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家校合作难题以及举措

时间:2022-10-02 02:20:49

国内家校合作难题以及举措

一、家校合作的特殊意义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其特点,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校如果忽视家庭教育的影响,离开了家庭配合的学校教育必然因为孤军作战而难以奏效;家庭教育如果与学校教育方向不一致,就会使学生不知所措,家庭教育也将举步维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走向结合,是因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相同的,也是因为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提供指导,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只有环境不同、教育者不同,没有主次之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该是“指导与配合”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合作型关系。

(一)学校教育的局限

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它的一切活动都服从于教育工作,为培养、造就人才服务。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教育的社会活动。它是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培养的毕业论文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和教育大纲,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确定教育内容。以科学的、系统的教材为依据,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并利用集中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教学。学校教育的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科学性,以及教育教学的一切专门的物质设施,都是家庭教育所不能比拟的。除此之外,学校的教育者——教师,一般都是接受过系统的、专门的职业培训,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的专职教育工作者。他们能够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教育学生的工作上。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明确教育目的,熟悉教育内容,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加上传统赋予教师的权威和崇高地位,在人们心目中十分牢固,增加了学生和家庭的信任,因而能够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而家庭教育者——家长,一般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训练,缺乏教育理论修养,对教育工作不太熟悉。他们都有各自的社会角色和职业,教育子女只能在工作和劳动之余进行,所花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显而易见,学校教育的优势是家庭教育无法比拟的,无论从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效果,还是从教育者、教育环境、教育设施等猪方面而言,学校教育都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学校教育的制度化和正规化,一方面显示了教育的成熟,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它的弊端——制度化容易导致僵化和模式化,对社会变革反映迟缓,学校教育出现了诸多局限。

1.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可以对影响学生的校内环境进行控制,而学生几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以外的地方度过的,这段时间若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弥补,学生的这段教育将成为真空,单依赖在学校的教育,不可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学校教育将孤掌难鸣。

2.人是由各方面素质构成的社会的人。学校是教育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而学生要成为一个健康合格、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大量的生活磨练、社会锻炼,也就是说除了学校教育之外,还必须在生活、社会大课堂中锤炼,人的性格、品质等多种综合因素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学校教育的模式如同流水线的作业。在学校,一个教师往往需要面对数十个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加上师生的变动,一个教师往往很难透彻了解每位学生。对学生了解不够,学生人数多既给密切师生关系带来障碍,也对教师实施因材施教,个别教育带来困难。

4.对教育我们必须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它。特别在当前,教育的体制与师资的力量远非完善,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我们不能把学校看成是医治百病的良药,教育的问题仅仅靠学校单方面来解决势必势单力薄。

(二)家庭教育的优势

教育是社会现象,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基。无论学校教育多么重要和不可缺少,也绝不能代替家庭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德育,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仅有学校教育是难以实现的,它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支持。家庭教育的优势与特点,决定了它的基础地位。对青少年儿童而言,家庭教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人格形成最重要的时期。中小学生正处在大脑迅速成长发育时期,也是潜意识学习的最佳时期和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父母和子女由于特殊的血缘关系,他们之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情绪、态度,甚至决定子女的行为,这种情感的共鸣,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另外,父母不仅和孩子接触最早,而且和孩子接触时间长,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特殊的亲子关系,使父母能够深刻而系统的了解子女的全面情况,从而做到家庭教育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因此,个别教育、因材施教是家庭教育的优势,这是其他教育难以具备的。

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在纪念他母亲的时候写道:“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其中有给我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的确,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可以说是“生命的教育”,这种影响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人难以做到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儿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都起着奠定基础的作用。它是最富感染力的教育。家庭教育也是最富灵活性的教育,不受任何条件限制,能够作到“遇物而诲”,随机教育,方式方法也比较灵活,容易被子女所接受。

除以上所说的家庭教育的感染力、针对性、灵活性外,有关专家学者还总结出若干优势。如(1)特殊的权威性。传统赋予家长的权威性,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大优势,是有效地教育和影响子女的重要条件。(2)天然的连续性。同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一般没有生活环境和教育者的更换问题,受教育者大多连续生活在家庭这个比较稳定的环境里,与教育者有天然的连续性使家庭教育成为一种终身教育。人的一生始终都在直接或间接的接受家长特别是父母的教育和影响。(3)固有的继承性。人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从祖父辈那里接受的教育影响,去教育影响自己的后代,这就是家庭教育固有的继承性或连续性。即所谓的“家风”或“门风”。其中“家风”或“门风”对于子女后代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优势和家长的教育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具备的。尤其对独生子女来说,父母甚至祖辈等家庭成员将教育力量集中在一个受教育者身上,个别教育、因材施教也成为家庭教育的优势之一。这些优势都成为青少年儿童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坚实基础。因此说,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

(三)学校、家长共同面对一些新的教育问题

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带来了腾飞,也为社会的道德建设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其中,社会通俗、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最使学校和家长头疼。孩子在衣着服饰上追潮流、追名牌,很多家长在反对无效之后是自己节衣缩食去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要满足感官刺激而要求电子游戏不断升级,很多家长在反对无效之后是不断花钱为孩子的电脑和游戏软件升级,直到孩子沉迷于上网聊天交友而荒废学业,沉迷于色情网页而神魂颠倒,沉迷于暴力游戏而演变为暴力倾向,家长才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感到对孩子不能一味的退让、迁就,一些家长就在限制孩子上网上下工夫,限时间、限内容,装上过滤软件,把孩子的电脑从房间搬到客厅置于父母的监督之下,使用一切能想得到的办法。家长在家里设下道道“马其诺防线”,孩子却跑到外面泡网吧去了。在那里没有了家长的唠叨限制、有吃有喝,更是泡的昏天黑地日夜不分。一些家长采取经济制裁,却导致一些孩子去偷去抢。报刊电视不时报道有青少年因没钱泡网吧而去偷去抢甚至杀人、有青少年因在网吧泡的时间过长而猝死,家长闻之可谓不寒而栗。除了孩子泡网吧,令家长忧心重重的还有其他的社会负面影响,如不良图书、报刊、杂志、漫画;夜总会、歌舞厅;某些影视、录象、影碟;黄、赌、毒等现象;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势力等。家长深感问题复杂而非家庭教育所能完全解决,有的家长更感到束手无策。家长最直接想到求助的首先是学校,而对学校来说,这也是一个不易解决的新问题。学生在学校发生的问题,学校较好解决也较易解决,但问题发生在校外,涉及很多社会问题时,学校的教育也遇到很多难题。

在我国,学校除面临上述由现代社会带来的问题外,还有其他方面的挑战,如社会转型期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教育观念、体制、内容及方法的变革,独生子女增多,家庭的结构和功能的转变等等。所有这些,使得我们的学校在家校合作方面显得更为迫切,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四)传统家校合作模式受到挑战

在传统的家校合作模式中,家长多处于被动的地位。家访的主动权,是在教师手里,什么时候家访,家访什么内容,完全由教师决定,家长只有恭恭敬敬等候和聆听的份儿。家长在被老师问及时,会向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甚至个别家长会主动向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但极少家长会主动建议老师怎样教孩子。在家长会上,家长们无论是专家、教授或是名人、高官,或者自己就是老师,都只能是席下的听众。只有到家长会结束,自己的孩子不在被批评的名单中、不在成绩退步者名单中,才长长松一口气,有一种被宣判无罪的感觉。如果有幸自己的孩子被点名表扬,家长就觉得脸上有光,心里沾沾自喜;如果不幸自己的孩子被点名批评,家长就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心里在寻思回家如何教训那个“不肖子女”。“宣判结束”,有家长继续留下,也只是进一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很少会“不知好歹”的建议老师如何教自己的孩子。好在这种“等候宣判会”一年只有两三次。

后来,电信技术和家长的经济水平都提高了,家家都有了电话、电子邮件,“电话家访”代替了部分传统家访,但性质基本没变,只是更方便了用电话传召家长来校处理突发事件。电子邮件目前用的还比较少,但功能、性质与“电话家访”差不多。家长有时也会打电话给老师,但也多是反映或了解孩子的情况,而不会斗胆地为老师“出谋划策”。“家长”学校大多也办得很象学校,家长就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听报告成了这所学校主要的授课形式,这所学校的任务就是教家长如何当家长,家长的任务就是听取教诲。在家校合作中,家长总是处于被动地位的主要原因,是其背后的一种错误的假设:对学生的教育,是学校的任务和功能,家长一般不具备这种能力,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只能起“配合“的作用。

当今社会,强调家校合作已经是一股世界性的潮流。这是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的获取相当便捷,学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渠道由过去单一的渠道扩展到多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的强化了学校的教育,有的则淡化甚至抵消了学校的教育,造成学生价值观念的混乱,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和学生家庭的通力合作,整和双方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提倡“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证明了下面的结论:当父母以各种方式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孩子的学业表现就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次,父母的参与过程对孩子的成功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无论家庭贫富、父母的文化程度、孩子的年龄阶段,父母的参与对孩子的学业成就与将来的职业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我国家校合作的现实与存在的问题

虽然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早就受到政府、学校的关注,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偏差。

(一)认识错位、观念陈旧

从家庭方面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他们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的事,孩子的学习和品德由老师来管,自己只管吃、喝、拉、撒、睡。有的家长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和分数,在其他方面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或对子女娇生惯养,百依百顺。还有的家长对教育子女无自信心,认为自己文化素养不高或不懂教育,没有能力参与学校教育活动。

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总认为家长不懂教育规律,一般因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差,往往不懂如何教育孩子,他们不仅没有能力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反而时常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麻烦和干扰。当家长走进校园,坐入课堂时,教师们倾向于自我保护并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感,他们的职业权威和形象受到威胁和挑战。教师认为家长介入校内事务,是在监督、挑毛病。这是对家校合作意义的狭隘认识,实际上这也是我国几千年来从私塾到学堂、学校教育封闭的体现。从学校方面看,由于当今各中小学一味片面追求升学率,办学思想的偏差,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以及社会舆论界都将眼光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上,致使学习成绩的好坏几乎成了衡量一个学校或教师教学质量好坏的唯一准绳,这就造成了家校合作的内容及其单一,仅仅只限于督促学生的学习上。特别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教育体制,阻碍学校采纳家长的见解,不能使其与家长合作成为教育运行机制的组成部分。

(二)活动无序,合作无据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家校合作方面既没有教材,也无其他依据,只是零散于各级领导讲话及文件中,所以家校活动的开展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计划性。在实际中,许多学校缺乏家校合作的整体计划,校、年级、班级各层面的家校合作难以相互配合,有的年级、班级往往是因为年级主任、班主任认为有必要召开会了,就将家长一个个通知到学校。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缺乏活动记录,更不谈家校合作方面的经验总结。在这些目的性不强,准备不足的活动中,收到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缺乏互动性。家校合作应该是家长与学校、教师在活动中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过程,即双方需要相互交流、沟通,这才是家校合作的真正前提。但在实际活动中,教师对家长大都采取简单的灌输方法,由教师讲如何去做,只有单向交流,缺乏双向对话。如家长会,基本上是校长讲、教务主任讲、班主任讲,如同报告会一般,家长被动的听,没有发言的机会。其效果微乎其微。

3.缺乏平等性。在很多学校中,家校活动处处以学校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只考虑学校、教师的需求,活动的时间、地点只考虑教师的便利,家长只有被动的通知。有的教师总认为家长是不懂教育规律的,没有发言权,教师处处高人一等,致使许多家长到学校后诚惶诚恐,怕说错话。使家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4.缺乏连贯性。家庭、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有利于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我们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许多学校家校合作活动并没有正式纳入学校整体教学活动中,家校活动在时间上断断续续,在内容上缺乏前呼后应,家长无法找到活动的规律。也就无法找时间与学校沟通,家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教育知识也就零零碎碎,不系统的,无法从根本上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方法的体系。可以说,这种零碎活动的开展很难达到我们的目的。

(三)观念不一致

在家校合作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往往出现一些矛盾和碰撞。这主要是由于双方的某些观念不一致。如在人才观方面,大多数教师能够确立符合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特点的正确人才观。认为凡是适合社会需要的各级各类有专长的全面发展的人都是人才。而不少家长则认为只有脑力劳动者,如科学家、工程师、影视歌星、外资企业的白领劳动者,才是人才。由于这种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在培养方法手段上,也出现严重分歧。严重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又如在儿童观方面,大多数教师能够确立民主、发展的儿童观,能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认为儿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有的家长则残留着封建宗法观念,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用僵化、停滞的眼光看待孩子。两者的这种差异,表现在教育上,教师能民主待人,耐心说服,因材施教,而家长则往往简单粗暴、急于求成。在道德教育中,家庭学校由观念上的差异引发的矛盾冲突就更为突出。家长、教师都知道道德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这点上,双方都有共识。然而涉及到具体的培养目标及对孩子的发展期望时,家长的观念则有很大的变化。可以说,绝大多数家长都重智轻德,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方面差点也行。都把孩子升大学作为第一选择。学校根据教育方针,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家长则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这样,使得家庭与学校两者之间,失去有序协调、统一与和谐,以至在教育活动中,往往出现对立的现象。

(四)文化和品德素养上的差异

学校教师大多数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思想道德修养一般都较好。而学生家长的文化道德素养则千差万别。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政府工作人员和文化、科技工作者,也有初中文化水平以下的市民,在农村有的甚至是文盲。这些家长,不仅在孩子的学习上不能起辅导的作用,有的甚至在思想品德上都还存在某些缺陷,难以在孩子心目中成为尊敬的长者。在城镇,由于家长经商,父母离异,隔代抚养等,部分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的家长甚至不能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因而家校教育脱节的问题更为严重。尤其在德育工作上,这种矛盾更为突出。

上一篇:深究普通学校与家里沟通难题 下一篇:国内有关兴趣的教学实践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