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怎样支持非公经济

时间:2022-10-03 02:44:29

金融业怎样支持非公经济

重塑市场定位,增强金融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渗透和支持能力。一是强化对中小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明确贷款操作程序和管理措施,并根据中小民营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确其在年度新增贷款增量中的占有份额;同时,各国有商业银行上级行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合理调整授信额度,向一部分经营规范、经营效益好的县级支行下放一定限额的贷款权限,由其根据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特点、信用程度、经营状况等及时提供信贷支持,并做到简化手续、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周期,及时满足中小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要把主要信贷资金用于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小民营企业融资主渠道的作用。二是实施信贷战略转移,突出信贷支持重点。支持有市场、有效益、还本付息能力强的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效益的“高、精、尖、特”产品,实现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增强市场竞争力;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参与改制,鼓励兼并扩充,实行横向联合;把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与扶持再就业工程相结合,缓解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

完善功能,拓宽业务,为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一是金融机构在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信贷投入的同时,应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针对中小民营企业更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开发新的金融服务品种。二是在融资服务上,要扩大票据承兑、贴现业务,试办融资租赁业务,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理财服务上,主动上门为中小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当参谋、出主意,帮助中小民营企业用好用活现有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多视角、信息灵的优势和便利条件,及时捕捉市场“空白点”,向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有利发展的技术信息、产品信息,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指导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区域性信贷政策,合理引导贷款投向;进一步扩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应用范围,开办非全额质押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适当降低保证金收取比例,加快商业承兑汇票的推广应用,扩大企业参与面,优先为其办理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增加对基层人民银行再贴现、再贷款的额度,调节区域货币供应总量,以增强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民营企业信贷支持能力;充分发挥利率杠杆的调节作用,适当降低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在合理的利率区间内,使利率更具有弹性,更接近市场化,并将部分短期贷款转化为中长期贷款,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鼓励有市场潜力的高科技中小民营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向社会直接融资,改变目前单一的信贷市场融资状况,切实推动中小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摘自2005年2月17日《中华工商时报》 )

上一篇:马来西亚近期不会放弃固定汇率制 下一篇:重塑信贷管理体制打通非公企业融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