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课后探究

时间:2022-10-03 03:09:45

在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探究热情往往非常高,常常出现的局面是下课时间到了学生所探究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比如:声音的秘密有很多很多,而一节课我们只能研究某一个问题。又比如:纸的研究,学生会提出自己还想知道纸的其他的问题。可见拓展延伸能使学生的探究继续。但是有不少老师并不重视这些未完成的课,往往对学生说上一句:“我们课后继续研究好吗?”但下课之后,问题很快就被遗忘了。留到课后研究的问题,成了完不成教学任务的借口,甚至只是老师完美教学设计中的装饰,本来就没打算课内完成,纯粹是为了拓展而拓展,为了延伸而延伸,有时不过是个美丽的谎言而已。

1 课后探究可以弥补课内探究时间、空间的不足

有些教学内容需要长期观测研究,制作肥料袋、培植种子、种油菜、气象观测,制作太阳钟、看月亮等。在教学《种子的构造》时,可组织一次领养种子的活动,通过让学生亲自观察记录种子萌芽的过程来形成新的、正确的认识。学生在认养种子的过程中,时刻将种子带在身边,每天都把观察到的变化用形象化方法记在小本子上,认养活动结束时,学生自然会对种子的萌发过程有较清晰的理解。学生有了这样的感知过程,对此后的概念形成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课后探究可以贴近生活,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比如认识动植物的特征,从学生身边开始,遵循其认知规律,进行适当的拓展。如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及它们的共同特征、作用、繁殖方式;认识各类动物:昆虫、鱼、软体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哺乳动物、鸟及它们的共同特征;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把学生带到广阔的空间中去,让他们亲自采集植物,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了解各种植物来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发现不同的植物各部分的颜色、形状、大小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归纳各部分的作用;教学动物时,就让学生去观察鸡、鸭、鹅、猪、狗、牛、青蛙、蜗牛、鲫鱼、甲鱼等;在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学生在课堂上探究了弦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有学生提出了弦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材料有关?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就请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课后去探究。

3 课后探究可以重视平时忽视的科学问题,重新体验感知

农村不少家庭都养蚕,可是现在的孩子平时很少认真去观察过,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回家或去亲朋好友家,看看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观察蚕的过程中,学生一定提出很多有趣的问题。学生提出了问题就说明学生进行了思考,哪怕这个问题没有什么价值,但至少对这个孩子是有价值的。教师教学时组织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哪些问题值得探究,可以探究,哪些问题不值得探究,不能探究。孩子们就会感觉到老师对他的问题的尊重,由此产生一种满足感,为以后的探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教师的指导提供了方向。

4 课后探究可以运用所学,检验所学知识,发展能力

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了光现象的知识后,可以布置学生课后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他们想到了多种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如有利用影子进行测量的,有用平面镜进行测量的,还有用照相机进行测量的等等。如在学习简单电现象后,学生知道了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学生又提出了塑料圆珠笔与头发摩擦后带什么电?丝绸与毛皮摩擦后会不会带电,带什么电?还有哪些物体之间相互摩擦会带电等。这些问题课堂上没有时间一一解决,这就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制验电器进行探究。又如教学不倒翁一课后,学生知道了不倒翁的秘密,可让学生自己去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倒翁,人人都动手实践的机会,对培养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大有帮助。

上一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用学生的“错误” 下一篇: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