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口妊娠误诊过期流产致大出血1例

时间:2022-10-03 01:48:17

子宫切口妊娠误诊过期流产致大出血1例

病历资料

患者,女,25岁,农民,孕2产1,早孕人流1次,剖宫产术后3+年,药物流产后阴道大流血1+小时入院。该患者因停经70天,反复阴道流血20天,B超提示过期流产(子宫前后经6.2cm,宫壁回声均匀,宫内见1个3.5cm×5.0cm的似胚囊回声,未见胎心胎芽),在我院门诊予以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腺醇行药物流产术。服米索前列腺醇7片后出现腹痛及阴道流血,但一直未掉产,遂在门诊行清宫术,术中查宫颈光滑,子宫前位,2+月孕大小,质软压痛,双附件正常,器械进入宫腔立即出现涌血,量达300ml停止操作,收住院治疗,住院后积极补液止血,合血输血的同时再次清宫,术中清出少量的机化组织,且钳夹困难,感觉组织与宫壁紧密结合无法清除,子宫软不收缩,再次出现涌血,过程中出血量达500ml。患者出现心慌,面色苍白,测血压80/46mHg立即停止操作,于阴道内塞纱条压迫止血,并将病情告知家属:目前病情危重无法转诊,基于我院条件有限不能行子宫动脉栓塞下清宫,建议开腹行子宫切除以达止血,保全生命。

立即在补液、输血(红细胞悬液1.5U)的同时,急诊送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子宫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前壁与腹腔广泛粘连不活动,子宫前位2+月孕大小,呈葫芦状、质软,试着分离粘连困难,在宫体前壁作4cm的纵切口,用卵圆钳钳夹组织时,发现组织物位于切口部位钳夹困难,出血量多,改行子宫切除术,切下子宫剖视:组织物附着于切口部位,已机化,宫底部未见组织物着床,术中输入B型红细胞悬液1.5U,手术顺利,术后予以补液,抗炎,止血治疗,术后6天治愈出院。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子宫切口妊娠率增加,由此产生的并发症比率升高。

子宫切口妊娠是指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也是剖宫产术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病因尚未明确,多数认为主要是与剖宫产术后引起的子宫内膜修复不全,血供减少,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瘢痕裂开有关,孕卵着床于切口瘢痕处,绒毛易于穿透子宫肌层,甚至穿透浆膜层,剖宫产横切口位置较低者,在子宫复旧后瘢痕多位于峡部,常在孕早期出现阴道流血,易误诊为先兆流产。该病例为停经后出现反复的阴道流血史,而在药流时由于绒毛的植入,以及子宫下段与腹壁粘连固定呈葫芦状,影响子宫不收缩,导致术中大出血,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所幸的是我们处理及时有效,抢救了患者的生命,遗憾的是术前未能明确诊断,未能保全患者的子宫及生育。

该病例是我院惟一也是首发的一例,没有临床经验,在清宫致出血多时应再次复查B超了解组织着床位置,不难发现切口妊娠,从而可以行甲氨蝶呤加米非或子宫动脉栓塞下清宫的保守治疗,或许可以保留该患者的子宫及生育,因为患者很年轻仅25岁,术中试图想清除切口部位的组织物保全子宫未成功。

因此,加强切口妊娠的认识,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剖宫产技术,降低子宫切口妊娠率是我们产科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

上一篇:多次电复律救治恶性心律失常1例 下一篇:以昏迷为表现的Wernicke脑病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