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扩大阅读量的效果评定及巩固

时间:2022-10-03 09:27:38

语文教学中扩大阅读量的效果评定及巩固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汇,是文明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人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知识信息的最根本途径。文明传承和民族兴旺的历史证明,国民的阅读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力和发展潜力。“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她)的阅读史。”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指出,“人的早期阅读经验对其一生的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有着基础性作用,因此推广阅读的重点人群应该是中小学生。”阅读是获取知识、丰富视野的过程;阅读是提升感悟能力、激感火花的过程;阅读是由文本走向自我、探寻精神本质的过程。

根据国家公布的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每年出版各类图书不下30万种,但户均消费图书仅1.75本,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却是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所以扩大人们的读书量,尤其是扩大在校中小学生的读书量已经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但是在校的学生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并没有整块的时间去大量阅读,这就需要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推荐,再利用现有的条件,在时间上化整为零,切实做到扩大阅读量,丰富阅读经验,提高文学修养。但如何评定学生是否扩大了阅读量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摸索了一套较为可行的方法,以供参考。

第一是,能否对课本资源进行整合。因为学生接触最多的还是教科书,对教科书的作用要尽可能发挥到极致,老师不能一讲了之,自然学生也不能一学了之,还要能对课本资源进行整合。让我们回味一下于漪老师教北朝民歌《木兰诗》时提出的一个问题:“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中的“东”“西”“南”“北”有怎样的含义,他们与乐府诗《江南》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中的“东”“西”“南”“北”有什么不同,与徐渭题写在青藤书屋的对联“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中的“东”“西”“南”“北”有什么差异,与王实甫在写阳关的对联“悲欢聚散一杯酒,东西南北万里程”中的“东”“西”“南”“北”又有什么差别?于老师的这节课,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感受到了古典文学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整合了已有的课本知识,把教科书的知识纳入到了一个网络和体系中,提高了学生学习课本的兴趣。

我们在学习高中语文第六册的课文时,有一个单元是节选的《红楼梦》部分,基本上是节选《红楼梦》的后半部分,我们就把以前曾学过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林黛玉进贾府》拿过来进行比较学习。同学们经过比较,就很清晰的看到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败过程,同时也是封建王朝衰败的过程,深刻理解了《红楼梦》的主题,体会到了曹雪芹无力补天的感慨 ,激起了很多同学阅读全本《红楼梦》的兴趣,这样做也检查了学生整合课本资源的能力。

第二是,能否以课内为依托,拓展到课外。在中小学时间能提供的阅读量毕竟是很有限的,要想获得大量的阅读信息,必须大力拓展课外阅读,但学生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习,怎么办呢?就以课内为依托,拓展到课外。在讲课文的同时,做到内牵外联,把学生有课内引向课外,用课内的阅读“例题”去接课外的“方程”,再用课外的营养来滋润课内的内容,实现由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的延伸,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做到有机结合。

如在《失街亭》教学中,教师在分析了诸葛亮失谋失察以致失街亭后,就“诸葛亮的北伐结局如何”让学生设想,这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式的悬念设置,大大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又比如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分析林冲的性格特征,主要体现他懦弱的一面,被逼上梁山的主题。但有同学联系到了林冲以前的所作所为,比如,在遭受高衙内的陷害被充军时,为免连累妻子他忍痛休掉爱妻,在野猪林他劝阻鲁智深杀二位公差,因为不干他们的事。这些都体现出林冲是一位重情义的好男人,同情弱者的伟丈夫。这位同学能分析到这种深度,肯定了解这些知识,自然是读过《水浒传》了。

第三是,能否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博尔赫斯问道:什么是天堂?博尔赫斯答道:天堂是一座图书馆。书做成台阶,直入云霄。图书使我们完成了天堂理想。阅读应被看做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荒蛮,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人类的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是同步的。阅读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一种智慧,阅读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我们通过阅读可以体验无数的别样人生,我们的心灵可以无所羁绊地随性遨游,这是真正的大自由。图书馆里有充满智慧和让人灵魂飞扬的书,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因为,任何一本书,只要被打开,我们便立即进入了一个与凡尘不一样的世界。那个世界所展示的,正是我们梦中的天堂出现的情景。

我们不可能每人拥有一座图书馆,但是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书和别人的书进行交换。我在自己的班级让学生每人带来一本书和别人交换阅读,交换之后就可以有六十本书读。读完以后再去学校图书馆借,想再扩大阅读量再去市级图书馆借。这样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扩大了阅度量 。这样以后每个人再向别人推荐一本自认为很棒的书,那么他就自然会精挑细选了。

对于课文中的名篇名段一定要求学生熟读成诵,这还不够,早上是读书的大好时间,我们就发给学生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即晨读卡,效果很好。在晨读卡上学生经常见到一些名人故事、典故来历、名人名言等等,他们觉得很亲切,激起了兴趣,巩固了知识。

另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就以写带练,以写促记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在对课本资源整合时,提倡学生写一些比较性质的小论文。有的学生对诗经《氓》和《孔雀东南飞》进行比较阅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氓》中青年人有相对的婚姻自由权利,到了汉朝时青年人的婚姻自由权利被剥夺了,为什么呢?《孔雀东南飞》里有答案,青年人的婚姻是凭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的。因为《孔雀东南飞》出现多个“媒”字,在《氓》就没有这个字。还有汉朝的封建礼教更严格,“三从四德”更加紧密地套在了妇女身上。刘兰芝和她的母亲就集中体现了“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教条对妇女的束缚。这是对课本资源比较成功的整合。

当然,条条道路通罗马,在扩大阅读量上,以及如何评定学生的阅读效果,如何巩固阅读效果的问题上,大家见仁见智,百花齐放,才能真正做好这项工作。

上一篇:另类的埃塔尔 下一篇:初探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