一些教研成果,将其有效应用于高中化学作业布置当中,以促进作业布置效率的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叶晓松.化学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策略研究[J].化学教学,2011,8(9):9-11.

[2]王小莉.化学课堂训练的有效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8(39):39-41.

上一篇:结合中考走向指导初三数学教学 下一篇:班级管理不走寻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