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钗》“冲奥”失利后想到的

时间:2022-10-03 07:49:11

【前言】《十三钗》“冲奥”失利后想到的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十三钗》不是张艺谋导演“冲奥”的首次尝试,却也许是心气最足的一次。拆巨资请好莱坞巨星贝尔来担当主演,邀请多个外国团队加盟做技术支持,不惜工本地拍摄让人叹为观止的宏大场面。与先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这样的充满中国审美气息的张氏电影不同,《金...

十三钗》“冲奥”失利的主要败因,就是这个为《洛杉矶时报》称道的所谓“好莱坞味道”。

《北京晚报》1月18日刊载记者对刘恒的长篇访谈,说到《金陵十三钗》的海外影响,该片编剧刘先生说:“片子在海外的命运仍在变幻,圈子里的有识之士也在密切观察,最终一定会得出有益而有趣的结论。”

就在1月18日这天,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公布了本届奥斯卡外语片初选入围名单,《金陵十三钗》名落孙山。“圈子里的有识之士”肯定因此会得出一些“有益而有趣的结论”。我这个处于圈子边缘的人也想把一些想法写出来。

一、美国政府正策划全面封杀伊朗的石油出口,但美国的电影人却没有跟在美国政客屁股后边封杀伊朗电影,刚刚夺得金球奖的伊朗影片《一次分离》,不仅通过了奥斯卡外语片初选,还在1月24日与其他四部外语片一起入围了第二轮。因此我们也无需在艺术之外,再去花心思寻觅《十三钗》“冲奥”落败的原因。

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说:“一个为了得到诺贝尔奖而去做物理学研究的人是得不到诺贝尔奖的。”我们不妨这样说:“一个过分强烈的‘冲奥’愿望,可能反而成为‘冲奥’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十三钗》不是张艺谋导演“冲奥”的首次尝试,却也许是心气最足的一次。拆巨资请好莱坞巨星贝尔来担当主演,邀请多个外国团队加盟做技术支持,不惜工本地拍摄让人叹为观止的宏大场面。与先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这样的充满中国审美气息的张氏电影不同,《金陵十三钗》却是张导一部颇具好莱坞大片审美趣向的电影。《洛杉矶时报》就说:“这部战争史诗片场面气势恢宏,救赎故事伤感又充满经典好莱坞味道,足可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这也让一些圈里人受到鼓舞,纷纷看好《十三钗》的“冲奥”前景。但事实却是:《十三钗》的“冲奥”竞争力还不及《大红灯笼高高挂》和《菊豆》,因为这两部影片尽管没有最终折桂,但毕竟都通过了奥斯卡的初选。

三、电影的技术与艺术虽有关联,但不能等量齐观,不能以为电影只要“技术精良”就一定也是“艺术精良”。对于“技术”效果的不合生活逻辑的刻意追求,有可能反而会失去艺术分寸。

比如,佟大为扮演的那个士兵在路边随便扔了几个手榴弹,待到孤身与大队日军对抗时,就用瞄准射击引爆手榴弹的方法大量杀伤敌人,而且屡试不爽。我看了颇感疑惑,心想怎么张导也玩起这样的小噱头来了?这是史诗性的《十三钗》而不是戏谑性的《三枪》呀!

有一个场景则是张氏风格的极度张扬贝尔扮演的殡仪师-神父为了阻止日寇暴行,在教堂的二楼展开一面可以拖到一层的红十字旗,看到这里我也感动,但过后一想,恐怕少有观众能相信那座教堂里存有这么一面红十字旗,更不用说是这样一面世间少有的硕大无比的旗帜。这就应了一句与审美经验相关的老话――“过奇则凡”。但这还仅仅是小的艺术瑕疵。

四、以我之见,《十三钗》“冲奥”失利的主要败因,就是这个为《洛杉矶时报》称道的所谓“好莱坞味道”。这“好莱坞味道”又最明显地反映在好莱坞巨星贝尔主演的这个男主角的形象塑造上。电影为了迎合与获得这种“好莱坞味道”,甘冒有违历史真实的风险,有意大大降低这个人物的道德层次与精神的起点,把他定位为一个既爱钞又好色的殡葬师。这样的角色初始定位对于“好莱坞味道”的呈现自然极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出现他与墨玉之间的调情戏、恋情戏和最后的床上戏。而由浪子变成英雄的传奇故事,也是“好莱坞味道”的应有之义。但让一个玩世不恭的殡葬师在这极为局促的时空条件下迅速转变为一个正气凛然的神父,是一个何其难以圆满完成的艺术任务?!尽管演员的艺术功力令人称道,但还是经不住对于艺术真实的最为严格的检视。而对于“十三钗”的最后导向集体英雄主义的精神升华,影片似乎也应提供更为充足的人物心理依据。所以当我看到影片的尾声处,看到自愿替代女学生们去受辱或赴死的“十三钗”群体默默走向日军卡车,有一个却高喊“我不是女学生!”不肯爬上那辆恐怖的卡车时,我甚感欣慰,以为这个的意欲临阵脱逃的这声呼喊,倒多少为这部电影的现实主义篱笆作了亮眼的修补。

五、我在上边近乎苛刻地给《十三钗》挑毛病,是为了说明这部电影不入有艺术洁癖的奥斯卡评委的法眼,是可以预期的。

但我私心还是肯定《十三钗》的,我也不反感编导在严酷的历史背景下展现人性美的同时,也展示秦淮河的艳迹。而最让我感奋的是它的救赎主题与悲悯情怀所洋溢出的人文主义精神,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罕见的。

因此,尽管《十三钗》已经“冲奥”失利,却并不意味着它在此后的其他国际电影节上就不可能有所斩获。国际评委的审美趣向也不整齐划一,他们对于“好莱坞口味”的容忍度也不相同。但《十三钗》在金球奖和奥斯卡电影节上的接连败北以及没有入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事实,已经足以能让我们对于中国电影“国际化”的努力有所反思,并促使我们重新想到“越是中国的便越是世界的”这句“老生常谈”所蕴含的智慧。

上一篇:春节档票房新高 国产片表现平平 下一篇:浅析“易一名而含三义”的根源性管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