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编辑的素质

时间:2022-10-03 08:32:15

全媒体时代编辑的素质

[摘要]全媒体时代,随着新闻媒介竞争日益激烈,新闻编辑的角色尤为重要。信息爆炸的压力、快节奏生活的消费需求、传媒机构的发展,使得编辑工作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除了取得良好的资质,具备基本的专业能力外,新的形势还给新闻编辑提出了超越传统的基本工作能力的要求。

互联网的出现,一方面是信息极大丰富,所有的信息都集合在互联网上,同时WEB2.0更是让每个人成为媒体,由此产生的信息量更是爆炸性增长。另一方面是,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人们可以轻松得到想要的信息。随着UGC(Users Generate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机制的日益盛行,曾有人断言“编辑这个把关人已经不需要了,受众自己就是自己的把关人”。这种说法很快就被传播事业的发展证实了它的片面性。在搜索信息时,我们得到的结果往往不是我们要找的内容。所有这些,将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在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中,新闻编辑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从新闻的选题、编排,到追踪报道、深入调研,同类新闻的相关思索、评论等,小到一篇文章的标题与内容,以及相关主题的超链接推荐阅读,都渗透着编辑的价值判断与审美取向。新闻编辑的把关是全程性的把关,是综合性的把关,甚至是终审性的把关。新的时代给编辑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超越基本工作能力的要求。

1.新闻编辑需要有更广阔、更敏捷、更立性的思维

随着科学和人类的不断进步,各种不同的信息也从不同渠道占领市场。如果采用过于直观和单一的思维方式去反映,便容易造成受众对某些信息的片面理解,甚至误解。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我们拥有信息,却失去了思考的头脑。”新闻编辑的思维要有广阔性、纵深性、敏捷性、逻辑性、独立性、宏观性。新闻编辑要实现引导、带动受众理解新闻的意图。在对新闻的选择、加工过程中必须运用立体思维,打破单一角度的局限,多角度透视新闻事实,反映社会历史形态。要做到对一段时期内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心中有数,对稿件内容的选择能审时度势,抓住“热点”,把握舆论导向。善于系统地、全面地考察单条新闻在整档或整体新闻构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做出取舍增删的决定。善于通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深入解剖新闻的本质和核心,挖掘出对社会最有影响的新闻内核。也就是说,将新闻事实放在时空交错的大背景下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多环节地报道,让人们从多方面认识新闻事件的价值和内涵。

2.新闻编辑需要有更强的决断力、更细致的鉴别力

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记者或通讯员所提供的稿件进行审核和编辑,他们对于新闻事件的具体情况是间接掌握,只有运用敏锐的信息鉴别能力,把好新闻的质量关,才能对受众负责。

重大的突发事件如何报道?该凸显哪些?考虑社会效应还是考虑广告利益?新闻编辑有时会对新闻稿件中的部分内容不满,并进行修改,这其中就参杂进了他们个人的情感态度、观点立场。而且,新闻编辑会考虑到新闻领导者的新闻态度,酌情对那些被认为是不符合新闻领导者的新闻态度的新闻事实进行修改或删减,这样致使新闻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偏差。几乎可以说,新闻报道的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编辑的决断力。

《华尔街日报》与世贸大楼不到100米远,“9·11”事件中,玻璃被震碎,天花板坠落,大楼顿时陷入瘫痪。但是其执行总编辑保罗·斯泰格尔,在离开这座大楼前下的最后一道命令是,要求在场的主编们通过手机和互联网向所有编辑部工作人员传达他的紧急决定……所有人集结待命,保持通讯畅通,并且将所有出样的报纸和所有的小样稿件收集起来带走。后来,美国新闻界把《华尔街日报》遇此大难而如期出版,归功于保罗在紧要关头作出的一系列正确决策。

3.新闻编辑需凸显高水平、超前性的策划能力

要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新闻大战中获胜,就需在同样的新闻事件面前,做出新颖独特的报道,这尤其体现在重大的突发事件、体育赛事、全球性节日庆典的集中报道上。在媒体们争先恐后的新闻战场,为了做出独家的报道,编辑、记者往往需要从不同角度、多侧面进行挖掘和阐释。新闻的竞争不再仅仅局限于现场的采集,而是涵盖了前期的准备到后期的加工与升华的整个链条,从选题、组稿到最后刊发,编辑的出谋划策工作都要始终跟进。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报道中,中央电视台通过高水平的策划,以一系列的特别报道包括大量消息、现场直播、军事专家访谈、专题等等,真实、迅速、全面、深刻地把战争的实况和新闻背后的新闻展示给亿万受众。新闻策划与创新是新闻编辑的重要课题,认真探索新闻编辑策划与创新的途径,增强媒体的影响力和亲和力是新闻编辑的重要任务。在不违背新闻事业真实性的前提下,对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有意识的谋划、设计和包装,是对新闻价值的再次体现。创新策划能使新闻报道的主题更明确,内容更集中,形式、角度更新颖。传播主体必须高瞻远瞩,摸准受众的脉搏,对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策划报道选题和报道方案,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

4.新闻编辑需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独到审视

新的竞争压力下,同样的一篇报道,如果新闻编辑独处心裁,逆向思维,从不被人们注意的角度审视,深入思考,挖掘新闻背后的真实,感动读者,打破常规思维,给读者以新的感官、认识。试问,这样的新闻怎能不吸引读者?与此同时,互联网的诞生,使得新闻报道不仅仅需要朴实的文字,它更需要醒目的标题、鲜活的文字、跳跃的新闻灵魂、高清的画面、多角度的图文说明、形象的视频资料、录音等等。人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自己对新闻接受的习惯。新闻编辑要了解受众群体,独出心裁,利用新的新闻传播模式,独特设计自己的选题角度、新闻报道版面,做一名集文字、摄影、摄像、图文声音编辑于一身的综合信息员。

“办报的最佳境界,仰赖于创造力和想象力。”办报是需要天才和灵感的,“编辑最深邃的思想,不是源于孤零零的新闻事件,也不是来自于读者调查的设计,而是编辑的天才和灵感”。1982年,甘尼特公司想尝试自己创办报纸的滋味,而且想一鸣惊人,决定为他人所不为,创办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报纸。所以一开始他们就将自己设计成电视画面模样,希望以大画面和短文章与电视争夺观众。这就是《今日美国》。他们做了一些大胆的天才的创新:最先用全彩图片在头版,采用积极的态度报道灾祸,以及彩色的天气预报图像,于是,这些大胆的设想为它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引领了报业的新潮流。2001年4月到9月间,它的平均发行量为2149933份,居全国第一。

5.新闻编辑需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把握尺度

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于此同时,网络也向人们拉开了一扇高度个性化、自由化、公开化的窗户,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聊到感兴趣的话题。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使网友的选择更加个性、自由,一旦不符合他们的胃口,便会立即转向。新闻编辑的受众面很难把握。一条新闻如果点击阅读的人寥寥无几,便是白费。因此,读者有自由的选择,有个性化的需求,新闻编辑就要有个性化的编辑,刺激消费者阅读。例如,美国著名的网络杂志站点《沙龙》(Salon)的一项调查发现,凡是标题中有“性”这个字眼的文章,阅读量比其他新闻高出2倍。但是一个好的新闻编辑,不但要迎合读者的口味,还要面对广大的读者,进行大众化的传播。

在满足读者的多种个性化需求、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和吸引读者这三者之间,就需要进行有效取舍。那么,精准地衡量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握报道的尺度,加上适度的幽默,可以使版面设计增辉不少,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新闻编辑要要在特色上下功夫,在实践中找动力,拿捏好新闻报道的尺度,可利用适度幽默的语言,新颖的报道形式,也可做到一次采访,多种编辑,多终端输出,来扩大受众面,吸引读者的目光,给读者以艺术的滋润与熏陶。编辑在多角度的分析问题时,一定不能脱离问题的真实性,要在保证事件真实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新闻类节目的创新。必须要坚实以事实、真相为基础的,不能过于想象。要坚持客观态度,切忌乱说乱写。要重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要有一定的使命感,才不会一味的追寻技巧的华丽。忠实原作,保持理性,简明通俗,注重提高审美品位。新闻的目的不仅在于真实地反映社会现象,更在于通过社会现象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观念。)

上一篇:新时代的“非传统户外媒体” 下一篇:电视剧网络传播对受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