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探析

时间:2022-10-02 08:38:25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探析

摘要: 本文从土地整治项目的特点、实施管理中易发生的问题和做好项目实施管理的具体措施等方面,对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remediation project, problems in implementation management and specific measures for doing well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management to analyze the implementa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of land remediation project.

关键词: 土地整治;实施管理;分析

Key words: land remediation;implementation management;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082-02

1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的特点

规模大、投资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综合,工程等级相对较低、地区差别较大、管理模式难以统一、外部效益显著等特点。

1.1 总体为大工程、局部为小工程 一般在一个封闭的区域环境中进行,内部外部环境比较容易控制,但由于是开放式施工,涉及千家万户,工程零散,造成施工难度和成本加大,工程监督管理难度加大,容易出现不合格工程。

1.2 工程项目单项管理简单、总体管理复杂 项目单项工程规模相对较小,工程等级低,但各工程目标综合,相互制约、相互协调。

1.3 涉及面多、协调任务重 工程涉及不同村镇、农户利益,需要协调农林水电等相关行业,不同主体利益诉求不同,施工会时常受到干扰,协调任务较重。

1.4 工程施工季节性强 许多工程都是开放式施工,受天气干扰较大,同时在农田作业区施工,要错开农闲农忙时节,需要合理规划工程施工计划。

2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中易发生的问题

2.1 可研和规划缺少综合性和科学性 部分地方没有对土地整治工作进行认真谋划,规划思路、规划原则、规划目标不明确,落实措施不够得力。规划综合性不强。土地整治与村庄、交通、水利、电网、林业等相关规划没有很好的衔接,“统”的功能不够;规划深度不到位,有的规划设计与实地完全不符,单体图、施工平面图完全不能指导施工。现实性和准确性不能满足指导项目选址和设计的要求,有的只有片区建设规划,没有全区域整体建设规划;规划落实不够。项目变更随意性大。

2.2 项目建设质量不高 部分工程设施、设备数量等没有完成设计任务,以旧充新,投机取巧;有的建成设施达不到设计要求,工程所用材料不达标,出现“豆腐渣”工程;建成的设施由于管护不到位出现损毁等情况,工程未完设施就已经不能正常使用。

2.3 实施管理不规范 部分地方指挥部综合作用发挥不够好,没有固定的人员,职责、分工不明,国土局一家单打独斗的情况依然存在;部分地方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管理缺位,有些工作过分依赖中介机构,没有充分履行业主职责,进行有效管理。对施工单位缺乏有效管理。很多中标的施工单位资质等级都比较高,但在现场的施工队伍技术水平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在岗较少,进场的项目经理、五大员与投标书上承诺的不一致;对规划设计队伍约束力度不够。部分地方工程监理发挥作用不够。有的现场监理人员技术结构单一,大多是房屋建筑方面的监理员,没有配备懂测量、水利、道路、施工管理方面的监理员,导致工程监理施工指导乏力;有的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不能独立履行监理职责。

2.4 项目实施进度缓慢 绝大多数项目存在工程进度滞后于规划设计和工期要求。一是项目安排时间不合理,影响了实施进度;二是避让农忙季节,加大了施工难度;三是规划设计与实际脱节,延缓工程进度;四是物价上涨影响了工程进度。由于项目预算编制的时间与项目实施的时间间隔较长,实施时的人、材、机价格与预算编制时发生较大变化,影响了工程进度。五是项目由于人为因素没有及时报验。有的项目实际上已经完工,却由于人为因素而迟迟不申报验收。有的项目报验后,由于财政、审计等多方面原因又没有及时验收下达批复。

2.5 资金管理不规范 一是财政滞留资金。二是财务管理不规范。存在挤占、截留挪用资金、白条报账、大额现金支付、超预算支出等问题。三是会计核算不规范。四是超预算范围支出。

2.6 资料管理不规范 一是档案资料不齐全、不完整。二是档案记录前后矛盾、相互矛盾。三是档案资料管理混乱。

3 做好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的几点措施

3.1 强化组织领导 组织领导的核心是充分发挥指挥部指挥协调效能,这就要求指挥部充分发挥发动机和方向盘的引领带动和协调作用,加好油、掌好舵。要使每个领导和成员单位都发挥自身潜能,相互配合,共同推进项目建设。各项目指挥部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例会,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主持会议,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要把例会制度变成一种常态化管理方式,变成指挥部相互沟通协调的联席会议,切实推动项目建设。

3.2 规范招投标程序 招标投标活动是否坚持“三公”原则,是否严格执行招标投标程序,是确保项目工程质量的前提,项目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一是严把“招标文件审查关”。时间延续是否合法、条件设置是否合理、公正等等。招标投标法既是实体法又是程序法,在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活动的推倒重来。二是加强开标现场指导、监督。确保程序合法、开标顺利。三是严格执行《土地整治项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3.3 强化监理职责 监理工程师应以合同为准则,合理平衡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公平地分配合同双方的责任和风险。项目质量检查和检验是监理工程师的重要工作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发包人通过监理工程师对项目质量、进度、工期和各项费用支付、变更、索赔、风险、违约和争端等进行全面的管理。通过监理工程师和争端裁决委员会共同努力,公平公正的运用合同,使发包人按合同规定的要求在项目竣工时得到合格的工程项目,使承包人及时地获得合理的报酬。这才是监理工作的真正的含义,才能保证使合同顺利实施。

3.4 加强合同管理 承发包合同是招投标结果的具体体现,双方权利和义务以合同得以确认和受到法律保护,因而加强合同管理,提高合同履约率是招投标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一是加强对合同签订的审查工作,防止不平等条款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条款出现;二是要认真搞好合同调解仲裁工作,及时、合理解决合同争议和纠纷;三是建立合同履行情况考核制度,监督合同双方履约到位;四是提高质量保证金,暂押项目经理证书。为尽量避免转包、靠挂资质而中标的皮包公司的现象出现,工程招标前可采取提高质量保证金,中标后,暂押项目经理证书的形式来管理施工单位。五是在项目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总监、监理人员、建造师(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的出勤率。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监理原则上不允许更换,如确需更换的,必须上报项目承担单位批准;六是严禁借规划设计变更之机有意调整工程款,严格把好索赔关,杜绝“低报价、高索赔”的手法承揽工程。

3.5 严格质量管控 一是要严把“原料使用关”。指挥部可以通过招投标或实际考察等方式确定产品质量好、信誉度高的水泥、石子、沙子、钢筋等主要原材料供应企业。这样既可保证原料供应,又从源头上杜绝了暗箱操作和豆腐渣工程。二是要严把“技术处理关”。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划设计和《土地整治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土地整治工程施工监理规程》有关要求进行施工。对于施工单位:按照项目有关技术标准编制施工组织方案、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对出现质量问题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负责返工或返修,直至达标。要求对于监理单位: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规划设计和相关合同要求进行工程监理,对工程投资、质量、进度和安全进行控制,对土方开挖、路基处理、混凝土单元、道路取芯等程序按照《质量评定标准》和《监理规程》进行评定,对隐蔽工程和变更现场要留存影像资料,做好监理日志,承担监理责任。对于设计单位:派驻项目区设计代表,负责对有关设计方面的问题进行现场答疑交底,对施工、监理方提出的问题进行图纸会审。三是要严把“质量监控关”。可以添置取芯机、回弹仪等必要的仪器设备,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监管,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有条件的可以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不定期对已完工的道路、机井等工程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这样既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又对质量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巴特尔,高世昌,姚艳.关于土地整治管理方式和实施模式的调研报告[R].土地整治动态,2013(3):1-11.

[2]土地整治100问[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

[3]河南省土地整治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S].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2.

[4]河南省土地整治工程施工监理规程[S].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2.

上一篇: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下一篇:航空惯导系统核心器件寿命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