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应对就业难的策略

时间:2022-10-02 09:40:10

高职学生应对就业难的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现象的不断加剧和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凸显。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既有社会方面和高职院校方面的原因,也有高职学生自身的原因。文章主要从高职学生自身原因分析了就业难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高校持续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在近几年的高校毕业生中,高职毕业生约占半数,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被教育部列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和探索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寻求破解之策,是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既有社会方面的原因,如高校扩招迅速,大学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0万人,2010年为630万人)。也有高职院校方面的原因,如专业设置不合理,培养模式单一,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合理等。同时,高职毕业生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是他们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知道,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对事物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本文主要从高职毕业生自身原因分析其就业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毕业生应对就业难的对策。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自身原因

1.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没有确立人生目标。很多高职学生进校学习后,缺乏自我认知、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现象比较普遍。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几年的大学生活也就没了目标,没有目标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大学几年什么都没学到”是很多高职毕业生离校时最感慨的一句话,这是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后果,也是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基本原因。

2.综合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有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存在巨大的差距,综合素质低已成为制约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他们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多种素质与能力的综合体现。在高职学生中,有的学生不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就业技能的培养,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学习能力不强;有的学生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差,缺乏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有的学生交往能力不强,缺乏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甚至有些学生道德意识弱化,道德缺失。这些因素导致很多高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3.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有的高职毕业生“宁要大都市一张床,不要小城市一套房”,认为只有大城市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有的择业期望值过高,盲目地追求脱离自身实际的“高工资、高待遇”的工作,只想到大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不愿到非国有单位、中小企业、农村和基层单位就业,很少考虑自己择业是否符合社会实际和社会的需要,是否适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有的毕业生缺乏自主性和自信心,不敢或不愿到就业市场上自主求职择业,而是等靠父母、亲友找工作。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使高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埋怨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产生失落感,出现自责、自怨、自卑的心理,形成心理障碍。

4.就业的准备不足,抗挫折能力不强。就业准备不足也是高职毕业生存在的普遍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点:(1)没有做好进入人才市场参加“双向选择”的准备。“双向选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的特点之一,要求毕业生掌握市场竞争中求职择业的技能和技巧,写好求职信和自荐书,做好进入人才市场,参加“双向选择”的准备。(2)心理准备,特别是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不足。部分毕业生有急于求成的心理,不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就业中的不合理现象,一旦在就业中遇到挫折,就失去了信心和勇气,很容易意志消沉,一蹶不振。

二、高职学生面对就业难的几点对策

1.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确立人生目标。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而言,就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大学期间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阶段,对高职学生个人未来职业走向和职业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通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高职学生可以解决好职业生涯中的定向、定点、定位、定心,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自己职业发展的地域范围,把握自己的职业定位,保持平稳和正常的心态,按照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循序渐进地努力。

因此,高职学生必须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为自己提升就业能力奠定基础。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找准职业倾向,择己所爱,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会把外部学习技能内化成自己的能力,变成学习的主人,拥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及乐于探究求新,为获得理想的职业积极做好准备。其次,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估和职业分析,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充分了解职业的特性、现状及发展空间以及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找工作。

2.全面提高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的就业竞争力。所谓就业竞争力就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良好的身心素质和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大学生着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是缓解就业难的关键。高职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呢?笔者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1)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知识、经验可以通过学习去积累,但个人道德修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通过在职培训加以塑造和改变。对用人单位而言,学生的品行直接影响到他对未来工作的态度。因此,拥有正直、诚信、乐观、敬业、合作的道德品质是高职毕业生成功择业的关键。(2)培养自身扎实的专业技能。高职学生不仅要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需要有运用专业技能的实践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重要标准之一。大学生要结合所学专业和市场需求掌握多种技能,提升竞争优势,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3)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分享与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4)加强自身基础竞争力的培养。高职学生在大学阶段必须踏踏实实地培养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身心素质、环境适应能力等基础竞争力。它是一种显性的因素,是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容易被用人单位发现和考核的素质能力,是影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最直接因素。

3.合理定位,转变就业观念。就业观念陈旧是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高职毕业生还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首先,要合理定位。高职毕业生在进入就业市场前,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和市场需求对职业进行正确的评价、准确的定位和合理的选择。在应聘过程中,高职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不宜过高,一定要结合所学的专业、职业爱好、发展潜力等要素,选择相应的应聘企业以及所提供的岗位、职务。只有客观认识自己,把握就业定位,才能在求职中获得成功。其次,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总在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就会失去许多就业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再次,要作好自主创业的准备。自主创业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就业,大学生不能由于就业或其它压力而“逼”自己去创业,应该把被动的就业观念转为主动的创业观念,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规划的选择之一。学生自主创业是促进毕业生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新视野。

4.充分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如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就是靠市场、靠竞争,更要靠的是自身对就业的准备。就业应该有以下几点准备。首先是思想、心理准备,特别是抗挫折的心理准备。当前,部分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中面对现实与理想存在一定距离时,容易产生某些不健康的心理如自卑、恐惧、自负、迷惘、逃避、消极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所以,高职毕业生要进行自我调节,充分相信自己,看到自己的优势、前景,减轻心理负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其次是对自身就业材料的准备即各类材料的整理归类复印、推荐表和简历的制作,基本技能证书的准备等。再次,要了解市场尤其是自身所学专业和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和岗位的用人要求。

总之,高职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作好职业生涯规划,认真学习,使自己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的精神。同时,还要转变就业观念、合理定位、充分作好就业前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经受住严峻的就业竞争。

参考文献:

[1] 曾喜平.浅谈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素质教育论坛(下半月),2008,(6).

[2] 闫学林,等.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

[3] 肖洋.浅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J].教师(综合版),2009,(2).

[4] 姜维芳.浅谈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2).

上一篇:班主任在大学生主动就业意识培养中的作用 下一篇:当代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