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模型的中国批发业和零售业运行效率分析

时间:2022-10-04 03:43:12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批发业和零售业运行效率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DEA的方法对中国批发业和零售业在2006-2011年度的运行效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批发业 零售业 DEA模型 效率

批发零售业作为我国商品流通的渠道,已逐步突破传统的“桥梁”作用, 在资源配置、生产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我国扩大内需和就业、税收的主要渠道之一。据国内有关研究,商贸业每增加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可吸纳5-10个劳动力,而重工业与轻工业可吸纳的劳动力仅为1和1.8个。近年来,我国零售商业发展迅猛,批发零售贸易业从业人员由2000年的448.5万人,增加到2011年901.1万人,增长率达到100.9%。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商品销售总额由2000年的66359.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60525.9亿元,增长率达到443.3%。我国批发零售贸易业发展速度很快,但其运行效率如何呢?为更好评价各地区批发业和零售业的效率,本文运用DEA模型,从投入产出角度对全国各地区批发业和零售业的运行效率进行系统研究,以评价我国批发零售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区域间发展的差异。

DEA模型简介

DEA是数据包络分析(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的简称,该方法是由运筹学家A.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等人以“相对效率”概念发展起来的一种的效率评估方法。具体来说,DEA是使用数学规划模型比较决策单元DMU(Decision Making Units)之间的相对效率,对决策单元做出评价。

CCR模型是Charnes,Cooper和Rhodes(CC,1978)所提出的最基本DEA的基本模型,是基于规模报酬不变的模型。该假设有n个决策单元(DMU),每个决策单元(DMUj)都有m种输入和s种输出,其中xj=(x1j ,x2j ,…, xmj)T,yj=(y1j , y2j ,…, ysj)T,xij >0为第j个决策单元DMUj的第i种输入类型的输入量;yrj >0表示DMUj的第r种输出类型的输出量( j =1,2,…,n; i =1,2,…,m;r=1,2,…,s)。x0=xj0, y0=yj0分别为决策单元DMUj0的输入和输出。对于选定的DMUj0,判断其有效性的径向DEA模型可以表示为 :

(1)

(2)

(3)

其中si-和sr+分别为剩余变量和松弛变量,ε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一般取ε=10-6,θ为该决策单元的DMUj0有效值,当θ=1时,称DMUj0为DEA有效,当θ

模型指标和样本的选取

运用DEA方法对我国批发业和零售业运行效率进行评价,要先确定批发业和零售业的投入产出指标。本文用地区限额以上批发业或零售业的从业人员数、法人企业数、资产总额和主营业务成本等四个指标来表示投入(输入变量),这些指标对于批发和零售行业来说,可以反应各地区在批发业或零售业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本文用地区限额以上批发业或零售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这两个指标来表示产出(输出变量),这些产出指标反应批发业或零售业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成果,体现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的高低。

本文选择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因数据缺失而不在考察之列)的数据作为区域批发业和零售业效率测度的决策单元(DMU)。本文将2006-2011年期间的每一个年份定义为DEA的一个独立决策单元。本文数据来源于2006-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基于DEA方法对我国批发业和零售业运行效率的分析与评价

本文采用的是基于产出角度的CCR模型测算2006-2011年我国的批发业和零售业的运行效率,研究是利用Deap Version2.1软件完成的。

(一)我国批发业和零售业运行效率的年度分析

2006-2011年我国批发业的运行效率基本是“V”形变动(见图1)。2006年我国批发业的运行效率是0.973,2007年为0.963, 2008-2010年在低点0.944和0.948徘徊,到2011年运行效率提高到

0.976。同期,零售业的运行效率是“W”形变动(见图1),2006年零售业的运行效率是0.978,在2007年降低到0.949,到2008年提高到0.967,在2009又降低到0.956,2010年又提高到 0.964,到2011年上升到高点0.977。从我国批发业和零售业运行效率变化来看:除2007年以外,其他各年份零售业的运行效率均高于批发业的运行效率值。批发业和零售业运行效率的“高-低-高”变动,主要是受到2007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批发业和零售业等服务业经济运行效率出现明显下滑,但随着近些年经济形势的好转,批发业和零售业的经济运行效率有明显提升。

(二)我国批发业和零售业经济运行效率区域对比分析

2006-2011年,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批发业和零售业经济运行效率基本呈现“V”或“W”变动(见表1)。就批发业运行效率来说,2006-2011年期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运行效率最高点比最低点分别高出了2.72%、5.54%、4.03%;就零售业运行效率来说,在此期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运行效率最高点分别比最低点分别高出了1.98%、3.50%、4.68%。

2006-2011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批发业运行效率年度平均值,分别是:0.967、0.944和0.960;零售业运行效率年度平均值,分别是:0.973、0.957和0.963。 通过对比其效率年度平均值,可以看出:批发业和零售业运行效率最高的是东部地区,其次是西部地区,最后是中部地区。从批发业与零售业运行效率年度平均值来看,零售业的效率要高于批发业。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零售业运行效率年度平均值高于批发业的平均效率值的比例分别为:0.57%、1.47%和0.36%。

(三)我国批发业和零售业经济运行效率地区对比分析

根据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外)的批发业和零售业运行效率值,分析2006-2011年我国批发业和零售业运行效率值的地区变化。对于批发业,处于技术效率前沿面,其效率值为1 的地区在2006和2007年为9个地区,到2008年减少到5个,到2009年增加到6个,在2010年增加到7个地区,到2011年恢复到9个地区。2006-2011年六年内全部处于技术效率前沿面,其效率值均为1的地区是天津、贵州和陕西;2006-2011年批发业运行效率年度平均值处于0.990-0.999区间的地区是上海、内蒙古、北京、甘肃和辽宁;根据研究结果无地区的效率年度平均值处于0.970-0.989区间;效率年度平均值处于0.950-0.969区间的地区是海南、江苏、江西、湖南、云南、浙江、吉林、湖北、广东;效率年度平均值处于0.930-0.949区间的地区是重庆、四川、青海、山东、黑龙江、福建、新疆;效率年度平均值处于0.910-0.929区间的地区是广西、山西、河北、河南、安徽、宁夏。

对于零售业,处于技术效率前沿面,其效率值为1 的地区在2006是5个地区,在2007年和2008年皆为7个地区,到2009年增加到9个地区,到2010年保持为9个地区,在2011年为8个地区。六年内全部处于技术效率前沿面,其效率值均为1的地区是北京和上海;2006-2011年零售业运行效率年度平均值处于0.990-0.999区间的地区是海南、内蒙古、天津、广东、湖南;效率年度平均值处于0.970-0.989区间的地区是四川、重庆、陕西;效率年度平均值处于0.950-0.969区间的地区是湖北、浙江、黑龙江、贵州、甘肃、江苏、计量、山东、江西、辽宁、新疆、云南;效率年度平均值处于0.930-0.949区间的地区是福建、广西、山西、河南、宁夏、青海;效率年度平均值处于0.910-0.929区间的地区是安徽和河北。

从各地区的批发业和零售业运行效率平均值来看,东部地区的大多数省市经济运行效率较高。天津的批发业效率值,六年处于技术效率前沿面;上海、北京的批发业效率值在六年内分别有四次、三次处于以技术效率前沿面,其年平均效率值分别为0.999、0.997。北京和上海的零售业六年处于技术效率前沿面;天津、海南、广东的零售业在六年内有四次处于以技术效率前沿面。西部地区已经逐步成为拉动我国消费的另一个增长极。如陕西和贵州的批发业效率值六年处于技术效率前沿面;内蒙和甘肃的批发业效率值,在六年内有五年处于技术效率前沿面。内蒙古、四川和重庆的零售业运行效率值,在六年内有三年处于技术效率前沿面。中部地区批发零售发展缓慢,效率较高的不多。批发业运行效率最高的是江西和湖南,其年平均效率值均为0.964;零售业经济运行效率最高的是湖南,六年内有三年全部处于技术效率前沿面,其年度平均效率值为0.993,其他地区的效率值较低。

结论和对策建议

本文利用 DEA 模型对我国批发业和零售业的运行效率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

2006-2011年,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国批发业和零售业运行效率基本都呈现“V”或“W”变动。零售业的运行效率高于批发业的运行效率。从区域来看,批发业和零售业运行效率最高的是东部地区,其次是西部地区,最后是中部地区。从实证分析结果来看,有不少地区的批发业和零售业运行效率小于1,处于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存在投入冗余现象,表明其经营模式比较粗放,投入产出不协调,其经济运行中的人、财、物的投入没有充分发挥效用。

为了提高我国批发业和零售业的运行效率,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增强服务能力,注重人员效率提升。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加强经营管理能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合理进行规模扩张,注重规模质量的提高。以市场为导向, 加强现代先进技术引进和应用,提升企业的生产率,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宏观政策来说: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及仓储业,并发展住宿与餐饮业、金融保险业,为批发零售业的发展构建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及条件。加强维护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有效作用,使经营主体能够充分竞争,以此提高自身效率。我国零售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区差异,国家应该对中西部地区零售业的发展给予支持,减少地区内部及地区之间的流通成本及差异,推进我国批发业和零售业的区域合理布局。

参考文献:

1.廖冬艳.成都市批发零售产业竞争力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Farrell.M. J.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J].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S ociety, vo.l 120, no. 3(1957)

3.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科学出版社,2004

4.徐健,汪旭晖.我国区域零售业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9(5)

5.尤建新,陈江宁.基于 DEA 方法的零售企业经营效率的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2007(3)

6.汪旭晖,万丛颖.零售业上市公司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基于 Malmquist 指数的分析[J].经济管理,2009(5)

上一篇:“因声求气”指导下的古典诗词诵读教学 下一篇:试论古代汉语教学的阶段性及其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