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级管理的公平性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03 11:31:51

初中班级管理的公平性问题研究

摘 要: 文章分析了班级管理公平问题的危害及形成原因,并探究班级管理公平问题解决之道。目的是通过对初中班级管理的公平性研究,使班级管理不断完善,公平问题不再是制约班级管理进步的阻碍力量,而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初中班级管理 公平问题 危害 原因 解决措施

引言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管理的公平性对于教育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班级管理的公平体现教育管理的公平。

一、初中班级管理的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从广义上说可从以三个方面看,即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与教育结果公平,班级管理是教育过程公平的主要表现形式。初中班级管理存在教育公平问题严重。其在具体的表现形式包括有以下方面。

1.班级管理制度失衡

班级管理要遵守一定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班级秩序的正常和谐。但是目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制度失调现象普遍存在,集中表现在班级奖罚制度不合理,奖罚制度中奖励的条款寥寥数笔,惩罚的条款及惩罚力度十分苛刻。同时,奖罚的评判标准以单一的学习成绩为最主要依据,是班级管理制度不公平的重要表现。

2.班级管理下意识偏袒

班级管理作为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极为重要的一环,其公平与否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心理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师若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公平管理的意识,则往往会下意识地偏袒成绩优秀的学生。这种偏袒尽管可能是无意的,但是在学生眼里已经造成了心理上的不平衡。使学生不能理性地理解教师管理工作的本质目的,造成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和班级有序管理的结果。

3.班级组织管理不敢放权

班级组织管理的目的是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组织。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培养优秀的班级干部,但是具体到班级管理上,往往在任用班干的时候,出现任用标准简单、班级组织管理不敢放权的现象,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是管理不公的表现。许多班主任将选择班级干部的标准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相结合。在选择班干后又不能将权利交给班干,这种班级管理的矛盾性加剧了班级管理不公。

4.班级活动管理公平问题

应试教育制度下学校更关注学生考试成绩,也就忽略了对于班级活动的重视程度,班级活动常常为考试做出让步,这对于处于身体、心理、智力都在发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活动管理上的不公。

二、出现公平问题的危害及原因

1.管理不公的危害

班级管理不公往往造成学生的错误自我评价,由于班级管理公平问题使得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自我错误评价,以至于错误地估计自身价值。

班级管理评判不公导致学生对于公平意识的错误认知。班级是学生认识社会的起点,在这里他们开始学习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形成价值观及交际沟通能力。但是,目前许多班级管理过分看重成绩,导致整体氛围中的公平意识逐渐淡薄。而这种意识可能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2.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

(1)影响公平问题的外部因素

影响班级管理公平问题的外部因素是指从班级以外的其他方面影响班级管理公平。在表现形式上主要是“学生择校”和相关教育管理制度。优质的教育资源往往能为学校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这也对班级管理的公平造成了困扰。学生在择校的时候“挑”学校,从侧面反映出的问题是学校资源配置不合理。另外,相关管理制度对于班级管理制度的影响,其中过分看重学习成绩的评价制度等也是导致公平问题的外部因素。

(2)造成公平问题的内部成因

首先,班级规模过大容易在班级管理上出现缺失与混乱。其次,教师资源无法适应工作量。再次,教师素质因素也是造成公平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针对公平问题的解决之道

班级管理的公平问题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态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负面的。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解决公平问题,转变传统班级管理理念,应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1.转变班级管理理念

建立新型班级管理理念,摒弃传统观念中对于班级的认识。实现班级管理从简单的为管理而管理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将班级管理寓于“教书育人”的深层次教育目的中,使班级管理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人格培养。关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真正做到班级管理的公平。此外,转变管理机制,重新建立适应班级管理公平性的发展机制。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实现学生在学习生活各方面的公平。最后是从管理方法上,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并将这种差异融于集体主义观念之中。

2.班级管理民主化转变

班级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班级整体环境的良性发展,因为个体的发展要寓于整体之中进行,整体的发展需要个体的促进。只有形成一个和谐共处的班级环境,才能使这个集体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前进。班级制度建设中加强班级管理的民主化建设,是推进班级建设的有效途径。在民主化建设过程中,班主任起到班级民主建设的重要作用。班级通过班主任的一些措施与手段。将班级管理工作与传统班级管理区分分开,并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做相应改动。而在这个过程中要求班主任对于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民主建设中发展个体才能,发挥集体优势。

结语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社会教育问题,教育问题的成因不是单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危害十分严重。所以,在解决教育问题的措施上应当更为严谨和谨慎。多角度、多方面地对于教育公平问题进行思考。班级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教育公平问题上最能有所作为,也最应该作为。班级管理体现公平性,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与关键,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育人”。不是对于学生的约束,而是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懂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公平地实现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方安.班级规模与教育公平[J].江西教育科研,2002(11).

[2]李本聪.班级建设中的小组管理[J].教学与管理,2004(17).

[3]邵泽斌,张乐天.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收费”现象的政策解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2010(13).

上一篇:小学美术课中人文性追求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幼儿教师口头言语行为的调查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