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救助人员情感冷漠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2-10-02 10:15:48

农村医疗救助人员情感冷漠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通过对安徽省A市农村医疗救助人员的调查,发现部分医疗救助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情感冷漠现象。研究认为,工作压力大、负面事件接触过多、生活压力大、心理疏导机制缺乏是主要原因;制度防范和情感疏导是问题解决的根本。

关键词:农村医疗救助人员;情感冷漠;制度防范;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235-02

安徽省2004年在宁国、凤阳、岳西等地开始农村医疗救助工作试点,经过六年的探索和实践,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已取得显著成绩。为促进安徽省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省内学界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涉及医疗救助对农村贫困群众的可及性,农村医疗救助的范围、形式与标准,救助的方案设计与效果评估,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筹集的模式及使用的效率,农村医疗救助法规体系的构建,医疗救助与“新农合”的衔接等方面。但农村医疗救助人员的情感问题,一直未得到关注。近来笔者通过对安徽省A市农村医疗救助人员的调查,发现部分医疗救助人员在救助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情感冷漠现象。具体表现为:对救助对象态度冷漠、工作倦态等。虽然这一现象不致影响安徽省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大局、抹煞安徽省农村医疗救助已取得的成绩,但其危害性却不容小觑。因此,本文拟就这一现象为切入点,从社会学视角深度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工作压力大是农村医疗救助人员情感冷漠的核心原因

目前,安徽省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基本采取三步流程,即村委会评议―乡镇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1]。与这种流程相对应的是:村委会一般配备1―2名低保专干;乡镇及县级民政部门各配备1―2人低保工作人员。鉴于人员编制、机构设置的原因,安徽省大部分县市民政部门采用一套人马,三块牌子的模式进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换句话说,这些低保专干或工作人员之间虽有名义上的分工,事实上,他们往往采取相互协调、集中办理的方式完成三项工作,即低保、医疗救助及新农合。以A市为例, 2009年前3个季度,农村医疗救助共投入资金287.28万元,救助9 847人次;同期低保对象为38.34万人次,工作艰巨性可想而知。

在调查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救助人员抱怨工作压力大,实不难理解。例如,W女士的话非常具有代表性。她说:“我在县民政局从事低保工作,长期程序化工作模式、高负荷运转,使我对救助对象产生一种冷漠感,工作进度及统计数字代替了同情。”因此,笔者认为,工作压力大是导致部分农村医疗救助人员情感冷漠的核心原因。

二、接触负面事件太多导致医疗救助人员情感冷漠的关键因素

社会学认为,情感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础,而情感却受到信念、制度及文化的建构[2]。换言之,无论是从政策层面,还是文化层面,医疗救助人员都必须对救助对象表示同情。作为现代服务理念的构成部分,对医疗救助对象表达同情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农村医疗救助人员长期接触的对象为弱势群体,负面事件表现得更集中,对救助人员心理承受能力构成极大挑战。如果这种消极情绪不能很好地缓解,对救助对象冷漠的现象就在所难免。

以Z先生为例,2005年以前他在A市某福利院工作,尽管他认为照顾这些孩子们很辛苦,但很有乐趣,因为他觉得孩子们还有未来。然而,从事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后,尤其是他接触一些白血病患者后,他感觉自己的同情心被一点一点的蚕食掉。原因在于,目前治疗白血病最好是骨髓移植,鉴于我国骨髓捐献工作进展缓慢,能够进行临床匹配的骨髓很少,这就意味着大多数白血病患者必须接受化疗。化疗不仅治疗周期长、费用昂贵,而且治愈率低。为了治疗,患者家属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现有的救助标准显然无法将患者家庭从贫困边缘挽回。更重要的是,患者在疾病的折磨下往往无法继续学习或工作,逐渐产生一种社会排斥感,最终会觉得自己是家庭、社会的累赘,从而放弃治疗,家破人亡的悲剧几乎无可避免。由于长期处在高强度消极情绪主导的工作环境中,Z先生认为自己的同情心已逐渐被冷漠所取代。

上述个案虽属少数,但在基层救助一线却较为普遍。因此,笔者认为,接触负面事件过多,也是部分农村医疗救助人员情感冷漠的关键原因。

三、生活压力大是导致农村医疗救助人员情感冷漠的外在诱因

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除了县级民政低保工作人员及部分乡镇低保工作人员属于在编人员外,大部分乡镇低保工作人员及村委会低保工作人员往往没有被纳入制度设计范畴,导致他们的收入远远低于在编人员。由于城镇住房购房(或建房)成本较高、医疗保险不够完善、子女教育费用高,基层一线医疗救助人员明显感受生活压力巨大。

现代社会要求成员应采用理性的态度对待情感问题,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将生活与工作区隔。源自于基督教慈善事业的医疗救助,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3]。但在以家庭为中心来建构社会关系的中国社会,这种要求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在中国人的观念内,因生活压力大而导致的情感异常是值得同情的。因此,生活压力大作为农村医疗救助人员情感冷漠的诱因,仍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及社会合理性。

四、缺乏情感疏导机制是农村医疗救助人员情感冷漠的体制性原因

作为西方“安全阀”[4]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疏导机制在缓解社会成员个体情绪、维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美国为例,每个社区都配备心理诊所和心理医生。这些医生定期为社区居民服务,居民也可随时要求心理医生指导,使得居民不良情绪能够及时得到释放和缓解。

虽然近年来西方情感疏导理念逐渐被国人认可,在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地涌现了一批心理诊所及从业人员。然而,对大多数人而言,心理咨询仍是一个“忌讳”的词汇,不良情绪缓解仍主要借助个体自我调节。这种个体色彩的自我调节机制具有太大的偶然性。因此,笔者认为,由于未能建立有效的情感疏导机制,传统的社会支持网已被打破,医疗救助人员心理困惑因得不到及时缓解,而个体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导致部分医疗救助人员情感冷漠。

五、结论与对策

综上所述,导致农村医疗救助人员情感冷漠的因素主要有工作压力大、负面事件接触过多、生活压力大及心理疏导机制缺乏四个方面。然而,这些因素并不都是独立发挥作用,往往彼此交织在一起,使得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但总体而言,笔者认为,应该从制度防范和心理疏导两个层面来解决问题。

从制度防范层面而言,是指在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基层救助人员的现实情况,通过在职培训、救助系统内岗位有序流动、提高工作人员基本福利,创造条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使得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更具开放性,从而在制度层面缓解农村医疗救助人员情感冷漠现象产生。

就情感疏导层面而言,社会层面及制度层面的情感疏导机制还未建立,但并不表示民政部门在医疗救助人员情感冷漠面前就无所作为。通过与地方高校、科研机构及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合作,借助心理辅导,社会工作介入等方式仍可在相当程度上减少农村医疗救助人员情感冷漠现象产生。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民政厅、卫生厅、财政厅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试点暂行方案的通知[EB/OL].省略cms.省略/Content.asp?ID=1560

[2] 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M].孙俊才,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1.

[3] 乐章.社会救助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

[4]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336.

上一篇:知识经济时代合格法律人才的培养探究 下一篇:数理金融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