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语高考听力能力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2-10-03 06:59:12

提高英语高考听力能力的有效策略

摘 要: 听力测试在高考中的一席之地,让师生们不得不再次重视听力能力的提高。考生要在高考时,发挥他们的最佳水平,力争拿到高分,必须要有提高英语高考听力能力的有效策略。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策略的论述。

关键词: 英语高考; 听力能力; 有效策略; 预测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2-0125-02

从2009年高考开始,浙江省把听力测试又纳入了英语高考的内容,占英语高考总分中的30分,并且是单独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和考生不仅要高度重视听力考试,而且要有适当的训练方法和有效的策略,这样考生才能在高考时发挥他们的最佳水平,力争拿到高分。本文就如何有效提高听力能力,力争拿高分谈点看法和体会。

一、吃透考点,知己知彼

无论是教师还是考生,都要了解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这样在平时的复习中才能少走弯路。高考的听力材料具有口语化、生活化、交际化的特点。只有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才会让考生在考场上应付自如。

高考听力要求、题型、内容、语音、语速的情况如下:

1.要求:《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指出,考生应能理解主旨和要义;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根据考试大纲说明,即要求考生在听力测试时能够:第一,掌握整段材料的大意;第二,抓住细节和事实,推断说话背景、关系、说话者意图等。

2.题型:听力考试约20分钟,共20小题,分为两节: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只有一种题型:简短的对话,每段对话的录音材料仅播放一遍。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5分,有两种题型:长对话和独白,每段录音材料播放两遍。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对话,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3.内容:听力测试有10段语言材料,均为模拟真实的录音材料。内容涉及到高考大纲所列出的41项日常交际用语的范围,但这些话题均为考生熟悉的内容: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人物、科普等。换句话说,从学校、家庭生活、个人爱好、天气、问路、时间、数字、地点到健康、购物、文化、娱乐、体育、旅游、交通等,可以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考卷所设问题一般都以特殊疑问句的形式出现,由what, who, which, when, why, how以及what time, how many, how much, how long, how old, how soon, how often等引起。

4.语音:高考听力测试的对话部分一般都是由一男一女朗读,谈话双方的声音特点明显不同,身份明确,所以,对于身份确定题而言,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基本可以听出是上下级关系,同事(同学或朋友)关系,长辈与晚辈关系等。

5.语速:高考听力测试中语言材料朗读的速度为中等,以2009年的浙江省高考试卷为例,最快的语速是158WPM,最慢的只有120WPM,平均语速也只是137WPM,难度不算太大。

二、点点滴滴,夯实基础

1.积累词汇:虽然听力考试的内容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话题,但是如果考生连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常用词汇都不熟悉,再简单的听力也会变得不容易。许多考生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听力过程中整个句子中仅仅因为一个单词未理解,使得考生对整个句子甚至语篇的理解产生误解,例如,对话中出现的bestseller,有的学生因为不知其义,而没有选中答案中的“a book”,这说明这些学生在词汇掌握上有问题。所以考生需要掌握尽可能大的词汇量,以备不时之需。

2.熟悉日常交际用语:光有词汇还不够,考生还要特别注意掌握教学大纲中列举的41种日常交际英语,熟悉表达不同功能的句型和结构。因为试题中许多问话及答语都来自这41个日常交际用语。特别要熟练掌握问路、看病、就餐、买东西等方面的交际用语。

3.注意读音:高考听力测试绝不是单纯测试考生被动地通过语音、声调、语速等来接受信息的能力,它还考查考生利用所接受的语言模式对所接触到的语言信息或知识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反馈的能力,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理活动及开放性的表达行为。它不但接受了信息,而且输出了新信息。所以考生平时要掌握一些基本读音规则。要经常出声地朗读英语,体会语音、语调、连续、失去爆破及清辅音浊化的情况,培养“语感”,同时也提高了对句子的理解力。

三、考前特训,渐入佳境

1.情感的培养:考前的听力训练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情感态度。学生一旦有了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也就有了正确的学习英语的动机。而端正的情感态度又会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想发挥最佳水平,要求考生在每次听力训练前,先自我调节、稳定情绪,尽量做到:心境宁静、集中思想、充满信心。

2.语言文化的渗透:在加强听力训练时,应该让学生经常涉猎一些欧美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传说时事、科普等方面的语言材料。了解一些说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风俗习惯,生活特色等有助于扩大考生的知识面,对于提高高考听力的理解能力作用很大,尤其是和41个交际项目以及使用的语境相关的背景知识,可以消除考生由于文化差异所形成的听力理解障碍。

3.精听泛听,“耳感”的养成:现阶段的英语学习中,听力相对于读、写来说,是学生的一个弱项。所以在考前有限时间里要坚持进行不间断的训练,不可用进废退。每周集中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2-3次精听,每次听一份英语听力模拟卷,然后分析得失,总结经验;而每天,学生都有泛听的练习,只要了解大概内容即可。这样持之以恒,以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养成“耳感”,高考时自然就会得心应手。

4.听写结合,关键词的捕捉:听力测试与语法、阅读等书面考试题型相比,具有极强的时间效应,听力过程不具备复制性,所以要做到“过耳不忘”,听与写必须结合起来,尤其在听短文或较长的对话时更应如此。但是听力测试中的笔记应该是速记不是听写,只需把能够用来判断出有用信息的关键词记录下来即可。一般与数字、时间、价格、问路等有关的问题,可以用自己最简便的、最熟悉的办法记录。听写结合有助于集中思想,有助于巩固词汇,的确是一个收效甚佳的好方法。

听力试题中,基本上每次都会有一些问及对话者职业、对话者之间的关系、对话地点的问题,要解答这类问题,以下的关键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识别人物身份的关键词:

Students--exam,study

Doctor--take your temperature, take the medicine,

Manager--meeting, type

Shop assistant―can I help you Size, style

二是常见的对话者关系:

close friends, colleagues, classmates, roommates, strangers, husband and wife, boss and employee, waiter and customer, doctor and patient, landlady and roomer, shop assistant and customer

三是透露地点、场合的关键词:

School--course, mark, store, fail in, pass, papers

Shop--bargain, do some shopping, look for, on sale, cash or check, change,

Restaurant--dinner, dessert, menu, go Dutch, treatto …

Hospital--fever, cough, headache, suffer from, take one’s temperature

Hotel--service counter, double room or single room, check in, check out

Airport--flight, land, take off, hostess,passenger, gate…

Railway station--booking office, ticket, waiting room, schedule,

四、以读“测”听,成竹在胸

其实,虽为高考听力,但实际一半信息靠听,而一半信息靠阅读。听录音前,应快速浏览听力考卷上所给问题和选项,捕捉一切可以从题目及选项上获得的信息,这样考生就可以推断和预测对话所涉及的话题及内容,听前有了充分的准备,听音时就有了针对性,做到了胸有成竹。而且带着问题听,不仅仅在听到问题答案时倍加注意,还有助于注意力集中,思想不走神。

1.以读“测”听,可以预测对话的主题,及时挖掘相关的背景知识,有的放矢。

例1. If the man wants to buy half a pound,how much should he pay?

A. 1 dollar and 50 pence B. 75 pence C. 62.5pence

通过阅读,可以预测到即将听到是“价格”,而且题目中是“half a pound”, 那么听音就有可能就是“a pound”,然后通过计算得到答案。

2.以读“测”听,可以排除错误选项,降低选型难度。

例2. Where was the man’s second restaurant?(09年浙江省高考题) A. on the western side of the town

B. on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town

C. outside the town

根据选项的设置,可以预测出答案极有可能在A、B两个选项中,那么听音时的重点就在于western or eastern.

3.以读“测”听,甚至可以直接导出正确答案。

例3.19.where does the man live?

A. He lives at 254 Pine Street.

B. He lives at 245 Main Street.

C. He lives at 254 Main Street.

这个题目设置是考察数字以及“Main”和”Pine”的读音,但是通过”读”,两两选项中都有相同点,可以预测正确答案是C。(在听音时确认,答案果然是C)

五、临场技巧,事半功倍

1.要争分夺秒。考试时,一拿到试卷,先按规定填涂好有关项目,然后就应该争分夺秒地浏览听力试题,在字里行间找出相关信息,并进行必要的猜测。除了听之前的5秒钟时间外,在广播播放考试的说明和第一、二节的读题时间时,也必须抓紧时间读题。读题时,可以在试卷上圈出关键词,听录音时要眼耳并用,一边用耳听,一边用眼找关键词。做到听与思考记忆相结合,捕捉信息与选择答案相结合。

2.要懂得舍弃。听力考试时间十分宝贵,切忌为一词一句冥思苦想,结果耽误了下一题,造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被动局面。如果一道题没做好,宁可放弃没做好的那道题,也要保证后面所有能做的题。这个时候要有“丢卒保帅”的气魄,即使随便选一个答案,也不可纠缠于已播放好的前一题。

3.要相信自己。听力测试做完后不能轻易改动答案。因为平时模拟考中,有些学生在听力结束后,越想越觉得第一次的答案不对,就改掉了,结果出来,常常是原先的对。因为听音结束后再改动往往不知不觉掺入了自己的主观意识,极易造成失误。相信第一次的选择,没有把握就不要轻易改动。而对于个别没听懂、对答案没把握的题目,可根据已获得的关键词以及你自己听时所做的标记,一一排除那些不太可能的选项,以可能性较大的选项为答案。

4.要细心谨慎。听力高考的答案需要填涂到答题卡上,这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顺序,细心涂好。否则,功亏一篑。

总之,听力是一个不断实践的学习过程,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高三考生须认真了解高考听力的要求,平时要注意词汇、日常交际用语和语音知识的积累,考前要在心理素质、文化背景知识、听力技巧等各个方面进行操练,考试时能够听读结合并掌握一定的临场技巧,那么,必然会在听力考试中胸有成竹,得到事半功倍的收效。

上一篇:论钢琴舞蹈伴奏教师的基本素质 下一篇: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