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时间:2022-10-03 09:34:06

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实现了从职业教育到生涯教育的转变,形成了有意识的、全面系统的终身教育理念,体现了人本主义理念,关注中学生的自我价值。美国从中学生职业生涯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两个方面进行课程开发设计,通过课堂知识传授、课外实践培训实施课程,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研究方法来评价课程实施效果。我国应借鉴、学习美国的成功经验,通过强化立法保障和资金投入、通过积极宣传争取各方支持、加强师资和课程建设、建立职业测评系统和职业发展档案等途径,加强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中学生;美国

中图分类号:G639.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6A-0046-04

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劳动者技能与职业不匹配的现象,为此,社会各界急切要求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学校应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兴趣爱好来帮助学生规划其未来职业,并使其有意识、负责任地计划其职业生涯”[1]。美国是第一个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职业辅导之父”富兰克・帕森斯首先使用了“就业指导”的概念。之后,西德尼・马兰博士提出生计教育的概念。美国很重视通过立法来支持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20世纪70年代出台了《生计教育法案》,1989年美国制定了《国家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方针》,1994年颁布了《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2006年颁布了《生涯和技术教育法》……这些法律法规规范了职业生涯教育标准且把其范围从学校延伸到工作中[2]。受美国影响,欧洲一些国家以及新西兰等国随后也开始推行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并取得了不少成绩。现在许多其他国家也都引入、实施了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总结,提出美国的经验对我国开展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几点启示。

一、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形成与演变

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发展比较成熟完善,综观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实现从职业教育到生涯教育的转变

职业生涯教育就是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与兴趣爱好主动地规划其未来职业生涯,以便于未来更有意识地学习和生活。20世纪90年代,美国频繁出现学生辍学现象,而且学生就业率偏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美国教育部等部门发起了全国范围内的职业教育改革运动――School to Work Transition项目(简称STW),并于1994年颁布了《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STW整体上确定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指导体系,它不仅增加了学校的生涯教育教学课程和实践活动,还让学生更加了解职业领域。同时,STW把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到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全面教育。但是到21世纪初,STW在学校实施中出现许多问题,受到严峻的挑战。随后,School to Career Transition(简称STC)出现并且取代了以前的STW。STC的核心内容包括终身和全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课程重新设置等四方面[3],这意味着职业生涯教育开始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终身学习。

(二)形成有意识的、全面系统的终身教育理念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随着生涯教育的快速开展,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得到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力量的支持。20世纪末,随着“终身教育”理论和“回归教育”理论的兴起,终身职业教育被提上了日程。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目标也从追求就业发展为实现中学生一生的价值,充分体现了中学生终身职业生涯教育理念,以更好地指导职业生涯教育。

(三)体现人本主义理念,关注中学生的自我价值

21世纪初,美国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最终是为学生服务的。它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理念。学校和一些社区、企业合作,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到学校给学生讲解职业知识和职业规划策略;同时也会开展职业实践活动,如安排学生进企业参加职业工作实践,体验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了解那些职业的一些基本信息。父母周末会带孩子去体验他们的工作,让孩子亲自感受父母是怎样工作的,以加深孩子对职业的了解。在学校、企业、社区等各方共同努力下,美国中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取得了进步,也积极地帮助了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操作

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对实践的指导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以下将从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实施途径和课程效果评价这三个方面来探讨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操作。

(一)课程体系设计:从中学生职业生涯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两个方面进行课程开发设计

美国职业生涯教育指导系统比较完善,目标也比较明确。

一方面,开设生涯教育课程,具体包括:(1)职业教育课程。由专业教师传授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知识。(2)职业生涯相关学科课程。学校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职业生涯相关课程的知识,以促进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3)特殊职业生涯指导课程。针对有些学生某些方面的特殊能力,美国中学也会相应对他们进行指导,开设相关职业指导课程,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特殊技能[4]。美国现在许多初高中已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结合起来,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教育规划能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5]。

另一方面,发展职业实践技能。学校开设真实的实践体验课程,让学生体验各种职业的工作过程,让学生更加了解职业领域。职业日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职业规划的内涵,并有意识地进行职业规划。

(二)课程实施途径:由课堂知识传授和课外实践培训组成

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活动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得以实施:

第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以授课的形式向中学生传授相关的职业知识。课堂教学的形式是比较灵活的,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经验交流会以及网络课程等方式来习得相关知识和经验。

第二,参加职业体验,开展职业实践活动。父母周日带孩子去体验他们的工作内容,让孩子切身感受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美国试着开展一项职业生涯教育的活动即“真实游戏”,从小学到初、高中各年级将有趣的、真实的成人职业活动开发为活动项目,让中学生参与其中,以帮助他们明确未来职业目标[6]。

第三,通过教育立法、资金投入和专业人员指导与交流来保障职业课程活动的开展。国家财政拨款的支持,校企和校社的合作,再加上专业教师的配备,使得中学真正成为学习职业生涯课程的场所[7]。

(三)课程评价: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研究方法来评价课程实施效果

理论上,实施效果评价的方法应该有很多,如描述研究、实验设计、个案研究等,但到目前为止,关于实施效果还没有公认有效的评价方法,更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现在人们可以从理论上推出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对中学生的人生和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有着积极作用,但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因果关系成立,也没有足够证据显示其对中学生的人生有着消极影响[8]。

美国中学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测试系统来综合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ERP沙盘课程中,沙盘系统软件会自动记录学生所模拟的企业经营情况,并运用分析法等专业的公式分析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总结经验与不足。为了更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自2003年起,ERP沙盘课程采取“校企合作”的培训模式来实施[9]。

三、我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

20世纪初,我国许多教育家就已经萌生了职业生涯教育的思想,如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黄炎培提倡终生职业指导理念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不断探索并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社会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导致劳动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我国政府以及教育学界开始关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随着职业生涯教育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应把职业生涯教育端口前移到中学。为此,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但总体看来,我国的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认识不全面

首先,我国的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开展得比较晚,大家对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认识不足,有的人认为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有些人意识不到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对中学生以后人生的重大影响。实际上,开展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如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家庭在学生幼儿期和童年期的职业教育中尤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如果在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后期中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进行得会更顺利。

(二)没有形成完整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从小学到大学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尤其是中学阶段,由于升学压力的增大,职业生涯教育更是匮乏,很少有中学开设相关课程。2012年开展的一项高中生职业指导的调查研究显示,当被问及“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学校是否集中毕业生进行集体的指导或个体的咨询?”时,我国有33.1%高中生选择“是”,而美国有68.8%高中生选择“是”。由此可见,我国高中生的职业指导普及水平远低于美国,这表明我国的中学生职业指导教育系统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10]。

(三)没有建立一支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

我国从事专业职业生涯教育的人员不足,且专业素养也有待提高。据统计,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职业指导教师资格制度以来,大约有3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只有不足3000人获得高级职业指导教师资格[11]。还有一些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并没有从事职业生涯教育指导的工作,这样,具有资格的指导师就不能满足学校的需求。再加上当下中国的中学还承受着沉重的应试教育压力,教师大部分的精力花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上,导致中学职业指导力量更加薄弱。

四、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启示

美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发展逐渐完善,进而逐步形成了完整的职业生涯体系,从小学生阶段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相比之下,我国的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并未引起国家和学校等的重视,缺乏完整的职业生涯指导系统。我国应借鉴、学习美国的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的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一)加强立法保障,加大资金投入

我国的教育立法较为粗疏,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法律法规尤其匮乏,加强法律保障很有必要。而美国对职业生涯教育立法比较重视,从《生计教育法案》《国家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方针》,到《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生涯和技术教育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这一做法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美国政府为了能让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得到持续良性的发展,专门设置了职业生涯教育专款。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拨款900万美元来支持各州进行生计教育实验,1974年又增加至6100万美元,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就增加了5200万美元,可见美国政府对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视程度。1994年的《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的实施也有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支持。据一份调查显示,截止到2001年1月,在所有已建立的“从学校到工作”计划项目中,73%的项目收到了除教育和劳工组织之外的资金和捐赠,61%的项目收到了来自社会各团体的资金支持[12]。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应该积极地从社会中筹集资金用于职业生涯教育,使得国家、学校和社会各界等力量都来支持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

(二)积极进行宣传,争取各方支持

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开展得比较晚,职业生涯教育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课题。同时,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也大多在高校和高职院校开展,中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推进缓慢。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因此,要通过宣传,让社会、学校、家长等认识到,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不仅指导学生个体现在的职业规划,更是一种未来的职业教育,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发展。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努力争取各方力量对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提供中学生职业实践活动的机会,帮助中学生进行职业成长规划。

(三)加强教师培养,开发相关课程

我国目前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跟美国比起来还相当落后,学校应该专门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此,学校应请一些专业的职业指导师给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职业指导能力。此外,学校应系统规划、开发和实施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提供机会让学生参加社会职场实践,以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要从多个方面来评价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通过情景对换、职业模拟等来检验学生职业规划的观念、知识和能力。

(四)开展职业测评,建立发展档案

从学生入学开始,学校就该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解决职业困惑,有针对性地提供职业发展指导。应鼓励学校建立职业生涯测评系统,通过职业生涯测评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避免职业生涯教育出现功利化、经验化倾向[13]。功利化倾向是指职业生涯教育只是针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而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经验化倾向是指有价值的生涯教育理论与规划在不同的情况中被反复使用,而忽视现实适用问题。根据测评结果及收集到的学生个性化信息,指导学生制订职业规划书。学校要建立中学生职业发展档案,收录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材料、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学习情况、职业实践活动过程等相关材料,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Herbt A.Toops.Trade Tests in Education[M].New York: AMS Press INC,1921:76.

[2]顾红.美国职业生涯教育热点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2A).

[3]项亚光.当前美国初中职业生涯教育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10).

[4]沈彦.美国学校的职业日[J].教师博览,2006(8).

[5]Wendy Schwartz. Prepar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 for a Career[EB/OL]..

[6]A. Athanasou, R, Van Esbroeck (eds.).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areer Guidance [M].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B.Vm 2008:249,255,254.

[7]王韶清,唐湘桃,李先武.中国与美国职业生涯教育之比较[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4).

[8]邓宏宝.国外职业生涯教育效果评价研究之启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1).

[9]董雪,张前.基于ERP沙盘模拟的会计实验教学探讨[J].山东纺织经济,2010(1).

[10]孙宏艳.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端口前移――基于中美日韩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08).

[11]黄志敏.中美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36).

[12]高庆涛.美国青少年职业生涯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

[13]朱凌云.生涯发展需求与生涯教育[J].学术空间,2011(4).

Career Education for US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hina

XIE Qin & ZHAO Xiao-yun

(School of Education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1970s, career education for US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has achieved transition from work to career, formed the conscious and systematic idea of lifelong education, and represented the idea of humanity caring for students’ self values. The US develops and designs curricula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assessing the efficiency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by adopting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and research methods. China should borrow lessons from American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strengthen career education f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by way of enforcing laws and investment, actively striving for supports of all walks, enh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nd curricula, and establishing professional evaluating system and developmental documents.

Keywords: career educatio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 US

上一篇:遵循思维规律 发展空间观念 下一篇:诗性教育理念观照下的诗歌教育课程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