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复习课“感悟―方法”教学策略的建构

时间:2022-10-04 11:33:35

初中科学复习课“感悟―方法”教学策略的建构

目前,初中科学复习课存在着目标单一、做法机械、教师主控性强、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等问题,导致产生学生学习被动、复习课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要提高复习课的作用,关键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有必要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感悟知识并在学习中归纳方法的教学策略。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在初中科学的复习课教学中尝试了“感悟―方法”的教学策略。这一策略要求在科学复习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或师生的协作,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感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思维的能力,从而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一、“感悟―方法”教学策略的基本要素

科学复习课的主要目标是:构建知识网络,巩固深化知识;进行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体验学习快乐,激发学习热情。“感悟”和“方法”就是在此背景下逐步形成的一种复习课教学策略的基本要素。

(一)基于感悟的教学策略

皮亚杰认为:“儿童并不只受教于成人,而自己独立进行学习。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儿童本身。”爱德加・戴尔发现并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更是用数字形象地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主动参与式学习。

显然,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或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基于亲身感悟的主动建构。科学复习课特别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已有知识系统的梳理、完善、修正和强化。

(二)基于方法的教学策略

物理学家劳厄在讨论教育问题时曾说:“教育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时所剩下来的东西。”剩下来的东西是什么,概括起来不外乎方法及建立在方法之上的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等,其中策略性知识主要是方法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一部分也属于方法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容易遗忘,而策略性知识一旦习得,则不但不易遗忘,而且还会不断丰富和发展。

杜威认为:“一个人怎样思考通常比思考什么更重要。”杜威的这一思想也说明方法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教师培养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比传授知识重要得多。

显然,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须以科学合理的方法为指导,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在科学复习课中,光有感悟却不懂方法,会造成对各种信息的盲目接受,使得已有的知识架构更为零散,缺乏系统性。

(三)基于“感悟―方法”的教学策略

科学复习课需要帮助学生对整个知识框架进行建构。这个过程的切实发生,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即感悟行为的发生。这样才能真正引领认知结构或者图式的转变。同时,这个过程的有效实现,需要学生掌握适宜的学习方法、思维策略、行为习惯,以实现高效的达成。

因此,科学复习课需要兼备感悟和方法两个重要因素。把这两个因素摆在教学过程中的突出位置,是实现科学复习课应有效益的核心步骤。

二、“感悟―方法”教学策略的操作流程

在实践中,笔者逐步形成了“感悟―方法”教学的基本操作流程:情境参与感悟引导方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并非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经历这五个步骤,可根据实际需要取舍),如表1所示。

表1

三、运用“感悟―方法”教学策略的课例

以下笔者以“光学复习”为例谈谈“感悟―方法”教学策略的运用。

(一)学习任务分析

通过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束光,通过光在日、月、地之间传播时所遇到的各种情境,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等知识串联在一起进行教学。

(二)教学流程

因为这一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较多,所以在讲授“光的本质”之后,再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1.问“我来自哪里”,讲授光源

情境:“我来自哪里?”

感悟:“反思在我们曾遇到过的有关光源的题目中,易错的有哪些?”

方法:学会寻找并利用基本概念判断正误。

【实践反思】让学生逐渐养成从本质着手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反思错题的习惯。

2.问“我在太空中传播有何规律”,讲授光的直线传播

情境:“我在太空中传播有何规律?”

感悟:“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均是因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说说教室中存在的同类现象。”

方法:学会将知识应用于生活。

【实践反思】科学来自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并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到对身边事例的关注中来,久而久之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问“这是什么”,通过设计月球上的角反射器讲授光的反射

情境:“这是什么?”(呈现月球表面放置的角反射器,如图1。若将角反射器每个凹陷简化,它可看作由两块连在一起且相互垂直的平面镜。)

参与:如图2所示,光束L2与水平面成30°射向S1后,想沿与L1平行的方向(与竖直面成30°)返回地球,它能否实现理想?若不能,请利用一个平面镜,帮它完成心愿。可小组讨论。

感悟:“以前碰到过类似的题目吗?此题的切入口在何处?”

引导:“如图3所示三个作图题对解决此题有帮助吗?”

方法: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线只要知道任意两线的位置,就能确定第三线的位置。求界面位置可以归类到求法线位置。

【实践反思】这个新的情境让学生产生了利用光的反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此题虽复杂,但通过引导后能找到此类作图的方法,从而能通过做一道题而晓一类题,这在复习课中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4.问“我分身有术吗”,讲授光的折射

情境:“我分身有术?”(利用光斜射入水面产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过渡到讲授光的折射。)

参与:以4人小组为单位,将光的折射规律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可借鉴光的反射定律的总结。

感悟:“在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的基础上,类比出光的折射定律中‘三线共面、两线分居’的特点,并概括两角关系。”

引导:“如图4所示,大家能发现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吗?”

方法: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或者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空气中的角度大。

【实践反思】通过对新旧知识的类比、内化,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通过持久的强化,让学生能主动地应用所学知识于其他学习中。

5.问“我怎么被晃晕了”,讲授凸透镜成像

情境:“我怎么被晃晕了?”(通过“我”钻进如图5所示天文望远镜的情境引出并讲授凸透镜成像。)

参与:先通过作图找出点光源S通过凸透镜后的像点,再要求通过作图找到AB、CD、EF、GH通过凸透镜成的像(如图6)。

方法:通过作图的方式给学生一种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新方法。

【实践反思】作图是光学学习中十分重要的方法。通过作图,可以让有关凸透镜成像的陈述性知识转变为策略性知识,从而使学生了解成像的本质。虽然这样的要求有点高,但是它能为学生在高中学习光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可谓关注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上一篇:以学生为主体搞好小学数学教学 下一篇:丹寨县芒筒文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