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学在教育中闪光

时间:2022-10-03 05:21:35

让文学在教育中闪光

师承瑞 山东省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已出版发行《红石谷》、《故乡的明月》、《行意绵绵》、《乡韵》四部散文集。散文集《故乡的明月》荣获2007年度山东省“五一文化奖”一等奖。

8月21日,第五届冰心散文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揭晓,师承瑞的《乡韵》、倪萍的《姥姥语录》等30部散文集获得散文集奖,林纾英的《机场女警手记》、兰宁远的《依然守望天堂》等30篇作品获得单篇作品奖,马力的《中国现代风景散文史》等5篇(部)评论作品获得散文理论奖。另外,还有30部(篇)作品获得优秀奖。山东省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师承瑞是全国教育界唯一摘取这一奖项的一位,为此,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写作是自我提升的一种最好方式

记者:“冰心散文奖”是一项具有权威的全国性的散文大奖,也是中国目前散文单项评奖的最高奖。在这之前,贾平凹、肖复兴、阎纲等获此殊荣。获奖作品《乡韵》是您比较满意的一部,请您谈谈这部文集的梗概和影响。

师承瑞:正像您说的,《乡韵》是我比较满意的一部作品,它是我血液的一部分,可以说,工作之外的激情全部融入到《乡韵》中来了。《乡韵》出版后,受到读者欢迎,社会反响强烈。2011年4月12日,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室、莱芜市文联联合举办了该作品研讨会,与会的省内14位著名作家和文学评论家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以一颗感恩的心,用细腻的笔触,去感悟远逝的生活和精神的碎片;以一种审美的情趣,对生活进行品味和咀嚼,真诚而又真挚地倾诉了对故乡的深切怀恋,全方位反映了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勾勒出了一个时代的回忆,是热烈和纯净的生命的歌吟。”

记者: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些令人感动的故事,在近20年的创作岁月中,在形成这4本文集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的感动和激励让您难以释怀?

师承瑞:现在,我常常想起我的父亲,常常回忆和父亲一起生活的岁月。我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小学教师,他教了近40年书,59岁就去世了。他一生教书育人,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全村、全公社、全县都很有名气。父亲率直、豁达、开朗。父亲经常教育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父亲是我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父亲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我工作和创作上的力量源泉。母亲识字很少,但非常喜欢我的书,多年之前花了眼,一有空闲,她就戴上老花镜磕磕绊绊读我的文章,我的文章不生涩,都是农村的事儿,读起来不难。她像小学生一样,每一篇文章都读得很认真,老人家把我的前两本书放在箱子里藏起来,来了客人她就拿给人家看,对儿子由衷地感到自豪。我的家人对我的关怀、支持,给了我动力和毅力,给了我自信心。

记者:是啊!创作是一种艰苦劳动,需要自己付出,需要家人付出。难能可贵的是您把它变成了一种爱好,而且提升了自己、和谐了家庭,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工作。请您谈谈这方面的诀窍和经验。

师承瑞:我出生在农村,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深知是故乡的水土养育了我,因此对故乡有着深厚而特殊的感情,特别是自己的那些生活经历和体验,时常撩拨起我对故乡的回忆,总想找一种表达方式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过的一些人和事表达出来,把自己想倾吐的真挚的感情倾吐出来,于是就想到了散文。工作之余,我不善闲逛和聊天,于是就拿起笔来爬爬格子,自感是一种乐趣。我想,我的写作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自己、家人和社会,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爱心、有诚心、有决心,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成功,一定能取得丰硕成果。

今天种下一粒文学的种子,明天会收获一棵大树

记者:作家张之路曾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文学就是一粒种子。”在您的影响和带动下,好多同学一定爱上了文学。请您谈谈在学校开展文学阅读的情况。

师承瑞:今天不是一个阅读的时代,但绝对是一个写作的时代,喜欢写作、正在写作、潜在写作的人大有人在,文学让人幸福,是这个时代的特征。正像您说的,文学需要指引,我的写作来源于对生活的思考、对生命的解读。我读了大量的书,从大量的书籍中获得了生活的指引,我想我的学生也应该是这样。我们学院的图书馆是当地最好的,藏书80万册,24小时对学生、对社会开放,学生的阅读量很大,这是一件好事,每一个人的教育是从读书开始的。的确,受我的影响,学院喜欢文学的老师学生大有人在,学生自办了文学沙龙、诗歌协会,文学的氛围很浓。我们学院的信息工程系全是工科专业,可你一进教学楼,如果不告诉你,你肯定会认为是个文学系……我不是他们的文学启蒙者,但我可以把他们领上文学之路,我愿意做他们的朋友,为他们指点迷津。下一步,我们计划办一个文学刊物,刊名就叫《大学生文学》,我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今天的大学生文化素养、文学素养不够,我想利用我的优势和影响,给他们补上这一课。

记者:时下,文学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特别是职业院校学生阅读状况甚忧,人文素质亟待提高。请您从自己成长的经历中,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师承瑞:人的教育,最本质的是人的内心教育,一个人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者,这个教育,只有文学才能完成。我个人认为,阅读的黄金时间是在初中、高中阶段,我们的课程没有规划好,没有把阅读当成真正的学习,所以这个任务只有在大学期间弥补。从我个人的成长经历看,一是广读书。要培养自己的读书兴趣,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形成良好习惯,各种各样的书都要读,专业的、非专业的、文学的、医学的等等都要读,书读多了,知识丰富了,胸襟宽广了,思路开阔了,性格豁达了,为人处事坦荡了,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做到得心应手。二是读好书。要读那些能激励自己上进的书,读那些对自己工作和生活有帮助的书,要会选择。三是活读书。读书不能僵化,读与思、行与思一定要结合好,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工作。知识提高技能,技能改变人生,至少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工作、生活的出路问题。四是持之以恒。要持之以恒地读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改造自己、更新自己、规范自己。

化腐朽为神奇,变抽象为形象

记者:您在前不久的新生开学第一课中给学生讲感恩教育非常生动,效果非常好。这就是作家庄之明所说的“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变抽象为形象”。请您介绍一下,您在日常学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如何发挥文学的“点金术”作用的?

师承瑞:您说得很对。文学是想象的艺术,但不是凭空想象,想象的基础在阅读,在生活中发现和开掘人性之美、生命之美。文学的最大功能是启迪和化育,雨打芭蕉,润物细无声。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学结合起来,我们的教育才更有说服力和生命力。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育了一大批人,成长了一大批人,这就是文学教育功能的体现。近两年,学院开办了国学课,目的不是追风,不是假大空,哗众取宠,我们去讲《弟子规》、《二十四孝》、《三字经》,目的是把前贤的东西和今天现代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去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去体会我们的国学精神,爱国爱家孝敬父母,爱我们的民族。

记者:目前,在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中,需要人情味,需要生动活泼,需要润物细无声,这恰恰是文学独有的教育功能。请您谈些这方面的探索、做法和建议。

师承瑞:我和大学生私下交流过,共同的感受是缺少一种文化的指引,他们渴求被认知、被重视、被发现,渴求展示他们的才华,渴求释放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被理想牵引着,却显得忧心忡忡无可奈何。我们的教育往哪儿切,才是他们需要的呢?我们的党建工作如果死板教条,一刀下去就会扼杀他们的动机。在今天,我们需要大学生彰显个性,把他们的潜质发挥出来,这就需要个性文化走进他们的内心。和他们对话,点亮大学生生活中的明灯,只有文学能够做到。搞文学沙龙,搞演讲比赛,搞影评书评,这样一来,学生的潜质被唤醒了,他们的梦想在学习中悄然变成现实。

(摘自《中国教育报》)

上一篇:体育新课程改革现状随笔 下一篇:新中棉所49号的栽培技术与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