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债发行适度规模研究

时间:2022-10-02 08:16:37

我国国债发行适度规模研究

【 摘 要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各个经济的深化影响,近三年来中国财政部国债发行规模都基本持平,在约1.5亿元人民币的发行价值。在2010年和2009年两年中,我国推出了人民币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为了承托当时经济危机的影响,导致政府债务融资规模快速膨胀,本文从近十年的国债发行数据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尝试提出我国国债发行适度规模的建议。

【 关键词 】国债发行规模;主要衡量指标;适度规模

1.前言

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产生是因为现今信用经济的快速发展,信贷现象已经是一种社会普遍情况,下至每个百姓,上至国家政府,政府的国债已经成为了社会债务的一部分,国债不仅仅为政府大规模的基建工程筹集资金,并且能够调控社会经济结构拉动内部需求。国债是一个调控的杠杆,它的发行量必须维持在一个适度规模上,这样才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然会阻碍我国经济的起飞,造成群众消费的乏力,国家负担过重。必须合理调控国债发行的规模,做到适度规模的最佳方案,以下做出该方面探讨。

2.适度规模指标

国债发行量多少决定的因素主要为国民经济、政府预计建设和财政的收入,而发行规模需要有一个适度,那就是国家的上限,而这国债的适度规模主要由历年积累的债务总规模、该年发行的国债总额和该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决定的。通过这三个决定因素,能够衡量出国际上四个惯用的指标,这四个指标组建成为一个国债适度规模的形态。

1、国债负担率。负担率就是政府债务所肩负的程度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个基本指标能够看出我国国债风险积累的情况,历年积累的债务总规模过大,会导致国家负担过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国债负担率的计算方式是当年国债的余额占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这个公式上面可以看到,当国民生产总值(GDP)越强的时候,那么国债的负担能力也就越强,在一定比例之中,能够承担的国债积累额度也就相对高。如果国民生产总值疲弱,那么国债的负担率也就会减低。现时我国的负担率为百分六左右,国债规模拓展的空间相当大,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够忽视这个问题如果按照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举债情况看,有着难以控制的发展势头。

我国政府目前调控财务预算赤字,从一亿元削减到9000亿元,通过减赤把国内经济增长的方向从投资出口转为拉动内需,这是一个对付全球经济危机的措施,在2012年的时间,全球经济才刚刚有复苏迹象,但是美国金价大跌,造成全球再次陷入经济恐慌之中。我国政府更加坚定地走拉动内需的经济发展模式,努力提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国债负担率,扩大国债发行适度规模。

2、债务依存度。财政支出部分是由债务收入所负责的,国债依存度就是指财务支出依赖于债务收入的程度,计算公式是国债年度发行额占年度财务支出的比例。在这个公式中能够看出,如果债务收入在财务支出的比重大,那么依存度就会高,这就影响中央财务状况,财务资金结构失衡。在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是百分之二十,而我国的债务依存度为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显然我国的债务依存度过高,财政债务有着重负担。

3、国债偿债率。这个指标是衡量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计算方式是当年还本付息支出的金额占当年的财政收入总额的比例。国际安全线是百分之十,但是从1998年开始,我国的国债偿债率已经爬升到百分之二十二点四,近五年来还一直持续上升,究其原因是我国的中央财政收入占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太低,所有未能有效地缩减财政的支出。要减低国债偿债率,就必须合理建构适度国债规模,并且增加财政收入。

4、居民应债力。这个指标是指国民能够购买国债的能力,计算方式是国债余额占当年居民储蓄余额比例。我国国民有储蓄的习惯,近十年来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额度按照百分之二十五的速度增长,而国债余额的增长速度是百分之六十,意味着我国的居民应债力非常强。

3.控制适度规模

今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GDP稳步上升,但是受到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大环境经济增长缓慢,我国投入四万亿元振兴经济拉动内需,在09年更是投入几千亿元作为政府经济投资,为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减税千亿元,在财政收入减少的情况下,财政负担不断增大。我国必须确立发行适度规模,控制国债发行量的合理化。

1、减低国债偿债率和依存度。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对于偷税漏税逃税的行为进行严惩,并且加强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结合合理的我国政策,扩大税种和税基。

2、财政支出合理化。必须合规范财政支出的项目和范围,进行结构性的调整,财政投入退出市场经济,缩减财政补贴支出,减少对市场竞争的干预,让市场机制健康成长。

3、国债资金的管理。对于国债规模来说,历年的国债发行总额是对接下来的适度规模有着直接的影响的,我国需要提高国债的负担率就要控制国债的资金,国债资金投入的管理是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这样才能够强化政府的偿债能力,对于国债投入的建设项目,必定要做好质量把关,确保其高效率,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国债的作用,良性循环和促进。对于国债资金管理设立专人专项的部门管理,严禁挤占挪用国债资金,影响财务资金的运转。

4、确保国债平均利率小于经济增长率。为降低国债风险,必须保障国债利率小于经济增长率。如果国债利率偏高,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那么国债的负担率就会降低。所以在国债发行之时,需要控制国债的发行利率。

本文只是抛砖引玉,针对我国近十年国债发行数据进行适度规模的研究和探讨。只有在我国国债发行规模适度的时候,国债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拉动内需。通过以上负担率、依存度、偿还率和居民应债力四个指标的讨论,刻画出国债发行适度规模的四条坐标线,只有在这个四个指标都达到上述的最佳位置,那么国债规模就在适度的范围内。

我国财政赤字的增加带动国债规模的扩大,国债的经济效益低下,导致财政风险日益增大。所以必须把国债规模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停止继续扩张,确立长期的战略财政目标,才能够避免债务风险,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让国债真正发挥其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能力。(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边立婷.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定量研 [J].资中国外,2011,(08).

[2] 杨宝臣,李彪.国债发行规模的计量经济分析 [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 王雁玲,阮哈建.政府债务理论研究综述 [J].商业时代,2012,(06).

上一篇: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一篇:谈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