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生成的几点看法

时间:2022-10-02 11:55:54

对课堂生成的几点看法

摘 要:生成性思维指导下的生成性课堂教学具有更加玄妙的可探寻空间。课堂变化利于学生知识的完整理解,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习惯的养成,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很多老师过度看重课堂的预设,忽略课堂的生成,面对外来因素的干扰而无所适从。

关键词:课堂生成;新课程;素质教育;探寻

所谓的课堂生成,我认为是根据课堂学情变化,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产生从质变到飞跃的教学流程和三维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再生服务。也就是一个无法复制的智慧的碰撞过程。那么,如何抓住生成,创造智慧碰撞呢?

一、教师要正确把握课堂生成

在新课标的倡导下,教师必须适应潮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那么如何去正确把握课堂生成呢?我认为首先要把握一个“度”,也就是说不能把所有的生成都接纳。正如特级教师魏书生所言:“不能剜到篮里就是菜。”我们应该懂得,学生是有思想的充满智慧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观,有对事物的独特看法和认识,他们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要容许他们生成,积极欢迎他们生成,任何“节外生枝”的教学现象都是正常的,都可能发生在“这个”课堂上。教师的智慧恰恰在于凭借自身的深厚的教学底蕴及时进行教学诊断,并灵活地处理这个“事件”,这就需要教师用“度”来解决好。因为学生天性好奇,遇到异常天气,听到一阵脚步声,看到一只小飞虫都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干扰正常的教学。教师如果为了维持上课纪律,压制学生,那么就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得不偿失,会造成课堂危机。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课堂生成,使之化为有效生成,成为学生发展的教学资源。

二、好的教学生成要有核心

课堂生成的核心思想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共同投入,并相互影响,相互启发,通过教与学活动结果的撞击闪现各种知识火花,通过不断磨合而产生各种愉悦体验。从教学的许多意想不到的事件中,发现一些意外涌现的价值,发掘其教育意义和成长意义,从而使学生都能体验到创造的喜悦与生命的感悟。作为教师要有强烈的课堂生成意识,当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偏离了关注点;当学生茫无头绪,丧失信心脱离了文本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生成,不注重实效让学生随波逐流,教师必须要把握生成的核心,因为课堂生成犹如一把“双刃剑”横在教师面前,它可能使课堂锦上添花,亦可能是画蛇添足,使课堂误入歧途。前者,是我们追求的艺术境界,后者我们应该大声喊停。那么如何才能不跌入陷阱?我认为生成要有核心标准。教师首先得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看看生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完整理解,是否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习惯的养成,是否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否则无意义的生成引起课堂程序的随意生成,会浪费授刻时间,浪费时间是教师的失职。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光彩。

三、课堂生成和“用教材教”的关系

我和大多数的老师一样,认为把教材内容输送给学生基本就完成了任务。这是传统的教学的模式,对发掘学生的潜能没有帮助,是典型的“教教材”做法。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学会用教材教的教学方法。因为要想课堂生成有效,必须掌握用“教材教”的教学方法。李明新老师说得好:“教教材”,出发点是完成认知任务,眼中只有书没有人;“用教材教”的着眼点是育人,是着眼于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使用教材的教学策略的历史性进步。

四、课堂生成和教师的备课息息相关

我认为课堂的生成和教师的备课息息相关。应在备课中需留出教学计划外的空间,为学生提供生成的平台。因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学生个性不断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教师不能完全依据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案进行教学,要善于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

写到这里,我认为课堂之生成,纷繁复杂,想让课堂生成有效,想让课堂生成发光,想让课堂生成能为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发展,只有教师坚持用生命去诠释教学,用生命去呵护学生,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绽放出鲜活的生命之花。

(作者单位 辽宁省沈阳铁路第二中学)

上一篇:用爱,让你闪闪发亮 下一篇:浅谈初中女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