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体性问题浅说

时间:2022-10-03 08:13:55

教师主体性问题浅说

哈耶克曾说过,“所有通往地狱的路,原先都是准备到天堂去的”。起初,所有教学活动,原本都应该是走向幸福生活的,这是教师的义务也是教育学生的理由。不曾想,美好的教育理想逐渐被异化成知识传授、意志操纵、道德压制的教学现实。可曾想过,如果教师自己都不能乐在其中,又何谈让别人幸福?所以,若要学生幸福地学习,教师就要快乐地教学。如此一来,教师就要认清“我”是谁,完成对“我”的判断、省思、规约,乃至实现自我、救赎课堂。

一、被群体压制的个体

通过以往教育经验可以自信地判断,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到底能带来多大的变化,课堂教学能有多少新气象,教师的转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很愿意相信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导者,是学生的守护者,却在不知不觉中将教师概念化、群体化,使之变成一个可以任意粉饰的名词。教师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失去了自身的特质,就像迷失在茫茫人海中那样。我们很多时候尊敬教师(这个集体名词),多是因为把教师看作教育思想的最终实践者,是学生未来的缔造者,而很少因其特有的气质与关怀而发。有人给予教师很高的评价:如果一个民族不能让校园里的教师笑起来,这个民族的未来就不会有多少笑脸;如果一个民族的教师不能挺起胸膛,这个民族的未来就很难直起腰杆。当下,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期待尤甚,使得教师的任务变得比以前更加繁重。因为他们承载了太多的理想,他们貌似成了民族自觉的寄托。

当下流行的是张扬自我、寻求自由的志向,课堂被当作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现实中却不然,教师几乎失去“个体”的意义,他们多以社会的期望而存在着。多数情况下教师受到他人选择的制约甚至“绑架”,无法成为真正的自己。内心慢慢烙上“习得性无助”的印迹,忘却了“我”是我自己,而是想成为“我们”,对自由、自主的向往不再那么强烈。“我”享受不起这种高贵的待遇。作为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消灭或者掩盖个体自我的判断,来获得别人的肯定,融为集体的一员。我们的很多教师都无意识地遵照他人的评判来过自己的人生,忘却了自己内心的诉求。他们最多的话就是“你告诉我具体该怎么做?”对赋予他的自由,他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会感到自由变成了对他的巨大的束缚。尽管我们反复的强调人生活在群体之中,但这不是自我放弃的理由,也不是依附于群体湮没自尊的妥协。

二、被欲念诱惑的智者

传统意义上把教师比作“蜡炬”,教学则基本上是“为人”的,而不是“为己”的。教师群体中不乏令人感动的师者,不缺道义的守护者,只不过放在学校里面就显得寥若晨星。当然也有很多幻想破灭或者心怀私心的人,一起混迹到学校中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逐利之人,期望遇见“启明星”引领自己走得更远,爬得更高;乐教之人,藏身教室,看见的不是星星而是略带疑惑稍显天真的表情和闪闪发亮的眼睛;多数的是平常之人,大多时候拒绝麻烦就像害怕痛苦一样,过着平常的生活。而现实中教师教学多是“为己”,也是正当的诉求,只不过又掺杂了太多的私欲而已。追求自我实现的努力逐渐被感望演化成自我享受的张扬,德性、善念被搁置,人性的光辉遭遇搁浅。教育学生被当作职业而不是“志业”本无可厚非,只是一味放纵利益的考量,而暗淡了价值的判断,践踏了为人师者的伦理底线。教学技能的提升以及课堂组织形式的变化并不是救治良知泯灭的良药,为人师者如果不能真诚相待,这样的教学“仅仅是禁锢生命,阻隔爱”。

为什么我们在游戏的时候是那么快乐,而学习却少有那种体验呢?人到底是懒惰的、追求享受的还是其他什么?什么目的决定了自己作为教师的方向?很多时候,教师很难摆脱社会所施加的标签,当下普遍流行的衡量一个人成败与否的标准是看他能赚多少金钱,或者他赚取金钱的潜力。别人眼里,教师用工作换取安稳的生活以及令人尊敬的晚年时光是这个群体最大的守候,只不过“一眼望到头”的职业生涯难免令人失望。因为,人都有向上之心,但在教师的生活中貌似永远是上课、下课,内心的沉沦是常有的。当今的教师,不再奢求自己是学生的“太阳”,但也不能卑微地认为是教学生活的一个配角而已。重要的是,能从演绎自己中得到快乐,知道自己的现实状态是什么样的。以听评课为例,很多教师在旁边悠哉地倾听对授课教师的批评而忽略自己存在的问题,好像别人的伤,永远不会是自己的痛。认清外部表现的自己,不甘过混沌的生活;反省内心的自己,不做命运卑微的奴隶。在认清外部期望的“我”,内心标榜的“我”和现实展示的“我”之后,寻找“我们”之间的平衡,重拾自我。

三、反省教学的师者

恩格斯曾经说过,“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我们可以大胆断言:教学并不是把教师当作达成自己目的的工具,它不过是追求着自身目的的教师的活动而已。不论是主管部门、校长还是师生,每个人都追求他自己自觉期望的目的而进行活动。教学目标最初源于个人活动,只是受到现实教育目的的极大限定。学校可以视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与时空构成的场域,因此,决定了活动的目的不能是随意的,它需要一定的指导和适当的规约。现实教学生活中一节课的设计或者关注知识、技能的习得,或者重视过程的体会与方法的训练,抑或者关切情感的体验、态度的表达、价值观的树立。总是少不了关注其中一点或者几点,才使得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如此一来目标的树立不是随意为之也不是教条似的依据教材,它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反思。这堂课的目标是什么,和以前有何承接和发展,如何能达到目标,如何判断已经达到目标?

当然,更多的时候,教师是什么样的人要比他教授什么更为重要。教师本该认识到教学不是强制学生、训练学生,修剪学生多样性达成统一性的工具,它是别于他治又让学生自治的教化过程。偏偏一个个漫无边际的问题,不合逻辑的表达,还有几个令人“发狂”的孩子,使得教师逐步丧失了起初的热情与合理的判断。教师们应该知道,多数情况下学生是好学的,却又都是厌恶类似学校里的学习方式。我们猜想,快乐体验的缺失是其中原因,感性远远胜于理性的儿童自然难以喜欢学校里面枯燥的学习方式。我们期望学生从被动灌输的客体逐步走向自主学习的主人,尽管当下的改革使得课堂有所活跃,但是距离自主、自由的学习理想还有一定差距。知识传授本无可厚非,但不能以藐视人作为个体的感受,把“学生”仅仅当成“学生们”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其个性与追求淹没在整齐划一之中。

四、躬身实践的园丁

人们常常对课堂教学感到失望,但找不到救赎的道路,更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课堂绝不是学生快乐的家园,更不能是黑暗的炼狱,它是一个提供梦想与可能的地方。我们期望通过教学改革,就如大革命一样,孤傲地认为传统教学已经使得学生失去了太多东西,以至于不用担心改革带来的风险。我们抱着自我否定的决心,渴望通过一次狂飙突进重建新的教学秩序。可是,这种理想的信念,家长、教师、社会都不敢信,他们宁愿相信分数。也有人悲观地认为我们所处的时代,个人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而屈服于隐蔽在背后的神秘力量,整天自怨自艾。少有的一些人在认真做事,也不过被世人看作时代的堂吉诃德,被讥讽为不谙世事的疯子。

尽管艰难,也不要因自己力量的弱小而消沉,因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正是一步一步探索出来的,改革动力应该由这些正面的能量聚合而成。我们对教师依旧抱有极大的信心,不用刻意追求分数,假意附和改革。记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有一个“农夫和他的孩子们”的故事,大意如下:有一天农夫快要死了,想要传授务农的经验,便把他的儿子们叫到一起。说他生病很久快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不让孩子们把祖先留下的葡萄园卖掉,因为有宝贝埋藏在那里面。他的儿子们以为葡萄园里一定埋藏着数不清的珍宝,农夫死后,兄弟几人把葡萄园的地全都掘了一遍,谁也没有找到宝物。可是葡萄园的地松软极了,像是耕了一遍。第二年葡萄园里结出了几倍的果实,他们大获丰收。至此,他们才恍然大悟。所以,我们不能丢弃美好的幻想,不论是怀着什么样的目的进入教育行业。学生总是要教,汗水总会要流,莫要过多埋怨,收获自在勤劳耕耘之后。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上一篇:实现电教媒体与科学板书的完美融合 下一篇:产业集聚动力机制可持续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