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意识

时间:2022-10-04 07:48:20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意识

摘要: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中学《生物》教材中,也安排了不少有关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例如,“环境污染的类型”“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种群与生物群落”等等,不少地区还开设了环境课程,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是学生较为系统地获取环境保护知识的重要途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本文笔者主要谈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环保教育;环保意识;初中生物

当前存在的一系列令人忧虑的环境问题,诸如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沙尘暴、泥石流、厄尔尼诺现象等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保护环境、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生物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下面笔者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配合教材宣讲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和法规等

生物本身就是一门自然科学,有很多典型的课程涉及环境保护内容,所以对这类章节的学习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极好素材。如在教学高中生物第二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节时,要求学生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而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因为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正以极大的速度被破坏而导致一些物种灭绝。在中国就有很多野生动物已经灭绝,如新疆虎等,还有很多动物濒临灭绝,如大熊猫、扬子鳄等。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先后出台了若干法律、法规,如《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50余项行政法规。

二、上好典型课

这类课涉及的环境内容比较多,如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章节,是进行环境教育的极好素材,教师在这一章的教学中要注意。

首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环境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和习惯,而不是专业技术教育。所以教学方法应由传统的灌输式讲授知识转为启发的探究式教学。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幻灯、图片、录像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前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适当使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表演科学小品。这种形式的教学,很生动、形象,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生物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了生态学的观点。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与渗透

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的教育,所以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将环境知识融于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找出课程内容与环境教育内容的结合点,及时挖掘、补充、扩展,然后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地方特色。如果只从理论上讲,学生容易产生烦琐枯燥的感觉,所以,教师应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适当补充介绍石柱县当前的环境状况。例如,全县有多少辆摩托车、多少辆汽车,这些车辆所排出的尾气污染是那么严重。这样以学生身边能够感受到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教育,可以得到好的教学效果。

四、多开展环保教育的课外活动

去年10月,我曾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学校附近的小水河十年间水质变化的社会调查”活动,我们几次到小河流域进行实地考察,认真查看水质及水生生物的有关情况,学生询问了当地的群众,搜集了许多真实的材料,并写了一篇篇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发现,小水河在近几年因严重污染而变黑,导致水生物种逐年减少。参加此次活动的学生都体会到了水对生物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坚决保护好水资源。可见,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促进学生的环保意识。那么课外活动都有哪些形式呢?

1.举办有关环保教育的讲座。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每年的这一天我校都要举办关于环境保护的讲座,让学生了解环境的状况,记住环境日的主题。如今年环境日的主题是: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这能让学生明白水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2.组织学生阅读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开展关于环境保护的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活动。这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就会得到加强。

3.办有关环境保护的展览、墙报。

4.开展“少用方便袋,多提菜篮子上街”的宣传活动,并组织学生捡自然界不易分解的“白色垃圾”――塑料袋。

5.多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绿化校园”和“爱鸟周”的活动。作为一名从事生物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环保教育渗透到生物课堂教学中,让新一代的年轻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不来发展,换来的只会是更多更大的灾难。笔者在这里呼吁:我们必须倍加爱护我们美丽家园――地球,让每一位新时期的青少年都懂得从我做起,人人都做保护环境的忠诚卫士。

6.组织学生观看环保录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通过讲解和板书给学生灌输知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观看与环境有关的图片、录像等。通过观看、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环境,让学生树立起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决心。

7.组织学生参观活动。结合生物学科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环境意识,并将环保意识渗透到整个社会。如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附近典型的污染工厂(如电厂、水泥厂)和受污染湖泊等处参观,与厂里工人和技术人员及湖泊周围的居民交谈,明确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环保的紧迫性。再如,结合春游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考察山林植被和鸟类,辨认常见植物等。

参考文献:

1.汪建红,王芝平主编.《初中环境素质教育》.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2.蒋志刚等.《保护生物学》.湖南科技出版社,1997.

3.《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网络资源.

上一篇:小学语文有效性提高之我见 下一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