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时间:2022-10-02 10:13:35

高中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观的自然回归,广大数学教师越来越呼唤和重视生成性的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无比期待那种充满灵动的、富含生命力的智慧课堂的出现。本文对高中数学课堂的预设及生成途径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堂 高中 预设 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125-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呼唤和重视生成性的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本文试图阐述高中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学贵有疑,疑而出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学贵有疑,疑而出新”。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束缚在教师的教案和课堂的圈子中,其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创造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

1 设境导入――互动生成的前提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教师必须发挥好主导作用,做好铺垫,创设好情境,引导好学生。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事例、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1)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和他们产生共鸣。(2)借助信息技术,整合课程有用资源,产生直观感受。(3)设计有趣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学生课堂生活。

2 关注差异,引发不同生成

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着认知差异的,课堂中,教师应关注差异,创设探究的空间,留有思索的余地,鼓动学生自主探索,质疑问难,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活动的保证,促使课堂中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及时反馈,让课堂中的存“异样的声音”,出“意料外的画面”,引发不同层面学生的生成。

3 “见风使舵,顺水推舟”

马卡连柯说:教学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能避免刻板的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刻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正确运用。教学应该是真实自然的,不必刻意追求完美。一旦出现非预设现象,我们应该见风使舵,顺水推舟,合理解决问题,只有这样课堂才是活的。如在上“概率”这一节课前,课间笔者发现有一位学生在玩扑克牌。作为班主任的笔者并未批评他,而是即刻顺应学情,改变教学预设,让学生们在他的这些纸牌中做文章(导入新课)。

4 精心预设,“预约”生成

一堂成功精彩的课,其因素不仅仅在“生成”,还在于教学的提前预设,没有预设教案的准备,我们追求的动态生成的课堂必然变成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教学的提前预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独具匠心,通过精心“预设”去预约“精彩生成”,通过“生成”更好地完成“预设”目标。

4.1把握预设内容 深入钻研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而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从预设的本质看,就一节课来说必须把握好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情境创设、教学手段这六个方面(具体阐述略),深入钻研,提前预设。

4.2讲究预设艺术,精心构思

可以说,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设计,就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运筹帷幄,就不会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精彩的动态生成来源于课前的精心预设,在预设时则应讲究预设的艺术,精心构思,巧然天成。

(1)巧用留白艺术。在中国画中有一个专业术语叫“留白”,就是说作画时不能太满,要留有空白处,才令人有想象的空间。教学预设更是如此,预设时,不要讲究“丝丝入扣,环环相连”,环节不要太多,要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充裕的展示机会、多向的交流互动;环节也不要太细,太细就可能牵着学生小心翼翼地走在预设的轨道上,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自由探索;问题不要太碎,浅显的、一问一答式的问题要尽量减少,使预设留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度。

(2)讲究弹性原理。如何让预设来得巧妙,能够“预约”生成?我认为用弹性预设促进生成是揉捏生成和预设一个很好的方法,弹性预设既指明了教学达成的大方向,又显示了高度的灵活性。在预设教学方案时,要预备充分的空间,为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回旋余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只是基本的,可以在教学中得以修正,在生成中得以调整;教师预设的教学流程也只是基本的流程,也可以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发生变化。正是这些不确定性的“可以”,就有可能使得课堂极富弹性,有可能使课堂教学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也极有可能使师生积极互动,磨擦出创新的火花。

5 善待意外,演泽思维精彩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上的节外生枝也是正常的,这是学生思维花朵的盛开,是学生学习自主的表现,更是学生在课堂上生命之泉的涌动。富兰克林有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错误有时也是一种有效的生成性课程资源。教师、学生、教材出错,都有可能是一种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倘若教师能巧妙利用错误,选用有效策略,努力挖掘错误的潜在资源,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善待“意外”,及时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智慧之花闪耀光芒。

课堂中不是缺少教学的资源,而是缺少教师的发掘。教师要勇于直面学生的非预设生成,积极对待,冷静处理。面对突然生成的课程资源,教师要以有价值、有创见的情景为契机,善于调整或改变预先的教学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从而达成或拓展教学目标,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和谐有效。当然,强调课堂生成并非不要课堂预设,有效的生成离不开充分的预设。在新课程背景下,经常提及的“预设”与“生成”是一组相对概念,切忌重其一点,不及其余。绝对的“生成”是虚无,绝对的“预设”是单边活动。让我们努力做一个具有智慧的数学教师,既关注“有心栽花花齐放”的预设实现,更努力关注“无心插柳柳成行”的动态生成。

上一篇:主题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探索与... 下一篇:浅谈怎样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